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Kenzie法联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07-20 10:29:46

McKenzie法联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McKenzie法与腰椎牵引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抽取90例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采用腰椎牵引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McKenzie法与腰椎牵引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 结果 治疗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JOA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控制时间和治疗方案实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McKenzie法联合腰椎牵引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 McKenzie法;腰椎牵引;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6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3(c)-0032-02

在临床上采用综合保守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通常比较理想,可以使患者的病程明显缩短,治疗所需费用显著降低。但如何制定一个对患者而言更具针对性的综合治疗方案是一个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1]。本次研究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应用McKenzie法与腰椎牵引联合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29~68岁,平均41.9岁;患病时间1~8年,平均2.7年;治疗组患者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31~67岁,平均41.4岁;患病时间1~9年,平均时间2.3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方式进行治疗,患者取仰卧位,采用本院现有的电脑自动牵引床对患者进行持续性牵引治疗, 重量控制标准为患者体质量的35%~70%,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渐增加至85%,每次持续进行30 min左右, 每日治疗1次[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McKenzie法进行治疗,治疗的主要包括俯卧位、俯卧伸展位、俯卧伸展加压、持续性伸展位, 站立位持续伸展、伸展松动术和手法治疗、伸展位旋转松动术和手法治疗,屈曲位旋转松动运动术和手法治疗、卧位屈曲、站立位屈曲,侧方偏移手法矫正,自我矫正。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该依据综合征的不同类型和具体的分类,采用相应程序进行针对性治疗,每日进行1次[3]。对两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治疗前后JOA评分改善幅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控制时间、治疗方案实施时间、不良反应进行对比。

1.3 治疗效果评价

痊愈:腰腿痛症状彻底消失,工作和生活能力完全恢复正常;显效:腰腿痛症状的减轻程度明显,体征大幅度好转,可以恢复正常工作,不会对生活造成影响;有效:腰腿痛症状有所减轻,体征略有改善,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无效,:症状和体征均没有任何变化,或进一步加重[4]。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JOA评分改善幅度

两组治疗前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组间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控制时间和治疗方案实施时间

治疗组症状控制时间和治疗方案实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2.4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McKenzie法主要具有力学诊断、治疗、预防等多项作用[5]。McKenzie提出脊柱在进行某一方向的反复运动的过程中,会对运动节段的椎间盘产生一种机械性的不对称性挤压力,使椎间盘的内容物向受到挤压的反方向进行移动,使纤维环和(或)神经根的张力发生改变,使疼痛部位发生相应的变化,使疼痛程度加重或减轻[6]。该项治疗技术从患者的病史、检查、运动缺失评估和对运动试验的反应等几个方面将下背机械性疼痛主要分为姿势、功能失调、椎间盘移位等多种综合征[7],对腰椎间盘从退变到突出的病理演变过程进行充分反映,主要强调的是在退变的基础上腰部生物力学的改变在该病的发病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8]。在进一步进行分型处理后,运用特定方向的脊柱伸展、伸展运动和运用进级手法使导致症状出现的椎间盘产生偏移的负荷,纤维环内的髓核会向负荷的反方向进行移动, 使导致疼痛出现的纤维环和(或)神经根的张力明显减轻,导致疼痛向心化现象的出现,使临床症状表现逐渐好转[9]。

[参考文献]

[1] 崔莲玉,王基萍,丛培军.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期的综合治疗[J]. 中国康复,2009,18(1):44.

[2] 黄杰,尤春景,肖少华,等. Mckenzie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 中国康复,2010,16(2):83.

[3] 岳寿伟. McKenzie方法的理论基础[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9,1(28):64.

[4] 张德清,王刚,林元平,等. McKenzie法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 中国康复,2009,20(1):43.

[5] 黄建洪. 腰背肌功能训练在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中的作用[J].中国康复,2009,18(3):198.

[6] 彭小文,张盘德,黄文清,等. McKenzie法联合腰椎牵引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8):617-619.

[7] 陈才,洪芳芳. 三维牵引联合Mckenzie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09,7(25):33-34.

[8] 陈兵. 综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8(11):78-79.

[9] 黄军民,莫景熙. 跌打损伤止痛膏配合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9(3):65-66.

(收稿日期:2012-12-26 本文编辑:魏玉坡)

上一篇:建筑给排水设计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探析 下一篇:中小型电力排灌站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