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双语课程“过渡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7-20 07:37:43

物理化学双语课程“过渡式

摘要:结合滨州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提出“过渡式”教学模式,并从教学理念、教师素质、教学手段、教材选用、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一些分析和思考,为进一步提升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物理化学;双语教学;过渡式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095-03

双语教学是指学习的引导者与学习者围绕某一门非语言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遵循一定的学科标准,在思维水平上运用两种语言媒介,通过传授、仿效与内化等过程而进行的学校活动。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科的专业学习和认知发展,提高单语学习者运用目标语的水平,尤其是在认知学术方面的语言能力。在我国,双语教学主要是指利用汉语和英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近几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专业人才国际化要求的提高,国内各高等院校纷纷加大了双语教学的力度。但是由于各高校的办学条件和专业背景的差异,导致双语教学不可能按照同一标准、同一模式进行,因此探索适合各个学校自身相关专业特点的教学模式,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物理化学作为化学学科四大基础课程之一,是化学与化工类专业课程之间的桥梁。但由于该学科理论性强、内容抽象、覆盖面广,且自身又具有基础性、专业性、系统性相结合的特点,使得其双语教学具备了一定的难度。因此,结合我院的化学化工专业特点和学生的知识背景,笔者对物理化学的双语教学模式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一、双语教学的实施模式

目前各个高校普遍认可的双语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1.完全渗透式

以英文教学为主,仅用汉语作辅助说明,并采用全外文教材和参考书。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和教师的英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课程的授课以西方人思维模式为基础,这是双语教学的最高级形式,也是最理想的目标。但是由于各个学校班级学生和教师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种模式目前只能被极少数的高校所采用。

2.交叉渗透式

中英文教学并重,这是目前使用较普遍、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形式。这种方式要求采用外文教材,教师采用中英文相结合的方式授课,并尽量使用原版教科书里准确精练的英文,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到正确的英文表达方法。这对备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能够用流利的外语准确地表述所要讲授的专业知识,同时要很好地把握使用外语和汉语的比例,既要避免因过多使用外语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又要避免单纯使用汉语而违背双语教学的真正目的。对于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要用中英文重复解释,避免学生因听不懂而产生厌学情绪。

3.术语引导式

以中文教学为主,适当采用中文教材,配以英语章节名称、专业词汇和术语。这种双语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要求最低,既不要求口语表达,更不要求用英语解释教材中出现的公式和定义,是双语教学的初级形式,对学生英语水平没有太高要求。但是,这也不是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依据我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科背景、教师和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以及物理化学课程自身的特点,笔者以术语引导式和交叉渗透式相结合的“过渡式”教学模式进行了双语教学实践的探索。物理化学课程本身内容量较大,知识面较广,且各章内容相对独立、系统性强,各章间的联系与渗透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由于课时有限,结合考研等各方面的要求,授课内容大体上分成四部分:热力学一(包括热力学基础、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热力学二(包括相平衡、化学平衡、统计热力学)、热力学三(包括电化学、界面现象、胶体化学),以及化学动力学(动力学基础、各类反应动力学),等等。对于每一部分,都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前期教学中以汉语教学为主,使学生了解每一部分的大致内容,熟悉并掌握相关的英文专业词汇和相关术语;中期,以较为简单的英语句型引导学生逐步熟悉理解章节中的基本原理、公式的推导过程等等,并鼓励学生练习用英文记忆、推导,这一部分教师的引导相当关键,绝不能因语言的问题而影响专业知识的吸收;后期,主要以学生的强化、应用知识点为主,辅以一定量的英文习题,同时引导学生阅读适量的相关英文文献,完成以英文综述的方式来达到巩固知识、提高专业英语水平的目的。

二、双语教学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教育模式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扩大其知识面和知识结构为目标的,双语教学更是如此。就学生方面,中外语程度较好的学生,迫切想提高自身的专业英语水平和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一般比较欢迎双语教学课。而有少数学生会因自身英语不好而对双语教学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考虑班级的整体水平,授课以基础英语应用为主。根据近几年的授课状况发现,学生只要具备英语四级的水平,授课的效果基本可以保证。但是在每年正式授课前,必须要对学生的英语基础进行摸底。经过近几年的摸底了解,发现大多数学生普遍的问题是阅读能力相对较好,听说能力相对较差,公共英语相对较好,专业英语相对较差。如果英语使用的比例过大,会使学生不易理解,从而将注意力更加趋向于语言的学习,忽略了学科知识的消化吸收,这样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双语教学中语言只是工具,不能以降低课程或整个学科的教学质量为代价。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和探究能力,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探索:

1.必要的预、复习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语言方面的障碍,跟上课程节奏,必须重视课外的学习。首先,教师在每堂课结束时,就本节课的内容做出小结,并对下节课的内容做一个概貌式的介绍;随后,提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具体要求,规定预习和复习的内容;为了达到督促学习的目的,会将其作为成绩考核的一部分。

2.培养阅读文献的兴趣

作为双语教学的目标之一,提高学生外文文献的阅读能力也是重要的方面。在每一部分结束时,可以适当布置阅读1―2篇英文文献作为课后作业,并鼓励学生就阅读的文献以英文形式进行报告,以提高其专业英语的阅读理解和表达的能力。这样,既可以让语言服务于教学,提升教学层次,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获益匪浅。

3.灵活调整教学手段

课程初期、中间和结束阶段必须结合学生的反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否则双语教学的效果很可能事倍功半。课堂内容的设计要因学生的承受能力为依据,中英文使用的比例要适当,对于难点、重点,要力争做到让大多数学生理解、吸收。例如相平衡一章,似乎与前面所学内容的联系不大,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所以在授课中教师会偏重汉语教学,穿插相关的英语术语,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化学平衡的一些知识,学生在无机化学中已经学习了,比较熟悉,多使用英语授课,学生温故而知新,反响较好。

三、双语课程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毫无疑问,作为课堂知识的引导者而言,教师在双语教学中充当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双语课程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

1.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

一般而言,大学教师的英语水平都达到了六级或以上水平,但是,达到将外语和母语等同地使用还有相当的难度。因此要开展双语教学,必须首先对教师进行一定的强化培训,使他们在上岗前就具备熟练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

2.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准和职业素质

较高的专业水平是教学的根本,“双语”说到底是为专业教学服务的。能够登上“双语”讲台的教师,除了具有熟练驾驭外语的能力和掌握本专业的学科知识外,还应能通过外文资料的查阅,最先了解国外的科学研究动态和社会发展状况,应比一般的专业教师掌握更多前沿性的知识。因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去查阅相关资料,以扩大知识面。

3.具备较好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设计能力

双语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灵活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期做到让大多数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内容。教师最好能够灵活运用那些前沿性的、具有新奇性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自觉使用外语获取专业知识的兴趣。

4.具有使用多媒体软件的能力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是传授知识、优化教学信息的很好的教学工具,多媒体通过图像、动画、声音方式,将复杂抽象的原理、过程以简单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增加学生对物理化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因此,作为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者,最好具备好的操作和想象能力,课件制作的成败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

四、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双语教材

教材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关系到双语教学效果。中文教材选择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写的《物理化学》(第五版),英文教材的确定则较困难,选用的是A.G.Whittake等编写的《PhysicalChemistry》。目前,许多高校倾向于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其语言纯正地道,使学生能接触到当前国际最先进的理念,从而使他们更为直接、准确地理解课程内容。但是从现阶段看,学生的外语理解能力远远不及自己的母语,阅读起来较为吃力,不适合自学,久而久之会产生厌学情绪。目前虽然有些教材配有汉英双语,但这样会使学生对汉语过度依赖,达不到培养英语思维模式这一目标。因此,最理想的方法是结合上课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国外原版教材为参照,授课教师能够自编教材。教材中体现“过渡式”教学模式,由浅入深,并伴有预习内容、目标,课下作业、要求,以及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扩展阅读、英文文献,等等。

五、考核方式的多样性

双语教学要求学生既要获得学科知识,又要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技能,是一种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因此双语教学的考核方式也注定是多样性的。成绩考核可以分散到日常学习过程中,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激发学生日常学习积极性。此外,双语教学考试应选用双语试卷,而且外文覆盖面不应低于40%,并鼓励学生用英文答题。为了全面考核和评价学生掌握该课程的情况,学生最终成绩须综合卷面成绩、作业成绩以及平时英文报告的成绩,这样可以为将来的改进提供借鉴。

我国的双语教学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结合各个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推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是各个高校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过渡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对于双语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是,由于处于初步阶段,各方面尚存在问题,仍需学校、教师、学生多方面的努力来共同完善。

上一篇:观察学习理论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基础化学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