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猛药

时间:2022-07-20 09:42:35

慎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猛药

非典疫情大面积爆发以来,街市明显萧条了:餐馆成片歇业,歌厅门可罗雀,商店人流稀少,会议基本取消。有人惊呼中国经济已被SARS毒倒,非用猛药不可了,于是重提“扩张性财政政策”,强调靠政府投资拉动经济。

下药还须对症,贸然施以猛药,很可能病魔未除而元气已伤。“扩张性财政政策”通常在总需求严重不足时使用,且本身有很强的副作用,而非典冲击是否已经导致总需求不足呢?如果非典冲击导致总需求不足,那又是何种意义、何种程度的总需求不足呢?

总需求从内容上可以分为消费、投资、出口,从影响上可以分为直接与间接,从时间上又可分为短期与长期。

先看非典的短期影响。遭受非典直接冲击的主要是第三产业中的餐饮、宾馆、娱乐、旅游、零售、客运等部门,这些部门都在市面上,一旦消费需求不振,很容易造成经济萧条的印象,其实上述部门在我国GDP中所占比重很小,而非典同时还刺激了医药、医疗、电信等部门的繁荣。不过由于受非典影响程度不同、各部门乘数效应不同,因非典而增加的需求难以抵消因非典而减少的需求,但需求减幅并不大。从投资和出口来看,非典没有动摇我国的市场优势、劳动力优势、区位优势、工业配套优势,也没有改变我国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环境,只是由于非典期间人员往来不便而使一些投资安排与出口项目不得不推迟。可以认为,非典对总需求的直接影响是相当有限的。

然而,非典对总需求的间接影响却不容乐观。受非典直接冲击的部门收入锐减,特别是这些部门小企业众多、资金实力有限,如果非典的冲击打断了企业的资金链条、造成大面积破产与失业,就会导致消费需求萎缩,进而影响储蓄水平与投资能力,甚至威胁宏观经济稳定。

若就长期而言,非典疫情严重程度、持续时间、波及范围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影响企业和居民的预期和信心,从而对总需求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如果人们认为非典疫情很难控制,担心非典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和收入水平,就会降低消费倾向,而投资者对市场前景和投资环境不看好,也会压缩投资水平,这样就会造成总需求不足、引发经济衰退,而中国乃至亚洲经济如果在SARS冲击下出现衰退,必然累及全球经济,反过来又影响中国国际贸易与利用外资,内外因素互相强化,经济形势就很严峻了。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决策取决于他们的预期和信心,而预期和信心又取决于疫情持续状况,非典肆虐2个月、3个月还是6个月、9个月,非典重灾区局限于北京、广东、山西、内蒙古等少数省区市还是蔓延至全国各地,非典的发病率、传染率、死亡率上升还是下降,这些因素都将影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决策从而影响总需求状况。

对比非典冲击前后的中国经济形势,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认识非典的影响。第一季度可谓开门红:GDP增长率高达9.9%,创下6年来最高记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8%,财政收入5205亿元,同比增长36.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0.5%,房地产、汽车、电子信息三大类消费品需求旺盛。4月份虽受非典冲击,但中国经济仍保持较强的增长势头,只是加速度有所降低:GDP增长率为8.9%,增幅略有下降,工业生产增长14.9%,增幅比上个月回落了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7%,增幅下降了1.6个百分点,医药制造、纺织业当月分别增长2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比上月下降0.2%,餐饮业零售额增长2.1%,远低于上个月15.3%的增幅,国内旅游人数同比下降约20%~30%。5月份由于全月遭受非典影响,经济形势较4月份更差一些,但不会出现大的滑坡。如果没有非典冲击,中国经济形势本来一片大好,甚至有过热之虞,非典此刻来袭,犹如朝一个大汗淋漓的人泼了一盆冷水,打个冷战是必然的,也许会感冒,而感冒又可能引起并发症,但目前的表现仍不过是打个冷战、至多是感冒,且只是缘于外部的突然袭击,其人机体性能并未发生质的变化,如果由冷战或感冒就断言该人脾肾两虚,于是开出人参鹿茸进行大补,恐怕患者难免因热毒焚身而猝然倒下――“扩张性财政政策”之不可取,原因在此。

摸清了非典冲击下中国经济的脉象,治疗方案也就容易出台了。应对非典的短期冲击,主要手段是援助遭受非典损害的部门,包括减免税费、政策性贷款,中央和地方已经就此出台了若干措施,关键在于资金的及时到位和公平分配。值得注意的是,受非典直接影响的服务业以小企业、非国有企业为主,它们抗风险能力最弱,政府援助时应首先考虑它们,不宜一味向国有大企业倾斜。防范非典的长期影响,基本思路是加大围剿非典力度,在最短时间内控制疫情,以坚定消费者与投资者的信心,这不仅需要对公共卫生系统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包括对医院和病患的资助与救济,更重要的是建立公共财政框架、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稳定人们的长期预期,以健康的体制环境保障经济持续发展。

上一篇:北京人陕西被困25日记 下一篇:解药:后SARS时代的决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