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基地防御的新视角(上)

时间:2022-07-20 05:34:32

自冷战结束后,美国在常规力量投送方面占据主导优势,空中力量可以从掩蔽所出击作战,而免遭敌人的攻击。这导致美国减少了对空军基地防御措施的重视,并误认为掩蔽所是战事的正常状况而非异常情况。远程、高精确、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出现严重威胁空军基地的安全,如今这种观点得到了美国国防人员广泛认同。人们越来越认可掩蔽所安全的时代正走向结束。因此,人们开始对诸如空军基地加固、飞机疏散、伪装、欺骗和空军基地恢复和修复这种被忽视的话题有了新的兴趣。

2015年6月,兰德公司了《空军基地的进攻和防御措施――历史经验和未来挑战》的报告,其目的是为关于空军基地进攻和防御的公开辩论和政府研究以及众所周知的反介入问题,尤其是适用于空军基地作战的问题研究提供参考。该报告探讨了空军基地攻击在过去一个世纪的历史,描述了美国在苏联解体后出现的战争方式。报告认为新兴的威胁系统破坏了这种战争方式,需要探索新的力量投送概念。最后报告确定了在过去战争中证明了其价值的五类防御措施,并为如何赢得战争提供了建议。限于篇幅,本文仅对报告中这五类防御措施的论述进行了编译,仅供参考。

空军基地的受袭历史可追溯至100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初期,当时英国和德国的战机分别对对方的机场进行过攻击(但都没有对对方造成多大损失)。1914年10月,英国皇家空军对杜塞尔多夫飞艇基地成功空袭之后,参战国的空军部队已经实行了广泛的空中防御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伪装、隐蔽、欺骗(CCD);设施加固;飞机疏散(包括机场内疏散、机场外疏散和多个机场间疏散);主动防御和受袭后复原。虽然技术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已经变得更加复杂和精密,当前空军基地的防御措施基本还是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主动防御措施包括空军基地的地面驻防部队;反火箭、火炮和迫击炮(C-RAM)系统;防空火炮;地空导弹;弹道导弹防御系统;预警雷达;电子战系统;空中拦截战斗机以及在将这些作战单元集成起来的指挥、控制和通信网络都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主动防御措施是一个巨大的、技术上复杂的话题,它包括分散的地点、区域和战区防御。由于它还涉及到相当棘手的交战规则和联合作战事宜,因此美国空军以当前的军事资源和能力还不足以应对所有威胁(在面临较大的地面威胁时,美国空军严重依赖美国或伙伴国的地面部队充当空军基地的安全守护力量)。美国空军没有有效的对飞机、无人机、巡航导弹、弹道导弹、火箭、火炮和迫击炮的陆基防御措施。空军基地防御这些威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但超出了本文的范围。本文将对怎样规划机场的设计,以减小其视觉外形和脆弱性进行探讨。

伪装、隐蔽和欺骗(CCD)

CCD措施是为了让敌人对机场和飞机的位置发生误判。空军基地CCD的历史可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时德国人使用伪装绘图使飞机很难从地面分辨出(或从上方飞机)。在战争的最后阶段,德国人对于布莱机场被英国人成功袭击而十分沮丧,他们随后就在附近建起另一个诱饵机场。这个诱饵成功转移了英国人对真实机场的后续攻击。

二战期间,CCD措施变得更加复杂、常见。在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陆军航空队美林・德龙中校在他的《现代机场的规划和隐蔽》一书中提出一个经典的CCD想法,这本书直到1943年才出版。这本书细致地分析了为减小视觉外形和易受攻击性,该怎样设计机场。这些想法包含用图表和照片对CCD和使用高速路作为跑道,基地飞机疏散和飞机掩体的分析论述。

二战期间,许多的这些想法被付诸实践。尤其是英国人,将这种CCD艺术发挥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英国皇家空军构思出并实施了一套精心设计的欺骗方案,即建立两个类别的诱饵机场。“Q地点”是用来欺骗夜间袭击者。这类机场都建在皇家空军基地附近的开阔地区(一般距离基地1~3千米)和飞行路线上,这样很容易让德国飞行员将诱饵机场误认为是真实机场。英国人还使用明显的灯光去模仿跑道上的指引灯,不断移动飞机和车辆,使那里看起来就像是皇家空军的机场一般。那个时代不精确的导航技术加上德国飞行员急于完成任务的心态,错使许多德国飞行员在找到真实机场前都去攻击诱饵机场。当德国飞机投掷的炸弹落在诱饵机场时,皇家空军的人员则遥控触发点火装置,点燃成堆的易燃杂物,如木材废料和旧轮胎,从而增强欺骗性。因为德国侦察机通常会在第二天飞越目标区,真实机场也会采取与诱饵机场类似的措施。这些措施通常包括将受损摧毁飞机拖到斜坡上并在机场地面上放置画有弹坑的帆布图。假的弹坑又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有明显阴影的在晴朗天气时使用的,另一种是在阴天时使用的较柔和的色调。这些帆布画是如此的现实,以至于许多皇家空军飞行员飞近类似的机场时,他们通常对联系机场塔台说,看到弹坑后要放弃降落。最后,英国皇家空军还建造了旨在欺骗白天攻击者的“K地点”。这些白天版本是比夜间版本的做工更精细,那里通常包括跑道、机库、假飞机和车辆等真实机场所有的基础设施。白天版本和夜间版本的诱饵机场都是非常有效且常常受到比真实机场更频繁的袭击(诱饵机场和真实机场受袭次数的比例是440∶430)。

假机场为英国人贡献良多。但假目标发挥最为重要的作用,是在诺曼底登陆日前的几个月。这一时期,盟军想方设法让德国人相信,盟军将会从加莱地区进攻法国,而这次“进攻行动”将由鼎鼎大名的乔治・巴顿将军指挥,“进攻部队”正在英格兰东南部集结。为了让德国人相信这些,最大的问题在于必须虚构出逼真的部队和装备的集结态势,因此盟军使用了大量假飞机作为幌子,配合其他迷惑手段,最终成功诱使德国人作出了完全不利的判断。

和英国人一样,德国人也制作了各种类型的假飞机,大多数都是用来诱骗盟军的轰炸机。据说在战争初期,德国人就在巴黎郊外建造了一个颇为逼真的假机场,上面布满了假飞机,周围却布置有真正的高射炮。英国人很快发现了这个机场,并计划对其进行一次空袭。攻击在夜间开始,英国轰炸机在假目标上空投下了炸弹,在周围高炮火力的打击下损失了一些飞机。后来,英国侦察机报告说这一“机场”很快将会被“修复”,因此英国人决定再次进行攻击。结果和上次一样,英国人再次在假目标上空损失了一些飞机和人员。英国侦察机再次进行效果评估,认为前两次空袭还是没能彻底摧毁这个“机场”。这次英国人有些懵了,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多亏英国情报机构很快刺探出了这个德国机场的真实面目,并报告给英国军方。有趣的是,英国人在获悉真相后仍然决定对机场进行第三次空袭,这次英国人派出的是携带炸弹的战斗机。空袭依然和夜幕同时降临,德国高射炮兵和前两次一样守株待兔似的等待踯躅而来的英国轰炸机,但这次英国战斗机却以极快的速度低空掠过并投下炸弹,无一损失。次日,德国人走出掩体来检查他们小小的陷阱又有什么斩获,看到的一幕令人既吃惊又好笑――英国人居然用木头做的假炸弹“空袭”了这座“机场”!

德国人的假目标制作得十分精细,那些机场上停放的假容克Ju-87“斯图卡”轰炸机,除了机首下方没有滑油冷却散热器,其他部位都和真机相差无几。而且这些假飞机不怕恶劣天气,即使轻微的损伤也不会影响其像真度,结果皇家空军的“喷火”和“飓风”只能不停地对其发动进攻,浪费了不少人力物力。

二战中的太平洋战区也同样出现了欺骗战术。例如,在准备攻击新几内亚威瓦克附近的日军机场时,美国空军第五军需要在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内建造一个前沿基地,以便从那里起飞战斗机为轰炸机护航。新几内亚的特西利特西利被确定为航空基地的首选位置。随着建造工程地秘密推进的同时,盟军工程师们在更靠近威瓦克的贝纳贝纳建造了一个更显眼的机场,这里很快招致日军的海空火力打击。当日军注意力都集中在贝纳贝纳时,特西利特西利机场也完成了建造。美军在那里部署了强大的战斗机部队。当日军最终发现了真正的机场,但阻止美军空袭威瓦克为时已晚。

二战中,所有参战国军队都使用伪装网、树枝隐蔽和诱饵飞机(通常由报废飞机改装而非专门制造的诱饵)作为某种程度上的CCD技术措施。CCD措施在二战后得到大范围应用,新增了一些如:假飞机、假弹坑和假飞机场。

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1971年印巴战争期间,所有参战国军队都或多或少使用了这些技术。在冷战期间,北约战机的掩蔽所被设置在树林中,而华约战机的相同设施则被覆盖着土壤和草皮,以提供一定程度的隐蔽性。对于北约的CCD方法,即使这样的掩蔽所很容易从上方直接看到,但将使华约战机在目标捕获和攻击的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那是因为华约的战机飞行员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还是在中低空靠目视锁定掩蔽所目标并投掷炸弹的。而树林会模糊飞行员的视野,尤其在北欧多云、多雨和多雾的气象条件下。

在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空军研制了模拟F-16战斗机的充气诱饵飞机。但冷战结束后,这种充气诱饵才被大量应用。美国和俄罗斯生产了种类繁多的类似诱饵,但主要国家的空军都不经常使用它们。

加固

加固措施寻求减少敌人攻击对重要军事资源(飞机、燃料、人员和指挥节点)的危害,减少攻击弹药的有效杀伤半径或直接使弹药失效。一战期间,机场基础设施就有了加固的历史。而在以前,机场只是开阔地设置的帐篷和停放的飞机的集合。通常在作战前线稳定之后,空军基地才会成为更永久的设施。机库是用来保护飞机免受流弹的损伤,而为给机场人员提供睡眠和饮食服务也建造了其他的设施和建筑。中等强度的加固措施包括加盖木质屋顶的防空洞,以泥土和沙袋保护受空袭时的地面人员并使用沙袋和护坡保护建筑物。

二战期间,军事工程师开发了一种更大的加固建筑。例如,美国海军机动建筑营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的亨德森机场耗费很大精力建造了保护无线电和雷达设施的地下隧道。战争中最具野心的加固工程之一就是创造珍珠港的大规模地下燃料储存设施的建成,这个宏伟的军事设施可以保护600万桶燃料和柴油,并配有完整的地下“防空洞”泵房。这项工程开始于1940年12月,第一期工程于1942年9月竣工并投入使用,而总体工程于1943年7月完工。

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加固措施包括针对飞机、掩埋和硬化的燃料和弹药、地下指挥所和其他防御措施,这些使机场基础设施经得起更多攻击。基地加固和复原(如跑道修复)措施将基地视为一个生成飞机出动架次的系统。这些措施通过选择性地提高加固和复原能力寻求鉴别关键的弱点并减轻受损效应。

二战中,进攻中的飞机可能对在开阔地带停放的飞机构成巨大损伤,这在二战中有很多次战例可以证明,尤其值得关注的有德国于1941年12月展开的巴巴罗萨计划,日本于1941年12月袭击美国瓦胡岛和菲律宾机场以及德军最后于1945年1月进行的底板行动。大载荷、大口径的枪、炮以及更精确的轰炸技术都使得二战中的战斗机在扫射机场和俯冲轰炸的任务中更加高效。结果,三边防爆墙成为机场防御设施的常态化配置。这些通常都是由土壤、砖和沙袋堆砌而成的防护性阶地或墙。

防爆墙提供了从低空扫射到无差别轰炸的保护措施,但若攻击者从不同方向进行多次扫射,损失可能相当惨重。防爆墙也有助于防止二次爆炸和火灾或附近损坏飞机导致的炸弹事故。尽管有其局限性,防爆墙被从二战到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历次中东战争、海湾战争以及当前在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的作战人员广泛应用。应该指出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如越南战争期间的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防爆墙被用来减弱炸弹意外爆炸而非防御敌人袭击。防爆墙在冷战中北约和华约的空军基地是非常常见的,世界各地许多机场都在使用。

为了提供更好的防护重型炸弹或精确炸弹,飞机要停在洞穴或隧道中(这是相当有效但很少采用)或由坚硬墙壁和屋顶构建而成的掩蔽所中。第一个地上加固掩蔽所由美国海军陆战队于1942年9月开始在瓦胡岛艾瓦机场建造。这个掩蔽所由钢筋混凝土加固而成,并覆盖着泥土和植被,除非是被炸弹直接命中或遭受火炮迎头扫射,该设施都将提供完好的防护。海军档案文件显示计划建造75个类似的掩蔽所,然而实际建造的数量却较少。由于采用翻盖式设计,当抬起它的一边时,其宽度和长度会收缩,而当向后方移动时,整体高度会下降。因此,本设计不适合庇护有三个起落架的大型飞机。但此设计很适合美国海军陆战队拖尾巴的飞机,如格鲁门公司的F6F“地狱猫”战斗机、F4F“野猫”战斗机和沃特公司的F4U“海盗船”战斗机。然而这种设计的有效性并没有在实战中测试过。

朝鲜战争期间,装有门的现代化加固混凝土庇护所首次出现。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首次于1950年10月夺取朝鲜元山时发现两处类似的掩蔽所。通过对这种掩蔽所的察看,美国空军驻欧洲和太平洋的部队于1962年提出分别建造600和411座加固的艾格琳战斗机掩蔽所。艾格琳掩蔽所由钢、混凝土端墙和土覆盖而成。其中一座建造在艾格林空军基地以供测试,但这项计划并未实施。

直到1968年,美国空军才在紧迫的越南战争需求的驱动下,将建造掩蔽所作为一个重点任务。为了应对越共军队和游击队发射的迫击炮弹和火箭弹造成的巨大损失(1968年美军被越南敌对地面火力击毁500架飞机),美国空军开始上马“混凝土天空”计划,这是一个要在美国空军驻扎越南的所有前沿机场建造战斗机掩蔽所的耗资巨大的项目。这些掩蔽所由波纹钢板和18英尺(约5.5米)长的抗压强度4000的强化混凝土加盖顶棚构建而成,这种设计是为了抵御最大122毫米口径的迫击炮弹和火箭弹的袭击。这种掩蔽所有后墙但没有前门。在1968~1970年,美军建造了373个类似的掩蔽所。此后,这种掩蔽所挫败了多起迫击炮弹和火箭弹的袭击。

在1964~1965年,与越南战场上的步骤同步,美国空军还进行了一项战区空军基地脆弱性评估演习(简称为TAB VEE)。这项行动包括实战模拟、设计和建造初级掩蔽所和爆炸测试。但随后的进度被越南战事所拖累,直到1969年春,TAB VEE项目(当时由北约领头)才在德国比特堡、施泰因和苏斯特贝赫空军基地建造了第一批掩蔽所,它们使用了最初“混凝土天空”的设计,但添加了前门,然后从TAB VEE发展到美国空军遍及世界各地的第二代和第三代掩蔽所。像早期设计,第二代和第三代掩蔽所也使用了18英寸(45.72厘米)混凝土加盖顶棚,但增加了一个有排气孔后墙以及一个1英尺(约0.3米)厚的由金属网框包裹的混凝土前门。这种设计可以挫败小型弹药的攻击并保护飞机免受附近大型炸弹的引爆事故危害。这种掩蔽所不适用于防御精确攻击。这种掩蔽所的设计对新兴威胁的好处是,它迫使潜在进攻方使用精密的单一弹头武器或更大的子母弹。到冷战结束时,美国已在欧洲和太平洋地区建造了约1000个这样的掩蔽所。

即使使用了不同的土质覆盖设计,为了抵御大当量的单一弹头炸弹和子母炸弹,苏联和华约建造了数百座相似的战斗机掩蔽所。德国、荷兰这类北约成员国也有自己独特的设计,或模仿美国标准,有的掩蔽所加盖有1米厚的顶部混凝土盖板。美国、苏联和欧洲设计的战机掩蔽所(或复制品)能够在世界各地,如:土耳其、吉布提和古巴,找到踪影。一份兰德公司对谷歌地球图像的分析得出,70个国家的约700个机场都有加固强化的掩蔽所。

目前,已知的最坚固地上掩蔽所位于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沙特设计的掩蔽所能在阿布哈、塔伊夫、达兰等多个基地看到。这些设计有大型顶层混凝土防御层和保护前后出口的两英尺(约0.6米)厚的钢门。顶棚被设计成不同角度的斜面,并覆盖有减缓侵蚀弹药威力的橡胶保护层。

高耸的狭道与掩蔽所平行,形成了两边可供飞机滑行的小道,并可防御低角度投掷的弹药对掩蔽所大门的打击。最后,掩蔽所结构的末端混合接地,以防御炸弹对掩蔽所围墙的打击。伊拉克避难所是独立的单体结构,缺乏狭道的保护。它们几乎没有像沙特掩蔽所那样的顶部防御,但仍然拥有比美国、北约和华约更加巨大的混凝土外形结构。在沙漠风暴行动中,美国空军发现2000磅(约907千克)的炸弹才能确保摧毁这样的掩蔽所。

最终极且最具保护性的飞机掩蔽所的概念将是把飞机放置于地下或山洞的坡道中或由升降机连接的挖掘区域内。这一概念可追溯到1934年比利・米切尔做的关于航空兵的报告中,报告中“提倡地下飞机基地。”地下掩蔽所也在阿诺德和埃克将军于1941年联合撰写的书《飞翼战争》,以及德隆于1943年写的关于机场规划的书中提到。虽然可以找到地下掩蔽所的现代参考,但我们可以想象,在陡峭的坡道或电梯间移动飞机的困难无疑成为他们的概念付诸实施的障碍。

相反,现存的这种类型掩蔽所是通过一个水平山体内隧道将掩蔽所和附近跑道连接起来。山体掩蔽所常见于台湾、瑞典、瑞士、挪威、科索沃、克罗地亚、中国等地区。山体掩蔽所有时包括具有保护门的单独洞库,但通常更多的是多个出入口的隧道。在掩蔽所里的飞机基本上可以规避攻击,但若进攻方选择攻击出入口、大门和连接通道,飞机则会被困在掩蔽所内。例如,在美国国防部关于1999年“联盟行动”的报告中,描述了对一处“地下飞机存储和支持设施”出入口的攻击。这种攻击的可行性要依据当地地质和出入口以及许多因素的设计而定。虽然山体掩蔽所提供了很高的防护水平,它们终究是一种使用潜力小的选择,并且建造起来更加昂贵和耗时。

随着飞机防护水平的提高,在某些时候,飞机与其他待攻击目标相比,不再是唯一的高价值目标。在开阔地停放的飞机虽然是一个高价值的目标。不过,随着破坏或摧毁掩蔽所内飞机的手段越来越多,像起降跑道和燃料等其他目标将更受进攻方青睐。根据进攻方的目标,预期冲突的长久和其他的考虑因素,在一场军事冲突的关键阶段,关闭某个空军基地可能比摧毁若干架飞机更为重要。因此,混合使用加固,受袭后复原、分散和其他空军基地的防御措施就能通过建模与仿真来进行评估测试。博弈论一类的技法解释这种作战概念的自身适应战略的复杂性和相对性。

对于一些主要进行国土作战和有地理优势的军队来说,山体掩蔽所对于他们可能是一种主要的空军基地防御战略。即使何种类型的掩蔽所设计最能适应21世纪的战场环境还不确定,但大多数国家的军队还将依赖地上掩蔽所。世界各地机场中现存的数千座掩蔽所为抵御迫击炮弹等地面威胁以及空中投掷的单一弹头炸弹和集束炸弹提供了一种很好的防御手段。

这些有可能在未来突发事件中使用。也就是说,随着精确制导武器威胁的增长,传统的掩蔽所可能无法在所有作战环境中提供足够的生存力。得益于广袤的土地和资金,沙特式的掩蔽所提供的防护力可以抵御那些缺乏大量重磅侵蚀武器的进攻者。对于美国经常进行远征作战的模式,建造类似的掩蔽所(主要在外国的土地上),在许多情况下,对作战、经济和政治层面是没有切实作用的。永久性的掩蔽所也是不可移动的目标,从而简化了进攻方的目标识别难度。某些类型的防御设施将可能是未来美国强行进入战略的一部分,但新掩蔽所的防护力、大小和数量都必须是确定作为美国整体军事战略的一部分,这包括空军基地防御的所有因素,并与有美军驻军的主要东道国结成伙伴关系。

上一篇: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师研修 下一篇:从电影《红高粱》到《金陵十三钗》看中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