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兵团建设》缘等

时间:2022-07-20 01:06:01

我的《兵团建设》缘等

我的《兵团建设》缘

韩振玉

说起我和《兵团建设》的缘分,不能不提起一直支持、鼓励我走上新闻写作道路的农五师八十一团综合加工厂党支部书记张庆洲同志。

我是1996年调进综合加工厂的。业余时间我爱写些小说、散文之类。张书记发现我的文字功底扎实,就鼓励我多写些新闻作品,并派我参加农五师举办的新闻写作培训班。此外,他还给我提供新闻素材,帮我查找资料。在他向我推荐的参考资料中,我第一次认识了《兵团建设》杂志。从此,我和《兵团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

《兵团建设》之所以能吸引我的眼球,是因为她的定位准、品位高、内容丰富多彩,她开设的栏目适合基层党务工作者和政工通讯员的口味。

2006年,《兵团建设》改为国际流行大16开。新版杂志的大气,封面版式的创新,亮丽的构图,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精品栏目的内容更加丰富、务实,更加突出了政策性、指导性。“刊中报苑”栏目信息也愈加丰富。“建设信箱”栏目,文章虽短,却都是一些针砭时弊的上乘之作,读后非常过瘾。

值此《兵团建设》创刊100期到来之际,作为一名《兵团建设》的忠实读者,真诚希望《兵团建设》杂志继续发挥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真诚地祝愿《兵团建设》100期生日快乐!

(作者单位:农五师八十一团)

感受《兵团建设》

吴永煌

1999年,我作为农七师宣传科科长代表荣幸地在乌鲁木齐徕远宾馆参加了《兵团建设》首发式。从首发式上得到的《兵团建设》创刊号,我至今还保存着。8年来,我不仅认真做好《兵团建设》的发行工作,还做到了每期必读。

8年来,《兵团建设》无论在版式、栏目和内容等方面都体现了积极探索与创新的精神。她已成为团场干部职工了解和掌握党的方针、政策以及兵团党委中心工作的重要途径。其隆重推出的“特别策划”读来令人爱不释手。她的彩色插页和“刊中报苑”不仅反映了基层的精神风貌,也为基层通讯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现在,虽然我已调换了工作岗位,但我依然会继续关注《兵团建设》,做到每期必读,并为兵团的宣传工作尽绵薄之力。

(作者单位:农七师一二八团)

上一篇:兵团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下一篇:何谓“软实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