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重一只蝉

时间:2022-07-20 01:36:20

从此不再讨厌夏日里的鸣蝉,不再捕捉一只蝉玩耍,不再在月下寻找草丛里的蝉,从此拒绝食用美味的油炸蝉蛹。(三个“不再”引人深思,读者不禁想问为什么,同时,这也正是敬重的开始。)

那日,看电视节目,介绍北美洲蝉的一生,我被感动到要落泪。(点出原因。)

在一片茫茫的森林里,某年,不计其数的蝉的幼虫纷纷破土而出。若隐若现的月光下,森林的地面上涌动着一层又一层的黑浪,它们急匆匆地爬着,没有统一的口令,它们追寻着树木的方向。很快它们又以最快的速度爬上树,找到它们认为合适的位置。棕黄的蝉虫开始蜕变,以最美的姿势仰身脱壳,一只雪白的蝉跃然眼前,悄然滑落旁边,美丽的蝉翼翩翩舒展,如若绝世舞姿,绽放生命的光彩。(叙写蝉的蜕变,突出其美在生命的绽放。)

森林的黎明,让许多动物苏醒过来,催促着它们去觅食。可是它们很快被这貌似从天而降的生物惊呆了,猴子、蛇、熊、各种鸟、甚至松鼠都来这里开始大聚餐,它们随手就可以抓到一只蝉或者还没来得及蜕变的蝉,他们大快朵颐。(叙写蝉蜕变过程中遭受的灾难,但仍然阻挡不了生命绽放的脚步。)

森林里回荡着蝉的合鸣,一浪接一浪,在枝叶间回荡,一声高过一声,在光影中兀自流转。那不知疲倦的高歌是对光明的欣赏,还是对生命的吟唱?然而穴居了十七年的蝉只有两周的时间在阳光下绽放。在这期间,它们要完成寻找伴侣,,孕育,产卵。(十七年的穴居,两周的时间,形成巨大的反差,这正是感动作者的地方,也正是引作者进行理性思考的原因。)

它们作茧自缚,历经磨难后来到世界上,然后却匆匆离去。静默的日子,无数只蝉如落叶般飘落,厚厚的几层,连同数年积累的落叶都被覆盖。它们凄美地落下,蛰伏十七载的期待,在世间的呼吸只有两周。而森林因为蝉的沉落入泥,次年枝叶更繁茂,茎干更粗壮,鸟鸣更动听,动物也更快活。(蝉的离场,匆匆而凄美,短暂却有意义。)

茫茫黑暗中,它们寂寞地等待,从来不知清晨熹微的光芒,亦不知暮色如约而至的守诺。它们不知四季更替,轮回演绎颜色的变幻,他们不知风花雪月,诉说世间冷暖的传说。一切都显得那么唯美,唯美中蕴涵着凄美,凄美却无丝毫的悲切,就如凤凰涅,浴烈火而得重生。(高度赞美了蝉的唯美与凄美,凄美悲壮的特点。)

生命真的很奇妙。生命的意义似乎真的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厚度与质量。(直接的议论,由蝉的一生得出关于人的道理。)

陈晓旭一生只扮演一个角色――林黛玉,而她演绎的林黛玉前人不能抵,后人不能及,仿佛她就是黛玉再世,她就是为黛玉而生。而饰演林黛玉仿佛是她一生的谶语,她犹如黛玉般唯美。罗阳仿佛就是为了歼―15而生,他钻研工作,不计较名利,不顾及身体。虽然没有豪言壮语,但他的生命之鲜花却将永远绽放。(两个事例有着共同的道理,在相同中推求出普遍的道理――生命不在长短,而在厚度与质量。这就是求同。)

如果你的生命只有两周,两个月或是两年,你会坦然面对吗?如果天空不会铭记你的身影,你会飞过吗?如果石阶不会记录你的痕迹,你会拾阶而上吗?倘若你的生命之花绽放时注定是严冬,你会依然笑对风寒吗?我们不乏拥有生命的时空,但我们是否拥有挑战生命意义的人生?(连续五问,将文章主题推向理性的高度,言外之意已经十分明显:我们应该学会坦然面对,学会笑对挫折,学会品读生命的意义。)

敬重一只蝉,源于它对生命的等待凄美悲壮,源于对生命的责任义无反顾,源于对生命的终止淡定从容。(又是一个直接议论,再次显现出理性思维的光芒――敬重的其实并不止一只蝉,还有对生命的敬重。)

总评

如果此文始于写蝉,终于写蝉,那么本文将毫无特点。其可贵处在于由蝉及人,表面上敬重的是一只蝉,实则是敬重生命。对蝉的叙写,着重突出了其对生命的责任及对待生命终止的淡定从容,因此,作者进行深入思考,在文末提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厚度与质量”的观点,可见,本文处处体现了理性思辨的特点。

上一篇:文题集锦 12期 下一篇:生命的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