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小食品企业营销转型探索

时间:2022-07-20 06:09:13

四川中小食品企业营销转型探索

【摘要】四川是食品企业的聚集地,而群英荟萃的四川却缺乏知名和大规模的食品企业。因此,本文站在营销的视角,通过了解目前四川中小食品企业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困境,进而进行营销转型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四川 中小食品企业 营销转型

一、四川中小食品企业目前发展现状及困境

常言说“吃在中国,味在四川”。四川的休闲食品、调味品可谓丰富发达,产品的口味产品的特色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基础。特别是以“麻、辣、鲜、香”著称的四川美食早已深入人心,四川的美味小吃及休闲食品,不但中国人喜欢,外国人也十分青睐。四川不仅仅有“龙抄手”、“赖汤圆”、“钟水饺”、“夫妻肺片”、“麻婆豆腐”、“担担面”、“张飞”“棒棒娃”、“白家”、“光友”、“有友”、“三大炮”等特色小吃,还有久负盛名的“郫县豆瓣”、“江津花椒”、“汉源花椒”、“新繁泡菜”、“宜宾芽菜”、“资中冬菜”和“保宁醋”等等。这一个个倾心悦耳的名字可以说给了“味在四川”这句话一个绝妙的注解,光听着都能使人满口生津,馋涎欲滴。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全国市场,鲜有知名和大规模的四川食品品牌。

(一)经营缺乏视野。安于现状、不善冒险的“盆地意识”严重,四川中小食品企业对市场趋势缺乏敏锐地触角,缺乏创新变革等转型的意识,在经营管理中左顾右盼,畏首畏尾,因陈袭旧,亦步亦趋,不敢率为天下先。意识决定思想,思想决定理念,理念决定机制,机制决定团队,团队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盆地意识”不但使四川中小食品企业缺少竞争格局意识,也使四川中小食品企业发展日显封闭。

(二)管理忽视品牌。四川食品企业有太多的好“产品”了,而缺的是具有溢价能力的“品牌”。很多休闲食品完全还停留在“核心产品”的层面,采用低价格同质化手段竞争。四川企业正是因为缺乏有力的全国性的“大品牌意识”才使得企业散、乱、小、杂。因而品牌管理的忽视也造就四川中小食品企业难以做大做强的关键原因。

(三)营销重点仍放在核心产品上。四川中小食品企业目前的营销推广重心仍放在产品的本身,即核心产品上,更过注重产品的口味,通过不停的口味测试获得消费者的口味偏好,而忽视了产品的整体概念,对于产品的形式产品和附加产品的打造,也因而失去了市场的竞争力。

二、四川中小食品企业营销转型策略

传统的增长驱动力在于产品和技术创新,而今天的增长驱动力来自于策略和模式的创新。而且成都城府也推出26项新举措支持中微企业转型发展,给四川中小食品企业转型迎来了新良机。

(一)打造“完整产品”,树立大品牌意识。产品是一个整体概念,包含又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附加产品。每一个部分都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样也能给企业带来价值增值。四川大部分的中小食品企业几乎都没有意识到产品整体概念,产品意识停留在核心产品上,所提供的产品基本都不是“完整的产品”,对于产品整体概念中的形式产品和附加产品意识匮乏,因而,在休闲食品充斥的时代,提供的产品只重视核心产品忽视形式产品和附加产品的食品在食品市场中是缺乏竞争动力的。只有“完整产品”才能产生“大品牌”,只有“大品牌”才能卖出附加值,只有大的附加值才能给企业带来足够的利润,有了利润才能促使企业快速发展。因而,企业应树立产品整体意识,打造完整产品,梳理大品牌。

(二)借助线上消费趋势,完善渠道模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推进,线上消费模式不断地冲击着线下实体经济。随着O2O模式的演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探索线上的渠道模式。四川中小食品企业生产的产品较多属于快消品,跟应该贴近消费者的习惯,让消费者随时随地能做出消费购买行为,而真正可以跨越时空概念的只有互联网――线上消费模式可以更便捷地让消费者买得到,因而作为快消品的四川中小食品企业,应积极探索线上消费模式,完善本省的渠道结构。

(三)从传统的“产品营销”到“价值营销”,创新经营理念。四川中小食品企业作为中国的传统中微企业,经营理念都经历过以顾客为中心,重视产品的核心价值,通过价格竞争进行营销,整个营销理念的核心在企业产品。而现在的企业经营更注重客户价值,强调通过客户体验获得的客户价值。我们应树立已客户为中心,通过客户体验,让渡客户价值,维护客户关系,让不给客户获得价值增值。

三、结论

现在的竞争,是国际化的竞争,不管你愿不愿意,事实上大家都站在国际竞争的大舞台上。通过对四川中小食品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困境的了解,我们站在四川中小企业战略发展的角度,企业转型已迫在眉睫,而转型工作的重点和关键便是从营销策略角度进行突破,从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的产品、分销的渠道,客户价值的塑造等模式上进行探讨,有助于四川省中小企业突破目前“散、乱、小、杂”的企业格局,塑造知名食品企业,创建大规模食品企业。

参考文献:

[1]胡建.成都26项新举措支持中小微企业转型发展――政

策“组合拳”为食品企业创造新机遇[J].中国食品报,2014

(1)

[2]隋翔宇.转型升级在即食品企业“船小难调头”[J].粮油市

场报,2014(8)

[3]杨开新.食品企业“走出去”有双赢效果[J].经济日报,

2012(5)

上一篇:丝绸之路背景下西安旅游业国际化发展对策建议 下一篇:俄罗斯保险市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