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方法及施工措施

时间:2022-07-20 05:10:35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方法及施工措施

摘要:渗漏是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加强水利工程防渗施工管理,提高工程的防渗施工质量是保障水利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当前的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中,应用较为广泛的防渗处理技术主要有防渗墙施工和灌浆处理,本文将从防渗技术和防渗墙的施工措施两方面展开分析,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防渗方法;施工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一、水利工程渗水的原因

(1)大范围的渗水情况的发生,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底板会发生大面积的渗水情况,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基坑施工过程中施工实际要求没有达到相应的设计标准,造成排水系统排水能力差,尤其是当遭遇强降雨天气,施工建设工地出现停电或者机械发生故障,基坑的水不能通过排水系统大量的排出去,导致基坑内的雨水大量淤积,从而底板产生大面积渗水现象。(2)施工缝的划分产生缝隙渗水现象,在水利施工建设过程中,当遇到大面积的施工,为了施工的简便,会把大面积施工范围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单元,从而混凝土上形成的缝隙会导致渗水的发生,并且在实际施工中,模板的支撑不稳定坚固,更容易造成渗水现象的发生。(3)由于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不完善或者不能达到设计标准和要求,造成渗水现象的发生。

二、关于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技术探讨

2.1防渗墙施工技术

防渗墙是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技术的其中一种,应用于实际工程施工时,可起到防水防渗漏作用。通常来说,防渗墙的厚度比一般墙体工程的厚度要小,但渗漏系数比普通墙体工程要低,防渗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耐久性,且所需花费的工程造价较低,这种既具经济性,又具实用性的防渗处理技术,在现阶段水利工程防渗施工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2.1.1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成墙工艺

多头深层搅拌桩机一次多头钻进,把水泥浆喷入土体并搅拌,使土体与水泥浆液混合固结成一组水泥土桩,桩与桩搭接形成水泥土防渗墙,目前最大成墙深度为22m,水泥土渗透系数0.3MPa。其优点是施工简便、无泥浆污染、造价较低,适用于粘土、砂土、淤泥和砂砾层。实践证明,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防渗墙防渗效果明显,在地下防渗工程中质量可靠,投资最经济、最有效,具有一定发展前景。

2.1.2射水法成墙工艺

射水法成墙设备主要由造孔机、混凝土搅拌机和浇筑机组成。利用造孔机成型器内的喷嘴,射出高速水流来切割土层,成型器上下运动切割修整孔壁,采用泥浆护壁,正循环或反循环出渣。槽孔形成后,浇筑水下混凝土或塑性混凝土,形成薄壁防渗墙。成墙厚度为0.22~0.45m,深度可达30m。成墙垂直精度可达1/300,适应于粘土、砂土和粒径小于100mm的砂砾石地层。

2.2灌浆处理技术

2.2.1劈裂灌浆

劈裂灌浆主要是运用坝体应力的分布规律,采取一定的灌浆压力将坝体沿坝轴线方向劈裂,同时灌注合适的泥浆,形成铅直连续的防渗泥墙,并堵塞漏洞裂缝或切断软弱层,以提高坝体的防渗能力。在堤坝施工中,运用劈裂式帷幕灌浆法对加固堤身和防止堤身渗漏方面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随着土坝坝体劈裂灌浆向高土坝方向的不断发展,在一些特定地基条件下还能实现坝体和地基的同时劈裂。在施工中要注意根据堤坝土质、碾压质量和隐患性质等情况,使得造孔深度达到标准要求,泥墙的设计厚度也要进行规范,这样才能形成质量高的垂直连续防渗帷幕,最终解决坝体的渗透问题。劈裂灌浆技术作为水利工程项目防渗有效的技术,由于劈裂灌浆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和工程成本较低的优点,在灌浆材料选取上也能够就地取材,这就使得工程成本得到了节约,目前这一技术正被广泛应用于实际。与其他的防渗技术相比,在防渗时使用新作的防渗体对于原有坝体的防渗作用能够起到很好的恢复作用,而且现在新作的防渗体的断面还能随坝体进行不断调整,由此可见劈裂灌浆技术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的施工技术。

2.2.2高压喷射灌浆

高压喷射灌浆的内容是指凭借高压水枪的高射喷射流束,割裂被浇灌的底层结构,之后将水泥浆液填压进去,从而和被灌地层的土颗粒结合形成壁状固结体,达到防渗的效果。这种技术针对不同的施工情况具有三种技术方法,但是它们都具有装置简单、成本比较低廉、材料来源丰富、效率高效、较好的防渗效果等优点,同时有装置复杂、要求严格的缺点。高压喷射灌浆总体上是一种较好的防渗技术方法。

2.2.3卵砾石层防渗帷幕灌浆

这种灌浆技术运用以粘土为主同时添加少量水泥混合进行浇灌,与岩石灌浆不同的是,卵砾石层灌浆不能够形成自立钻孔,因此经常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打管灌浆的方法。另外,由于地质条件因素的约束,难以控制浆液的范围,并且为了满足相应的防渗要求,实际过程中经常采用三排以上的灌浆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灌浆技术也得到不断的完善,卵砾层防渗帷幕灌浆很少在实际过程运用,在实际工程中,当灌浆作为辅助勘探的方法,兼顾防渗的要求时,才使用这种技术,使得能够将发生渗漏的部分通过灌浆解决。

2.2.4控制性灌浆

控制性灌浆是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和灌浆技术的不断改进出现的,在一定程度上认为是改进型的灌浆技术,它有效的调整了传统的灌浆技术,它的主要原理是控制浆液的流量和压力,能够控制灌浆的范围,并且可以保证良好的质量和较好的施工效果,是现代水利施工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技术。

四、防渗墙的施工工艺

4.1锯槽法

锯槽机的刀杆在先导孔中按照设计的倾角做往复切割,并且以一定的速度向前方移动,切割下来的土可以由排渣系统排出,泥浆保护壁体。锯槽法具有连续成槽、效率高、质量良好的优点,适用于粘土、砂土等地质情况,还可以利用自凝灰浆形成防渗墙,这种防渗墙具有不同强度和良好的抗渗性能。

4.2射水法

射水法的施工设备是由浇筑机、混凝土搅拌机、造孔机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造孔机内的喷嘴,利用水流切割土层,修整孔壁,泥浆进行护壁。适用于粘土、砂土等,这种技术方法在实际水利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得到了检验,能够符合技术标准。

4.3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法

在粘土和淤泥直径不大于5厘米的砂砾层采用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方法,凭借多头深层搅拌机在土体中和水泥浆液中搅拌,两者混合在一起,形成水泥土桩,构成防渗墙体。它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优点。

4.4链斗法

这种方法是指利用链斗式的开槽机中排桩旋转链斗进行取土,并且同时下放排桩到成墙的深度,挖槽机再进行移动挖掘,通过泥浆护壁,进行混凝土的浇灌,形成具有防渗作用的防渗墙体。

五、结束语

利用上面总结的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利工程项目中漏渗情况的发生。在实际水利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条件和地质情况,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法,来进行防渗工作。水利工程建设不仅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影响着社会效益,因此,保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仅关系到现在的水利工程发挥应有的功能,还影响着未来水利工程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王会明.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帷幕灌浆技术的运用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6:316.

[2]金泽.水利工程施工中渗水、防水问题的治理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3:49.

[3]胡翠芹,毕越群.试析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23:149.

[4]刘喜武,刘艳芳,孙素芳.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新技术及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8,09:77-79.

上一篇:探讨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下一篇:探测方法试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