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网络文化对道德教育的价值

时间:2022-07-20 06:06:02

小议网络文化对道德教育的价值

一、网络文化对道德教育的目的性价值合理性

网络及网络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实践及实践成果的一部分,必定与另一种人类社会实践———道德教育有着某些共同的目的;或者说网络文化对其参与者的影响与道德教育的某些目的相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网络文化对道德教育的目的性价值”,这是网络文化对道德教育具有的直接的、本身就存在而非手段的积极影响。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说到底,不过就是要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其本身在影响着参与其中的网民向自由、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行。

(一)自由的网络文化

网络及网络文化实现了主体间信息交流和沟通的直接化、便利化,大大减少了主体在生产生活中所需的交流时间,大幅增加人们的自由时间。然而,沟通的便利性所带来的自由时间的增加,并不是“自由的网络文化”的主要内容。网络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正是基于人的个体独立性这一理论和实践前提,将单个的个人通过虚拟的数字信号重新链接起来。网络文化所基于的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虚拟性。这样的虚拟性反映在网络文化中,主要体现为参与各式各样的网络交往的主体———网民以匿名的形式参与到网络文化的发生、发展中来。匿名的形式从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网络主体的个体独立性及主体行为不受阻碍的自由(即消极自由)。网络技术本身的“去中心化”特征,以信息链接方式的多样性、网络链接途径的多重性,进一步保证了网络交往的主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规避人为设定的各种障碍,从而自由地获得自己希望获取的各种信息,从而进一步强化了主体的独立性与消极自由。然而,“自由的网络文化”指的不仅仅是网络交往主体的消极自由;网络信息的全面性、开放性和发展性,为网络交往主体实现自身的积极自由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从以上三重意义上,我们能够看到网络文化对于人的自由及自由发展的积极影响。

(二)全面的网络文化

人们以平等为始基,以开放的姿态为号召,不断强化网络“共享”的理念,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共同营造了一个全面的网络文化。与传统的任何一种传播方式相比,以“去中心化”的网络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文化更富平等性。这样的网络技术从始基上保证了整个网络并不会因为某个或某些终端的异常而致使整个网络联系的中断,保证了任何一台终端对于整体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也保证了坐在任何一台终端前的网络交往主体———网民在整个网络文化中的平等地位。网络交往主体不仅能够平等地从网络中得到信息,还能够平等地为网络贡献信息。我们能够看到网民个体的局限性,但是我们也能看到将全球网民智慧链接为一体的网络文化的全面性。网络文化通过自身的平等性和开放性吸引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兴趣爱好的人们通过瞬时传递的信息共享模式,共享全人类的智慧。在此意义上,我们不难看出网络文化对于人全面发展的积极影响。

(三)发展的网络文化

如果以网络文化是建立在一种新技术基础上的文化形态,来描述“发展的(或者是创新的)网络文化”,毫无疑问,这大大贬低了网络文化促进人的发展的特性。网络文化对人的发展的促进主要体现在:网络文化大大拓展了人际关系网络、提升了人的主体性、深化了人的实践能力等三方面。[2]网络文化以更加便捷的方式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虚拟信息技术拓展开来,不但实现了信息交流的便利化,还实现了信息沟通网络的全球蔓延。在高度信息化的网络文化中,人们的日常生活的种种形态都延伸到了全球化的网络文化中来,实现了信息交流的便利化和无障碍化。网络文化不仅大大拓展了人们的选择余地。被尊为“互联网之父”的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万维网的初衷就在于“对万维网抱有的理想就是任何事物之间都能潜在联系起来。正是这种理想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自由,并使我们能比在束缚我们自己的等级制体系下得到更快的发展。”[3]网络文化并以虚拟技术使现实中的不可能转化为在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反复再现的现实,从而大大提高了人作为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同上文提到的那样,网络文化虚拟现实的特性不但将人的实践范围拓展到一个新的领域———虚拟实践,并通过虚拟实践的方式,不断减少人们从事实践的成本(包括人力、物力和时空),提升人们实践的次数和效果,从而不断深化人们的实践能力。也正因网络文化对人发展促进的特征,我们可将网络文化称为“发展的网络文化”。

二、网络文化对道德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合理性

网络文化对道德教育的价值合理性不仅体现在网络文化的某些特征与道德教育的某些目的直接等同或相互促进(即网络文化对道德教育的目的性价值合理性),还为道德教育提供了某些手段上的便利,在手段上为道德教育的发生和发展有着积极影响。我们将其称为网络文化对道德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合理性。网络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不单影响着参与其中的网民自由、全面的发展,也为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道德教育实践在手段上提供了诸多的便利。

(一)作为传播途径的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不仅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以文化的感染力影响着人的存在与发展;同时也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途径为网络主体间的交往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7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399%。[4]由于网络传播的便捷性,使得很多网络主体更倾向于将网络当做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据同项调查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网络的即时通信应用在我国网民中的使用率进一步提升至828%,用户人数达到445亿人;搜索引擎应用的用户规模达到429亿户,使用率为797%;网络新闻应用的用户规模达到392亿户,使用率为730%;博客和个人空间应用的用户数量为353亿户,使用率为657%;微博应用的用户数达到274亿户,使用率为509%;社交网站的用户数增长至251亿户,使用率为466%;网络文学应用的用户数为19亿户,使用率为362%;网络视频应用的用户规模增至350亿户,使用率为651%。[4]将总数相加,网络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我国的使用率高达500%;总人数达到惊人的2684亿人,相当于我国总人口规模的2倍。①然而,作为传播途径的网络文化拥有的不仅是使用方式的多样和使用人数的庞大,还具有传统传播媒介所不具备的传递背景的不受时空限制的超越性、所传递信息的形式多样性和趣味性、传递目标到达的准确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应该也可以为道德教育所利用,从而促进道德教育在网络文化背景中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应当看到,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途径的网络文化还为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社会舆论背景,使道德教育内容更具渗透性。道德、道德教育都应有着一种特定的社会舆论背景,道德教育也必定需要一定的传播途径。实践一再证明,教育对象对于道德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必然与道德、道德教育整体的社会舆论背景相关。当把网络文化作为一种道德教育的传播途径,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使得这一传播途径本身也就有了社会舆论背景的意义。如前所述,网络文化的匿名新特征使得网络文化成为了一个平等的“同辈群体”。道德教育所针对的对象主要是青年叛逆的学生,青年叛逆的学生或许对于高高在上的长者、老师所说的道德教条有抵触情绪,但在网络文化这样一个“同辈群体”中,道德教条变为身边发生的道德事件。“小悦悦”事件中的袖手旁观、“最美女教师”的舍己为人、哪怕是“开心农场”中的为别人除草,这些都是网络文化作为道德传播途径的同时,也营造了一个有利于道德教育的社会舆论背景。这样,作为融道德教育传播途径、社会舆论背景为一体的网络文化就为道德教育对象内化教育内容、转化道德行为提供了一个更易为青年学生接受的平台。

(二)作为实验场域的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不仅为道德教育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更易于接受的传播途径,它也为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实验场域。道德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未经充分社会化的学生;或者说,道德教育本身其实就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一部分。社会化(包括道德社会化)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本身就是一个“知行统一”、“知行并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将掌握的知识在现实中的践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网络文化的虚拟性特征,为道德教育对象(青少年)的道德实验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方式———虚拟实践。所谓虚拟实践是现实实践在网络技术条件下和网络文化背景中的延伸与升华,它“使人的实践对象第一次突破了纯粹形式的外部物质世界的界限,它将数字化符号上升为实践的中介手段,把人类社会活动的信息经由计算机系统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合成转换,使主体置身于一个新的关系实在的虚拟实境中。”[5]这样的虚拟实践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对真实道德生活的再现与模拟,通过设置隐藏在不同的选择后“灵境”,进一步明确教育对象的道德认知、固化教育对象的道德选择、培育教育对象的道德行为。同时,这样的虚拟实践也为道德教育者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实验途径。

三、网络文化对道德教育的价值背离

在肯定网络文化对于道德教育的价值合理性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网络文化与道德教育也有着这种和那样的不适应甚至是相互冲突的部分,在此,我们将其称为“网络文化对道德教育的价值背离”;这也是网络文化对道德教育消极影响的主要方面。

(一)感性的网络文化

毫无疑问,网络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特别是在人际交往方面)大大解放了人对于物的依赖。但是,这种“解放”首先解放的却是人的感性。诚然,网络文化为参与其中的网民提供了以多媒体形式展现出的多种多样的信息或知识。然而,无论是视频、音频还是唯美的图片,这样的超现实的虚拟信息和知识,为人的感性器官提供了全方位的刺激;使人们不自觉地沉迷于这样的感性刺激之中而不能自拔,无法用理性思维去思考。另一方面,网络文化提供的多媒体知识是一种现成的知识,它不再需要人们运用自己的理性思维去思考。有学者指出网络文化“延伸了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觉器官,超越了传统的感觉方式、感觉对象、感受性和感觉经验,打破了现实性与虚拟性的时空界限,导致了……感性解放……对人的感性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6]然而,感性和理性作为一对范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牵制。过分的感性解放,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与控制,带来的后果不一定是人的全面发展,而很有可能是人理性思维的退化。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称网络文化为“感性的网络文化”。这样“感性的网络文化”的事例在网络文化中俯仰皆是,如网络色情在网络中的蔓延过分慰藉了人的感性需求、“对亲情的漠视”的事件在网络中不胜枚举、个人隐私权在网络文化中得不到合理有效的保障。这样的“感性的网络文化”与道德教育培育理性的道德人的目的直接相反,是网络文化对道德教育的价值背离的表现之一。

(二)小众的网络文化

应该说,网络文化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这主要体现在网络文化为主体———人提供了无限的选择。网络文化不断强化自身“共享”的理念,将人类的知识汇聚成为一体,打造了一个“全面的网络文化”。作为个体的网民在面对这样无际的网络信息与知识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标准选择吸收不同的信息资源;并在这样的选择和吸收的过程中,较少的受到外在条件的限制,网民可以完全免费获取大部分的网络信息。然而,面对如此广袤的网络信息(并与“感性的网络文化”密切相关),作为个体的网民在网络信息中作出取舍的标准,主要就是自身的需要、兴趣或爱好。有着共同需求、兴趣、爱好的网民逐渐在网络文化中形成一个个次级团体。在这样的次级团体中,个人的需求、兴趣、爱好能够得到较好的满足,个人寻求团体的精神需求能够得到很好的慰藉。这样的满足于慰藉,反过来不断强化次级团体的吸引力与凝聚力。这就造成了网络文化的“小众化”或是“小众的网络文化”。在“小众的网络文化”中同质的人之间相互影响,不断地强化相互间的共同点,造成了人发展的片面性。这样的人发展的片面性当然也包括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片面性与极端化。这是网络文化对道德教育的价值背离的表现之二。

(三)暗藏玄机的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对于道德教育的价值背离不仅局限在网络文化本身的特征之中,还体现在有人利用网络文化的特征,从事一些有特定目的的行为,影响或抵消道德教育的效果。此外,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自由的文化平台,其本身粘附了许多腐朽文化、落后文化和消极文化,尤其是极端个人主义思潮在网络文化中泛滥成灾。道德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内在维度、作为维系社会的基本手段之一,其标志着对人的完善、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的追求。[7]道德(包括道德教育)必然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协调,网络文化中极端个人主义思潮强调的个人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无疑对道德教育的影响起着抵消作用。这是网络文化对道德教育的价值背离的表现之三。

作者:李扬单位:百色学院政治与法律系

上一篇:推进法学本科教育创新的深化 下一篇:对思政课素质教育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