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徒制度:中国古代“工艺学校”技术传承研究

时间:2022-07-20 06:48:38

艺徒制度:中国古代“工艺学校”技术传承研究

摘 要 艺徒制度是古代官府手工业技术传承的主要模式。其以工商食官为总体制度背景,因官业办学而与官府手工业盛衰相伴。自西周,艺徒制度的工师选择、立样程准、严格学程、令丞试工等技术传承环节逐步成熟。其技术官守、法式授艺、因能分任、技艺压抑的内在特征彰显出存在合理性与冲突并存。时代变迁,但仍有极具价值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艺徒制度;古代工艺学校;技术传承;手工业

中图分类号 G719.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6-0073-06

明代以远,中国创造了世界技术史的辉煌。商代“后母戊大方鼎”,东周“韧性铸铁”,汉代“百炼钢”工艺技术等皆依托于艺徒制度传承。古代艺徒制度作为师徒制度与学校制度的融合形式,其制度精神与历史积淀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教模式实有启发。

一、艺徒制度属性解读

(一)工商食官

工商食官为古代艺徒制度主要制度前提,因此需首先予以解读。“工商食官”语出《国语·晋语四》:“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阎步克在《从稍食到月俸——战国秦汉禄秩等级制新探》中指出:周代存在着一种“稍食”,它是按月发放或领取的,并且在发放时要通过考功计劳来定其额度。领取稍食者主要是宫中的各种官府胥吏,直接为周王服役的士庶子及男工女仆之类。工商属于领取“稍食者”。按三国时韦昭解释是:“工,百工;商,官贾也。《周礼》曰:“府藏皆有贾人,以知物价。食官,官禀之。通俗之意,食的意思是:拿东西给人吃。”工商食官即:百工和商贾靠官府所给的粮食而生活,即“处工就官府”,官府垄断工业,官府垄断工者。工商食官原为西周官营手工业制度。东周以降,工商食官制度被打破,但其作为一种制度底色延续数千年之久[1]。

(二)劳役皂隶

艺徒官属的实际境遇成为其技术学习的基础背景。秦汉官府“工匠”及“工师”,长期被固定于某一官府作坊,虽饿死也不能离开。魏晋南北朝时期,工匠身份远比编户齐民要低。政府对王公士庶之家和百工伎巧卑姓通婚限制极严。“犯者加罪”。《魏书·高祖纪》记载“工商皂隶,各有厥分……”,可见,工商几乎与皂隶同等地位。唐代前期,官府工匠主要是通过编制匠籍,从民间无偿征调。中晚唐以后,“纳资代役”制度使民间工匠有了相对的人身自由。宋代官营手工业一般不再无偿征调民间服役工匠,大都采用一种介于征调和雇募之间的“差雇”制。元代政府控制天下几乎所有工匠。官府手工业者主要是“系官匠户”,需世袭充役,不得改变,即“匠不离局”。明代前、中期,实行严格的匠籍和匠户劳役制度,中期以后,官营手工业衰落,匠籍制度瓦解,匠户劳役渐为征银代役取代,相沿二千多年的工匠徭役制度得以废除,工商业者人身依附大大减轻。尽管伴随历史变迁,其地位在逐步解放,但古代制度与文化使工匠一直局限于“系官匠户”劳役状态而迫于政府高压之下。

(三)工徒培训

艺徒制度是工商食官背景下的“官工业学校”,其技术传承模式与民间师徒制度、家传制度、专门学校皆不相同。民间师徒制度师承文化严格且受众有限,如汉末名医华佗有高徒樊阿、吴普、李当之。而艺徒制度工师技术传授对象很多,有时需大批量培训。家传制度则依托血缘纽带而百代专攻一技,如唐代雷氏家族以制琴为世业,北宋诸葛高以制笔闻于世;而畴人世业为家传制度特例,其凸显出“技术官守”的特点。艺徒制中也可能有血缘相连,但工匠多征于天下,主要运用制度控制,但的确有艺徒返乡后开始居家传业。专门学校制度以汉代鸿都门学、魏晋麟趾学、隋唐掖庭局、习艺馆及宋代书画学等颇为著名。艺徒制度与之相比不具备课程、教材、教法等学校教育的诸多要素,属于官办产业技术培训,其与近现代企业职工业务培训相类似。

(四)官业主导

艺徒制度作为官营手工业的产物,其变迁盛衰与官营手工业强弱相伴。其萌芽于商周,发展于秦汉,成熟于唐宋,衰落于明清。西周的重要手工业皆由王室和诸侯贵族所控制,《礼记·月令》中说:“命工师令百工”。能工巧匠聚集于官工业中,身怀绝技者还被擢升为“工师”,官工作坊成为“艺徒”培训学校。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不断发展与规范,由《考工记》可推知官营手工业艺徒制开始成为技术传播的主要方式。秦汉时期官营手工业空前强大,大批技术工匠需求致使艺徒学习奖惩机制形成。如“能先期成业者谒上,上且有以赏之。盈期不成学者,籍而上内史”(《均工律》)。魏晋南北朝尤其是北朝诸政权有庞大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国家禁止公开传授工业技术,民间手工业的衰败,使手工业教育与传承失去了活力。唐朝官营手工业与“艺徒”教育制度同样具有很高的水平。专设少府监“掌百工技巧之政”,少府监与将作监均有训练艺徒的职责。训练“艺徒”学制安排和“立样”与“程准”模式出现。宋代,全国已经形成庞大的官营手工业系统,为了高效地训练艺徒,推行了“法式”艺徒培训法。元代政府非常重视对在籍工匠的培训,由专门机构与专人“教习”人匠。明代官营手工业的衰退以至停滞必然导致其“艺徒”制度的同步衰退,艺徒制度被民间师徒制度代替。

二、艺徒制度技术传承范式

(一)工师选择

选择卓越工师是确保精艺传承的前提。历代官营手工业皆重视网罗天下匠器英才。《孟冬》:命工师效功。注云:工师,工官之长也。《秦律杂抄》有“工师及丞赀各二甲”其中言“工”者即工匠,“丞”是工师副手,而“工师”即教新工学手技艺的技工教师。王莽做九庙时,曾“博征天下工匠”。魏晋南北朝时期,据《魏书》记载:北魏天兴元年(398),徙山东六州“百工伎巧十万余口,以充京师”;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徙长安城工巧二千家于京师”。北齐天保时,“发丁匠三十余万营三台于邺下”。唐代中期“和雇”制度普遍推行的同时规定“其巧手供内者不得纳资”,有缺“则先补工巧业作之子弟”。南海奇女卢眉娘“幼而惠悟,工巧无比”,唐顺宗嘉其工巧,谓之“神姑”,“因令止于宫中”。元代政府不惜代价四处搜罗能工巧匠,吴德融在宪宗蒙哥时期,曾因“善锻、有巧思”,被任命为诸路银匠提举。同时,大批迁徙能工巧匠,如世祖中统二年(1261)“徒和林白八里及诸路金玉玛瑙诸工三千余户于大都,立金玉局。至元十一年升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掌造玉册、玺章、御用金玉、珠宝、衣冠、束带、器用、几榻及后宫首饰”(《经世大典·工典·玉工》)。

上一篇:治事、安身: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的范式 下一篇:美国社区学院课程国际化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