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的预防与护理新进展

时间:2022-07-20 05:05:27

褥疮的预防与护理新进展

【关键词】褥疮预防护理进展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对褥疮的防治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褥疮的发病率与15年前相比没有下降的趋势[1]。褥疮至今仍是护理学领域的难题,它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大量消耗医药护理费用,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影响疾病的康复[2]。因此,通过预防降低褥疮发病率是今后研究的关键。1褥疮的由来褥疮原被称作“褥疮”, 祖国医学称之为“席疮”, 因“久卧席褥摩擦生疮”而得名,褥疮这一术语现在虽然也在使用,但正逐渐被褥疮(pressure sore)或压力性溃疡(pressure ulcer)所替代,因为在实践中人们发现,这种溃疡不仅发生于卧位,也发生于坐位,并非仅仅是“躺卧引起的溃疡”。Cinsdule提出,在93 kPa压力下组织持续受压2 h以上,就能引起组织不可逆损伤,事实证明,只要施加足够的压力,并有足够长的时间,任何部位均可发生褥疮。因此,如今多采用褥疮或压力性溃疡一词,从溃疡发生的病理生理学角度来看,是由于受压而引起的改变,关键在于压迫。目前, 如何预防和减少褥疮的发生, 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仍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难点。2褥疮发生的危险因素

21内在(个体) 因素褥疮形成的内在因素有年龄偏大、感觉丧失、认知功能减退、瘫痪、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组织灌注不足等。此外, 入院时局部组织已存在不可逆性损伤, 24~48 h 就可能发生褥疮; 严重负氮平衡的恶病质患者, 因软组织损耗、失去营养及循环不良, 也容易发生褥疮。现在有的观点认为非压力因素即皮肤皱褶、吸烟、认知功能损害、疼痛、情绪紧张也是褥疮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1]。

22外在因素基础护理学阐述褥疮的发生是由于身体组织受压过久、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等物理刺激,加之全身营养不良等因素作用的结果[3]。目前把褥疮的发生原因归纳为4种因素即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及潮湿,并认为非压力因素即皮肤皱褶、吸烟、认知功能损害[4]、疼痛、情绪紧张、活动障碍、失去知觉、严重营养不良也是褥疮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在传统知识中,摩擦力也是引起褥疮的原因之一,但是Gebbardt认为摩擦力仅是引起剪切力的必要条件,不是引起褥疮的直接原因,尽管它与压力和剪切力协同作用时会加速皮肤或其他软组织的损伤,但它的病因学完全不同于压力和剪切力。

221压力其首要因素是压力施加于骨的突起部位,并与持续的时间长短有关。20世纪50年代Koniak首先描述了压力与作用时间的抛物线关系,即高压力引起褥疮比低压力所需时间短,对截瘫动物,此抛物线关系同样存在,只是压力的量较小,所需时间较短。在深层多聚集于骨的隆起部位,Daniel发现,肌肉及脂肪组织比皮肤对压力更敏感,最早出现变性坏死。萎缩的瘢痕化及感染的组织,增加了对压力的敏感性。褥疮的轻与重,取决于压力的大小,持续时间的长短。压力经皮肤由浅入深扩散呈圆锥形分布,最大压力在骨突出处的周围。

222剪切力剪切力是引起褥疮的第2位原因。剪切力是施加于相邻物体的表面,引起相反方向的进行性平滑动的力量,剪切力作用于深层,引起组织的相对位移,能切断较大区域的小血管供应,导致组织氧张力下降,因此它比垂直方向的压力更具危害。当身体同一部位受到不同方向的作用力时,就会产生剪切力,剪切力比压力更易致褥疮,如果将受压部位的血管比喻为水管的话,压力是将水管挤扁,而剪切力是将水管折弯,所以剪切力更易阻断血流。

223摩擦力摩擦是机械力作用于上皮组织,能去除外层的保护角化皮肤,增加褥疮的易感性,临床上,床面皱褶,存有碴屑或搬运时拖、拉、扯、拽患者均产生摩擦力[4]。

224潮湿潮湿可由大小便失禁、引流液污染、出汗等引起,导致皮肤浸渍、松软,易为剪切力和摩擦力所伤。Allman指出:大便失禁时由于有更多的细菌及病毒,比尿失禁更危险,这种污染物诱发感染可使情况更趋恶化[5]。3褥疮的预防当发生皮肤损伤后,要恢复正常是极其困难的。预防是避免褥疮发生的主要手段,应对褥疮易患因素做出正确的评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国内将褥疮预防的重点放在加强护理管理,要求重视基础护理,国外护理则认为积极评估患者情况是预防褥疮关键的一步,要求对患者发生褥疮的危险因素做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常用的有Braden Scaie褥疮评分法,分值越少,褥疮发生的危险性越高,对高危患者采取措施后,褥疮的发生率下降了50%~60%[6]。

31Braden褥疮评分法进行褥疮危险因素的探查并采取相应措施是目前国内护理界正在采用的方法。美国健康政策与研究机构建议,选择Braden量表作为危险因素预测工具,评分内容包括感觉、潮湿、活动、移动、营养、摩擦力和剪切力6部分,总分为6~23分,得分越低发生褥疮的危险性越高,18分为褥疮发生危险的诊断界值。15~18分提示轻度危险,13~14分提示中度危险,10~12分提示高度危险,9分以下提示极高度危险。通过实施在评分基础上制定预防计划,使褥疮发生率降低50%~60%,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7]。通过褥疮的评估可较为准确地预测褥疮发生,从而减少预防护理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可使医疗资源得以合理的分配和利用。

32按摩无助褥疮国外护理不主张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有关研究表明按摩无助于防止褥疮[1],因软组织受压变红是正常的保护性反应,解除压力后一般30~40 min褪色,不会形成褥疮,无需按摩,如持续发红,则表明软组织损伤,此时按摩将会加重损伤。尸检证明,凡经按摩的组织显示浸渍和变性,未经按摩的无撕裂伤。

33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良好的饮食是改善患者营养、促进全面愈合的重要条件,给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钙、锌的饮食,必要时可给予肠内与肠外途径相结合的方法补充营养,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尽快恢复内环境的平衡[8]。

34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严格及变换,为患者做细致的心理护理,讲解发生褥疮的各种危险因素,普及褥疮预防知识,可以减少褥疮的复发[4]。4护理

41端正护理态度, 提高对褥疮的认识护士的态度及对褥疮的认识直接影响褥疮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护士应加强学习, 提高对褥疮发生的干预能力。熟悉褥疮的好发部位: 枕部、骶尾部、髂嵴、足跟、肩胛骨、肘部等。熟悉褥疮的易发人群:昏迷、瘫痪、极度消瘦、年老体弱、大手术后及恶液质患者等。研究认为褥疮大部分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护士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 加之及时有效的护理工作, 完全能够降低褥疮的发生率[9,10]。

42减压间歇性解除压力是有效预防褥疮的关键,目前证实施加足够的压力并有足够长的时间,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发生褥疮。减压是首要的预防措施,至少每2~4 h翻身1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扯、拽、推,使用踝和足跟保护垫,并建立翻身卡,卧直波式三马气垫床,24 h连续充电充气[11]。以减轻受压部位的剪切力和压力,保持皮肤清洁、干净。避免潮湿刺激皮肤。各班详细评估记录身体各部位皮肤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动态观察,严格床头交接班。

43营养支持营养不良是导致褥疮的内因,又可影响褥疮的愈合,蛋白质是机体组织修补所必需的物质,维生素可促进伤口的愈合[12]。应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针对性进行营养供给,予高蛋白、足热量、高维生素膳食,以增加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此外,给患者适当补充硫酸锌等矿物质,可促进褥疮的愈合[13]。对Ⅳ度褥疮一直不愈的,可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及抗感染治疗[14]。低蛋白血症患者可静脉输入血浆和人血白蛋白,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不能进食者采用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保证每日各种营养物质的供给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15]。

44心理护理褥疮多发生于长期卧床的年老或脊髓损伤、肢体瘫痪等生活不能自理者,往往因病程迁延而感到痛苦,易产生急躁、焦虑、孤独、悲观、绝望等消极自卑心理,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护理人员应采取各种沟通技巧和患者进行沟通,耐心安慰积极疏导,提高患者心理承受能力,消除不良心境,促进身体早日康复。

45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宣教,介绍褥疮发生、发展及治疗护理的一般知识,得到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并教会家属一些有关褥疮预防措施,如勤换、勤换洗、勤检查、勤整理、勤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等,使患者及家属能积极参与自我护理,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自觉配合医护治疗,尽早从疾病和伤痛的负性情绪中解脱出来,以促进机体免疫机制的恢复[16]。在褥疮护理中预见性是第一位的,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的基础上,找出发生褥疮的危险因素,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最优化方案,及时发现潜在性褥疮的部位,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把褥疮消化在萌芽状态。尽可能使患者感到舒适,避免痛苦,同时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愿望,以最少的资源发挥最佳的效果,以改善褥疮治疗的效益成本比,使褥疮护理走向制度化、程序化、人性化、科学化[17]。参 考 文 献

[1] 葛兆霞.褥疮护理的研究进展.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6,2(2):80-82.

[2] 王翠茹.褥疮的临床护理进展.天津护理,2006,14(1):58-59.

[3] 吴山红,孙静华.从生物力学角度谈颈髓损伤病员褥疮护理的体会.实用护理杂志,1993,9(11):4.

[4] 李伟.褥疮护理新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20-21.

[5] 黄峰.褥疮护理近况.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5,14(5):195-197.

[6] Bergatrom N.The 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 of Preasure Ulcers.Nursing Clin North Am,1995,30(3):539-551.

[7] 谢小燕,刘雪琴,李漓.应用Braden量表评估褥疮危险因素.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41-942.

[8] 罗菊英,胡小梅.全面认识褥疮成因.咸宁医学院院报,2004,18(5):378-380.

[9] Jones ML. E2learning in wound care: developing pressure ulcer prevention education. Br J Nurs,2007,16(15):S26-31.

[10] Tully S, Ganson C, Savage P, et al. Implementing a wound careresource nurse program. Ostomy Wound Manage,2007,53(8):46-53.

[11] 袁亚娟,蒋新霞,王晓琴.糖尿病患者的褥疮的护理.护理与康复,2006,5(2):137-138.

[12] 张传莲,董云.1例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合并多处褥疮患者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322-323.

[13] 丁言文.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0-121.

[14] 蒙金兰,覃彩团.康复新治疗褥疮的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现代医药卫生,2006,22(3):427-428.

[15] 徐淑云.褥疮14例护理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6,12(4):641.

[16] 张先云,黄会玲.脑血管意外患者褥疮的预防及护理.淮海医药,2006,24(1):62-63.

[17] 吴金花.褥疮预防及治疗的进展.实用护理杂志,1997,156(12):169.

(收稿日期:2010-09-26)

上一篇:以面部肿块为首要症状的先天性胆道闭锁1例 下一篇:右冠状动脉开口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