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时间:2022-07-20 11:16:18

利用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主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没有创新,社会就不能发展。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许多培养学生创新的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教材,在小学生心里播下创新的种子,对他们的成长以及素质的提高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以科学家的精神面貌,培养学生从小树立创新志向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材中写中外科学家的文章很多,他们是科学巨匠,是世界上发明创新的杰出代表。教学这类课文,就是利用他们的创新精神,来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树立向科学家学习,不断创新的远大志向。学习《爱迪生》一文时,知道他的发明有一千多种,在发明的过程中,爱迪生表现出来的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值得学生学习。学习《一定要争气》一文时,介绍童第周到外国留学,做成了外国教授几年没有做成功的实验。这件事情激发了小学生的自信心,明白中国人也可以发明创造,并且可以比外国人好。学习《李时珍》一文时,了解李时珍发明《本草纲目》,与他从小立志,留心学习,研究药物,积累经验,亲自采药,拜访众人品尝药材,27年如一日努力有直接关系。这个事例告诉学生从小就要立下发明创造的志向。

二、以创新事例,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小学语文教材中,体现创新成功的例子是非常多的,例如,《司马光》这篇文章讲述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按照常理人掉到缸里,救人要从缸的上面来救人,把人从缸里捞出来,可是司马光根据当时自己的条件,人小,个子矮,没力气,是不可能用这种方法救人的,于是采取一个创新的方法,用东西砸破缸,让水流出来,人不被水淹,从而得救。又如,《乌鸦喝水》这篇文章讲述乌鸦喝瓶子里水的故事。按照常理乌鸦只能喝大自然中的水:沟里的、河里的、湖里的。可是这只乌鸦偏偏想喝瓶子里的水,他没有长长的喙,是喝不到瓶子里的水的,于是它想出一个办法,用喙来叼石头,放入瓶里,使瓶里的水位升高,从而能喝到水。这是一个奇迹,这是一个创新方法。动物尚且能做到,何况人乎?古代少年能做到,我们当代少年绝不能逊色于古人,应当更有智慧,更有新的发明创造。

三、以尚待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创新求知

小学语文教材中,提出了一些需要解决但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例如,《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内容就提出了许多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小壁虎断了尾巴,为什么又长出来了?海底物产丰富,除了书上介绍的还有哪些?文章结尾写到“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更是一个大问题,会引起学生更多的想象、更远的思考、更深的探究。通过学习这些文章,一定能激发学生做出很多的努力,会产生许多新的想法、新的思路、新的发明。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天文方面的知识,又有地理方面的内容,还有介绍科学发展方面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自主,日积月累,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能形成,一定能收到“润物细无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上一篇:新课标下构建小学数学小班化有效教学的途径分... 下一篇:多样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