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至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时间:2022-07-20 05:23:26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至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摘 要]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早期( 7d内)进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回顾性分析165例T IA早期进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 LDL≥2.6mmol/L、TIA发作次数≥3、症状持续时间≥60min、糖尿 病、入院后高血压与TIA早期进展成脑梗死显著相关(OR=3.38~10.44,P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 识码:A

文章编号:1009_816X(2011)05_0374_03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1.05.18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 病,是缺血性脑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卒中前最有价值的预警信号[1]。 有报道[2] 首次发生TIA后,超过10%患者在90d内发生卒中,其中50%发生在48h内。因此加强对TIA后 早期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研究,积极干预,阻止TIA进展,从而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和致 残率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对165例TIA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TIA后早期进展至脑 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我院住院治疗的TIA患者165例,其中男102例 ,女63例,年龄32~92(68.47±12.67)岁。入选标准:①符合我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 会议通过的TIA诊断标准[3]。②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无出血、占位及责 任病灶。排除标准:住院时间少于7天、以眩晕、意识不清(无局灶表现)为唯一主诉、记载 资料不全的病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活血、保护脑细胞,控制血压、血 糖、血脂等治疗。

1.2 方法:以病程第7d为终点事件观察时间点,所有入选患者以7天内是否发生脑梗死,分 脑梗死组和TIA组。选择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卒中史、心脏病史、房颤史、 吸烟、饮酒、入院时高血压(≥140/90mmHg)、症状持续时间、临床表现、低密度脂蛋白(L DL)≥2.6mmol/L、TIA发作次数等因素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版统计软件,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 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梗死组和TIA组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两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症状持续时间≥ 60min、TIA发作次数≥3、单侧肢体无力、言语障碍、入院高血压(≥140/90mmHg)、LDL ≥2.6mmol/L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经单因素分析具有显著差异的8个因素为自变量,以TI A发病后进展为脑梗死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DL≥2.6mm ol/L、TIA发作次数≥3、症状持续时间≥60min、糖尿病、血压≥140/90mmHg等因素与TIA早 期进展为脑梗死密切相关(OR=3.38~10.44,均P

3 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是脑、脊髓或视网膜的局灶性缺血引起的,并排除急性脑梗 死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有效控制TIA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是目前研究重点。本研究 表明LDL≥2.6mmol/L、TIA发作次数≥3、持续时间≥60min、糖尿病、入院血压高是TIA 早期进展至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

TIA发作次数频繁、持续时间长将导致脑组织呈持续性低灌注和低代谢,造成不可逆性脑损 伤,而发生脑梗死。本文显示发作频率在3次以上的患者发生脑梗死危险性大大增加。TIA 发作时间长短则反映栓子的大小、血流动力学障碍的严重程度以及侧枝循环的情况。本文 中根据2007年Johnston[5]等提出的ABCD2评分,按发作时间分

LDL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6]。患者的血脂水平与TIA的预后相关。本文显示LDL≥2.6mmol/L的TIA患者的脑梗 死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故对于高血脂缺血性卒中/TIA患者,应使LDL水平降 至2.6mmol/L以下或下降幅度达到30%~40%。

本文中糖尿病为TIA早期进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高血糖可促进氧化,产生氧自由基,引起 血管壁的损害,诱导脑梗死发生。而超负荷血糖下,脑组织缺血又反过来促进机体血管内皮 细胞间黏附分子_1(ICAM_1)的表达,这样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更严重缺血性脑卒中的 发生,这也是糖尿病导致TIA进展至脑梗死的机制之一[7]。因此对有糖尿病史或高 血糖的TIA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

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本文单因素分析时高血压病史与TIA进展至脑梗死相关,经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后则发现TIA发作后血压高要比高血压病史更能预测TIA急性期的 卒中风险。TIA发病后的血压高是机体代偿脑血容量储备减少、改善脑血流量的一种反应,直 接提示脑组织可能处于持续性缺血状态,故早期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增加。而高血压病史更多 与TIA的中、长期预后有关。因此对TIA后血压高的患者应警惕,需合理控制血压。

综上所述,TIA早期进展至脑梗死是多因素,多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对近期频发(发作 次数≥3)和发作时间长(≥60min)的TIA及伴有血压高(发作后血压≥140/90mmHg) 、血脂高(LDL≥2.6mmol/L)和糖尿病的TIA患者更应高度重视,及时、正确的治疗,以阻 止病情进展,从而有效降低脑梗死的发生。

参考文献

[1]Johnston SC. Clinical practice.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J]. N En gl J Med,2002,347(21):1687-1692.

[2]Redgrave JN, Coutts SB, Schulz UG,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of association s between the presence of acute ischemic lesions on diffusion_weighted imaging a nd clinical predictors of early stroke risk afte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J] . Stroke,2007,38(5):1482-1488.

[3]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29(6):379-380.

[4]Easton JD, Saver JL, Albers GW, et al.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yaffirms the value of this statement as an educational tool for neurologists[J] .Stroke,2009,40(6):2276-2293.

[5]Johnston SC, Rothwell PM, Nguyen_Huynh MN, et al. Validation and refinementof scores to predict very early stroke risk after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J ].Lancet,2007,369(9558):283-292.

[6]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指定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 血管病杂志,2007,35(5):392.

[7]王洪新,韩仲岩.高血压、糖尿病与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杂 志,2002,9(6):364-365.

上一篇: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与C反应... 下一篇: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肌钙蛋白与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