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勒肯哈腊苏―喀腊萨依斑岩铜矿成矿远景分析

时间:2022-07-20 09:04:34

玉勒肯哈腊苏―喀腊萨依斑岩铜矿成矿远景分析

[摘要]针对青河县玉勒肯哈腊苏-喀腊萨依斑岩铜矿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地质条件、已知矿点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以及良好的化探异常,对本区是否具备大型斑岩铜矿的找矿潜力、成矿远景进行探究,得出该区完全具备大型斑岩铜矿的找矿潜力,可作为大型斑岩铜矿的成矿远景区和大型铜矿评价基地的结论。

[关键词]玉勒肯哈腊苏-喀拉萨依 成矿 地质 斑岩型

[中图分类号] P578.2+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8-20-1

1概述

玉勒肯哈腊苏-喀拉萨依成矿远景区包括原卡拉先格尔铜矿带以及其东南延伸(图1),该成矿远景区呈北西向延伸,西北终点为玉勒肯哈腊苏铜矿点,东南以喀拉萨依铜金矿点为终点,总长约30公里,宽1-3公里。其中卡拉先格尔铜矿是区测队在1960-1961年对二台幅进行1/20万填图时发现的,虽然芮宗瑶学者在1984年就将其归为中国斑岩铜矿区划中北部成矿区的第8成矿带。但是有许多学者不认为其为斑岩铜矿,找矿工作也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本文通过对该区中的几个矿点再次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得出该区成矿地质背景、地质条件以及已知矿点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等几个方面均与斑岩型矿床一致,而且具有良好的化探异常,证明本区完全具备大型斑岩铜矿的找矿潜力,因而可作为大型斑岩铜矿的成矿远景区和大型铜矿评价基地。

2成矿地质背景

该区是否可以作为一个成矿远景区,首先应该看其是否具备了大型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其次是地质条件。该区北塔山组地层的构造背景为大洋岛弧,斑岩体的形成也与板块的俯冲有关,是火山岩形成后不久侵入的。因此,从其大地构造背景来看,与世界大型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岛弧或活动边缘)十分相似,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另外,其分布于深大断裂的边部,都与大型斑岩铜矿的产出位置一致。从成矿时代来看,该区的成矿时代为海西期,尽管其不是中、新生代,但是其构造位置位于中亚造山带,与中亚造山带内的大型斑岩铜矿的形成时代一致。

3成矿地质条件

从成矿地质条件来分析,该区已经分布有几个斑岩铜矿点,这些矿点的总体特征相似,均受老山口断裂和二台断裂控制,如图1所示,该区内出露的地层为北塔山组,但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是北塔山组下部层位的中基性火山岩,粒度较细,孔隙度小,有很好的屏蔽条件。与成矿有关的斑岩为闪长斑岩-石英闪长斑岩(二长闪长斑岩)-花岗闪长斑岩组合,是典型的含矿斑岩岩石组合。斑岩体的规模一般不大,呈脉状和小岩株,大多小于1平方公里,长轴方向均为北西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蚀变类型和蚀变分带也相似,岩体内为钾长石化和黑云母化,岩体和围岩接触带为黄铁绢英岩化,围岩为青盘岩化。另外,矿石中普遍出现磁铁矿,指示了高氧逸度的条件。区内的南部喀腊萨依一带,许多岩体只露出它的顶端,其粒度较细,并且没有见钾长石化,只发育硅化和绢云母化,表明南部剥蚀程度很浅,具有找矿潜力。

4结论

通过对该区中的几个矿点进行观察和研究,从成矿地质背景、地质条件以及已知矿点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均与斑岩型矿床一致,而且具有良好的化探异常,证实区内其中有几个成矿区属于斑岩型矿床,从西北到东南依次为:玉勒肯哈腊苏、希勒克特哈腊苏、协特克哈腊苏(原卡拉先格尔铜矿)和喀拉萨依,因此,将其归为斑岩铜矿带。说明本区完全具备大型斑岩铜矿的找矿潜力,因而可作为大型斑岩铜矿的成矿远景区和大型铜矿评价基地。

上一篇:铜镍矿床找矿方法及地质特征浅析 下一篇:新疆富蕴扎河坝煤矿火山机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