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方案探索

时间:2022-07-21 12:30:31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方案探索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教育领域呈现出了一片盎然的发展状态,不仅衍生了一些全新的教学方法,还改变了基础的教学观念,不再注重传统的应试教育,转而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教育中的数学教学也在这一时期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本文主要对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部分生活化教学办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0引言

小学数学,对于学生而言,并不是十分陌生的学科,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所学习到的,似乎都是一些形式化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成长并没有太多的意义,反而很多时候会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过于枯燥乏味,难以符合实际的成长需求。小学数学本身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很强的联系,其能够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但是如果在教学中过于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其他关联事物的讲解,将会导致小学数学教育成为书本上的教育,所有的数学知识也仅仅能够被运用在书本上,无法实现深层次的拓展。

1新时期小学数学现状

伴随着新课改的到来,我国的教育领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小学数学也开始改变自身的教育模式,渴望采用一些创新趣味的教学办法,切实提高自身的教育效益。但是小学数学如果未曾与生活联系起来,始终是一个不健全的学习过程,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实现数学的生活化教学,并相应地提出了一部分实施策略,以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育质量。

2小学教育数学生活化的主要方向

2.1联系性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发展,首先需要小学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有着一定的联系性,这部分联系性体现在数学知识能够被合理地运用到生活问题的解答上。具体的实施方向,教师可以选择将一些生活化数学元素,实时地添加到数学教学当中,并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发现数学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而广泛地应用各种数学知识为小学数学教学服务。小学数学本身是一些基础性的教学内容,其中包括了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各种图形的认识,而这些内容都可以实时地应用到数学教学当中去,但是对于这些内容的应用,很不容易,需要有具体的案例为引导。而在传统的数学教学当中,虽然很多题型都与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但是教师并不注重对题目的关注,转而仅仅十分重视学生基础数学知识的成长,这样的状况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呈现出了严重的形式化问题,即只能局限在数学课堂上,不能与实际的生活相联系。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教师必然需要重新发现和延伸数学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尽可能地推动数学教学的创新和发展,使得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2.2实践性

小学数学知识,本身来源于生活,而且服务于生活,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很多学生都盲目地选择了理论学习,也不敢跨出课堂的范围进行其他方面的尝试。如在学习了乘法以后,学校的小卖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交易问题,学生可以轻松地解答,一些时候也会出现老板计算错误的状况,学生就可以利用自己的数学知识进行相应的计算,并指出老板的错误所在。但是现实状况却是在学生的潜藏意识当中,认为数学与生活是截然分离的,数学知识并不能实际地应用到生活当中。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学生严重地缺乏实践,不知道也不敢于尝试将各种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这样的状况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过于局限,数学素质也无法得到切实的提升。教师要想改善这样的状况,需要从数学知识的实践性出发,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鼓励学生去进行相应的实践,并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加以实时的评价,使得学生对自己的实践成果有着确切的认知,进而敢于将数学知识更加广泛地应用到生活当中。

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方案

3.1以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数学讲学

小学数学的大部分知识点,都不是抽象的,而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为了确保小学数学能够实现生活化的教学,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并在数学课堂上积极采用一些创新趣味的教学手段,以全面改善当前的教学现状,推动学生学习质量的上升。比如,在学习基础的图形认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尝试着在教室内寻找一些与课本图形一致的事物,如教室内的课桌桌面,与长方形完全一致。接着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思索范围衍生到教室外,如车轮的形状与圆是一致的。最后教师可以对学生所找到的事物进行一一解答,使得学生对本章节的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进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日常的教学当中,积极引入一些生活当中的事物,首先将讲解的点放在这一数学事物上,接着再与课本内容联系起来。比如,在学法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分组,可以分成6到8组,但是人数必须一致,然后由学生进行自由组合,在学生进行完相应的组合以后,教师接着可以询问学生这样组合的原理是什么,每组分别有几个人。然后引出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去积极地完成相应的教学学习。

3.2探讨生活化的问题

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需要较好地联系生活,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积极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教学措施,如带领学生探讨一些生活化问题,使得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能够深切地认识到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进而全面提升自己的数学认知,尝试着将更多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需要在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当中,尽可能地传授给学生一些切实的学习方法和技能,使得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能够得到全方面的提升。比如,在学习应用题的求解过程中,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仅仅注重其中的基本条件,将与数字无关的内容几乎完全忽略,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数学解答呈现出了严重的形式化现象,即根据题目的基础条件,便可以迅速地进行求解,并不会对题目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和理解,尤其是这些题目所涉及的内容往往是一些生活化内容。这样的状况严重阻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提升。为了改善这样的状况,教师需要重新带领学生去认识这些应用题中的生活化内容,并将这些生活化内容切实地加以理解和应用,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些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如小明的家里开着一间超市,而这一超市最近刚刚进入了一批货物,教师就可以创设相应的生活化问题:小明家的超市最近进入了一批货物,假设这批货物的原价为1200元,而在进行购入的时候,老板给打了8折,请问小明家总共花了多少钱来进入这批货物。由于这一题目与学生的联系性相当强,学生也渴望积极地解决相关问题,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一旦学生可以成功地进行解决,他们的自信心便会迅速地提升,并渴望将自身所学习的相关数学知识充分地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接下来学生便会主动积极地寻找和探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实现高质量的数学学习。

4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在实际的发展当中综合各种生活化元素,并积极地运用数学知识,尝试对生活化问题进行合理解答,以实现高质量的数学教学,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葛芳.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2]熊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3]刘景标.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12):104-105.

[4]马会平.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小学数学生活化若干问题简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6):200-201.

作者:陈昕 单位:佳木斯大学

上一篇:情景教学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实效性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