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在创新路上惠州世界手机之都一年回头看

时间:2022-07-20 10:33:39

行进在创新路上惠州世界手机之都一年回头看

近年来,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智能终端产业规模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据统计,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占全球出货量的40%,2016年末,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超过6亿,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国和消费市场。手机产业作为当前及未来引领信息技术产业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领域,也逐步成为驱动信息消费发展、落实“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等国家重要发展战略的基础。

惠州市,是我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城市之一,同时电子信息也是惠州市的第一支柱产业,2015年11月,惠州市制定出台了《惠州市建设“世界手机之都”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建成全国和全球手机产业重要的生产制造、创新研发、品牌聚集、文化传播基地,打造成为“世界手机之都”。

如今,从发展规划到策略实施阶段已有两年时间,惠州市已逐渐迈入打造“世界手机之都”逐点突破期的后半程。一年多以来,惠州制造的智能手机、液晶显示、车载电子等信息产品的产量、市场份额位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在改革与创新的稳健形势下,形成了鲜明的产业特色,真正实现了以创新驱动发展。

突破关键环节

2015年至2016年是惠州打造“世界手机之都”的关键伊始年,整体来看其手机产业规模可谓日益壮大,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具备了建设“世界手机之都”的良好基础条件。2016年,惠州市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3532亿元,增长4.3%,其中手机产量达1.88亿部。

在移动通信领域,惠州市整体起步较早,经过整合与促进,已形成了从产品研发、自主设计、显示模组等零部件生产到整机制造的移动通信产业链,是全国重要的手机生产基地。举例而言,惠州三星是全球智能机出货量冠军韩国三星集团最大的手机生产基地;全球智能机出货量亚军企业苹果公司的玻璃屏幕和70%的电源管理系统均由惠州生产;TCL集团为全球第五大移动通信终端厂商,在惠州市建成了中国单体产能最大的手机制造基地,年产达1.2亿部。

在显示屏幕方面,惠州市依托TCL显示项目,发展了40多个下游配套企业,成功引进总投资63亿元的信利AMOLED项目落户,形成了从面板、模组到整机生产的平板显示产业集群。信利一期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全面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53亿元;全球排名第二的玻璃制品公司旭硝子投资5亿美元,在惠州建设液晶显示器用玻璃基板原板项目,年产值将超过20亿元。预计到2018年,惠州市平板产业产量超2000万台、产值超300亿元。

作为全球重要的高能环保电池生产基地,惠州市对于新能源电池的重视程度更是可见一斑,惠州市集聚了TCL金能电池、德赛电池、亿纬锂能、超霸电化、金山电化、蓝微电子、亿能电子等骨干企业,形成了从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电池芯、电池壳、电池保护电路、配套充电器的制造,到组合电池产品生产一站式能源解决方案的较完善的产业链。2016年新能源电池产值约150亿元,预计到2017年,惠州市新能源电池产值超200亿元。

在建设的高速发展期,惠州市多龙头企业带动了众多手机关联企业在惠州集聚发展,也为未来落成“世界手机之都”奠定了优质的产业基础。

提升区域生态

产业载体方面,惠州市手机产业及主要手机企业多集中在仲恺高新区、惠城区、惠阳区、大亚湾区等区县。此外,惠州市拥有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江高新科技园、大亚湾开发区等一批专业化的手机制造园区。

仲恺高新区是惠州市手机产业的主要聚集区,手机生产制造基础雄厚,产业集群特色显著,产业结构较为完整。

目前,仲恺高新区形成了从手机设计、整机生产到触摸屏、手机主板、充电器等零部件制造,覆盖整个移动通信产业链的产业集群;惠城区是惠州市的中心区,由于区内资源紧张,近年来部分大型企业开始转移至周边地区,例如上市公司中京电子因用地原因搬迁至仲恺高新区。在惠城区45家规模以上电子企业中,主要生产模式以ODM、OEM为主,业务范围涵盖手机、线路板、电子元器件、机壳等领域。

惠阳区手机产业链企业以配套企业为主,主要手机配套产品为触摸屏、主板、排线、按键、外壳、充电器、振动器和支架等,主要客户为苹果、三星和华为等手机厂商;大亚湾区手机生产企业主要的生产模式是代工,没有属于自己的品牌,主要客户为华为、OPPO、联想、华勤等企业。

随着潼湖智慧生态区建设不断推进,预计将吸引大批手机创意设计、应用APP开发、数字内容生产、信息服务型企业入驻,提升惠州手机产业价值链。

戮力创新驱动

惠州市在手机电池、电源管理、发射天线等领域技术水平全国乃至全球领先,但在创新化启蒙阶段,企业研发创新实力确有提升空间。惠州市本地手机企业重生产、轻研发现象较为严重,绝大部分企业的知识产权储备总量不多、质量不高,且未形成有效的专利协作机制,企业间研发创新交流活动少。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仅限于个别龙头企业,中小企业产品亮点不突出等问题依旧待解。

为此在创新方面,惠州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明确了手机移动智能终端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惠州市同时出台了多项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育政策,为“世界手机之都”的建设提供保障。

2012年以来,惠州市通过每年举办中国手机创新周和中国手机创新设计大赛以及(惠州)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应用博览会等活动,吸引国内外众多知名手机厂商、运营商、芯片厂商、移动互联网应用厂商等关联企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为手机产业发展搭建了交流合作互动平台,为手机企业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方案搭建了展示舞台,有效扩大了惠州手机产业和品牌文化的影响力。

手机创新周系列活动鼓励中国手机优秀原创设计与移动互联应用创新创意开发,促进产业链协作交流,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和培育良性的产业生态建设,推动了惠州乃至中国终端产业与移动互联的创新发展。每年评出的中国手机创新设计大赛最高奖天鹅奖,成为手机创新的方向,也凸显了惠州手机产业高地对终端的引领。

目前,惠州市围绕打造“世界手机之都”的战略布局和基本目标,按照“制造铸基、创新驱动、品牌增值、文化强魂”的思路,将手机“制造之城”、“创新之城”、“品牌之城”、“文化之城”建设作为分解支撑,为推动惠州手机产业由制造集聚区向创新、品牌、价值链高地跃迁,构建软硬要素齐全的全球性手机产业生态中心而努力。

在平台建设不断强化、产业创新基础逐步夯实的大背景下,惠州市向着实现终端行业“嘉年华”、建设“世界手机之都”的目标方向,稳健航行、从未停歇。

上一篇:有线重生之策罗小布:重耕700M 拥抱OTT 下一篇:“代糖减热”:开发面向消费者的食品与饮料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