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

时间:2022-07-20 09:01:46

浅论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

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下,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德才兼备的跨世纪人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这里笔者试就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一个侧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何谓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它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学说为主干的伦理型文化,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了巨大作用。

今天,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许多负面影响也随之产生。最值得注意和忧患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对人们,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毒害。金钱至上、自私自利和贪图享乐的思想,正扭曲着一些人的灵魂,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协调,并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在现代社会建设中,在大力发展生产力,更多的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还必须创造能够适应新经济关系的新道德体系,即适应时代需要的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样不但能够为物质文明建设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而且能够保证物质文明按照既定的价值导向健康的发展。传统美德是现代化新道德的基础,是建立新道德体系的思想材料,其内涵我们完全可以赋予现代意义,是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大力开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对教育青少年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激励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人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漫长的岁月中,我们的民族代代创造了灿烂的道德文化,诸如:精忠报国、天下为公、勤劳节俭、自强不息、立志勤学、仁者爱人等等。今天,在这大规模的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应当继承和发扬这一文化精神。

在封建社会中,报国往往与忠君联系在一起,但更多的志士仁人、民族英雄,如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气贯长宏、戚继光英勇抗倭、林则徐虎门销烟、陈天华钟鸣狮吼、谭嗣同快哉赴死,都是在国难当头之时,抑或为国御侮,抑或抗争不屈,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

从古至今,华夏一代子孙立志勤学的言论、事迹比比皆是。从古人的韦编三绝、墨池,到今人的为民族昌盛而学,为中华崛起而学,其精神感人至深。立志勤学是一种民族责任感,是人才成长必有的精神,也是事业成功,国运昌盛必有的精神。

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的思想,它除了有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作用外,对于协调整个社会人际关系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现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型的人际关系中,教育青少年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这一点还得用,尚应赋予它新的意义。

学校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是多渠道的。这里笔者以自己以往抓学校政治工作对学生进行此项教育的方法和经验略谈一二。此项教育的实施之一,首先是要渗透于各科教学中,特别是政治、语文、历史等科的教学。在教学中,挖掘丰富的传统美德教育的德育内涵,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教师应该时刻把“给青少年播下传统美德种子”作为己任,点滴而为,潜移默化。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多种课外活动。如专题讲座,如按一定计划一定内容一定目的去安排学生做到某件事。像我们学校就开展这样的活动:过生日风行学校,我们学校就提出了,儿女的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这一天应是我们的“孝敬日”。活动很多,这里不一一例举。三、榜样示范。教育学生如何,教师首先应如何,使学生视之有形,使教师说教有说服力。当然不仅这些,这里不一一而说。

上一篇:如何进行语文高效阅读指导 下一篇:携高效阅读之风 促语文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