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弧形结构多角度内斜柱施工技术

时间:2022-07-20 02:09:46

异弧形结构多角度内斜柱施工技术

[摘要] 以北京望京SOHO中心T2工程施工的内斜柱为例,介绍其施工经验,施工难点,施工方法,施工技术措施及质量控制,以期对于类似工程内斜柱施工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异弧形结构,混凝土内斜柱,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三维交底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1工程概况

望京SOHO中心T2工程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望京,总建筑面积175416㎡,地下4层,地上26层,结构高度98.8m,建筑装饰构架高度130m,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屋顶装饰架为钢结构。

工程塔楼结构从下至上逐层收缩,结构平面尺寸鱼头至鱼尾长180~100m,鱼背至鱼腹宽48~30m(见图1),四条纵向轴线成三个方向折线平行,中间横轴线互不平行(见图2)。层高:1~2层5m,3~16层3.8m,17层及以上3.6m;竖向结构外圈均为正方形内斜柱,截面尺寸为1100*1100、1000*1000、600*600三种,首层斜柱最多为42根,至顶层收缩至26根,各斜柱根据轴线向内倾斜,倾斜角度从0.45o~34.37o各不相同,最大顷斜尺寸为2600mm。

图1 T2塔楼结构边线平面及各部位名称代号图

图2 T2塔楼轴线图

2工程特点及难点

该工程各层斜柱均分布在结构周圈,1-9层周圈斜柱居多,仅有个别轴线为直柱,10层及以上周圈均为斜柱。各层各柱斜度各不相同,同一位置斜柱在各楼层斜度也不相同,且鱼头、鱼尾斜柱随结构楼层逐层退缩,也逐根封顶,斜柱数量从下至上逐根减少。如何确保斜柱定位、快速准确施工,使所有斜柱斜度符合设计要求,是本工程结构施工的一大难点,也是结构工期顺利实现的一大关键,需要一套完善的斜柱施工技术作为支撑。

3施工方法选择

根据工程特点,竖向结构与水平结构必须分开施工,因柱向内倾斜角度各不相同,各柱不能拉设通线,所以各斜柱只能做为一个单体,单独施工。

3.1 测量定位

根据内控点,投测各轴线后,再根据斜柱本层定位尺寸定位斜柱根部,根据斜柱上层定位尺寸算出斜度后,再根据斜度、层高、梁高算出斜柱在3米高度处的倾斜尺寸,并测放于本层结构板表面,从而达到控制斜柱斜度目的,鱼头部位双向内斜柱也采用此方法施工。

3.2模板选择及加固

根据工程特点,斜柱模板只能选择木模板,本工程选择18mm厚双面覆膜多层胶合板做为斜柱模板。加固选择100*100木龙骨+16号槽钢+16对拉丝+钢管斜撑。

4施工技术

根据现场1:1斜柱和弧形梁板样板,提出各斜柱均需单独编制技术参数、单独施工,逐个验收。工艺流程:测量放线柱甩槎钢筋调整柱筋绑扎柱模支设混凝土浇筑拆三侧面柱模养护梁板结构施工拆内倾斜面单侧柱模。

4.1 斜柱根部测量定位

斜柱根部定位是斜柱施工质量控制的第一步,必须逐个验收,确保准确无误。即根据内控点,用全站仪或经纬仪投测出轴线后,根据斜柱在本楼层内的定位尺寸,测设出柱边线及柱下口300mm或500mm控制线(见图4),以方便柱模安装和校核。

图3斜柱控制线图

4.2 斜柱上口定位

斜柱斜度控制原理:根据斜柱上层定位尺寸算出斜度后,再根据斜度、层高、梁高算出斜柱在3米高度处的倾斜尺寸,并投测于本层结构板表面,做好标记,用于控制斜柱模板上口定位。本工程是利用CAD软件的画图和标注功能,对每层每根柱的倾斜度及3米处的倾斜尺寸进行标注,以便现场人员操作和检查,从而达到控制斜柱斜度的目的。

4.3 斜柱钢筋绑扎

在柱边线和控制线测设完毕后,根据柱边线对柱筋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合斜柱斜度。柱筋绑扎操作架搭设需考虑柱倾斜尺寸,操作架上口临时加设一道钢管,以控制绑扎后的斜柱钢筋倾斜过多。

4.4 斜柱模板安装

斜柱垂直于轴线面板按直柱模配制,平行于轴线柱模,根据斜柱倾斜角度下料配制 。模板安装:根据斜柱上、下口控制线,先把斜柱面下侧模板安装就位,做好临时支撑,再把斜柱两侧及上斜面模板就位,柱模完全就位后,先锁柱下口第一道柱箍及最上一道柱箍,再中间柱箍,最后加设斜撑,并调整、校验柱斜度,直至满足设计和规范验收要求。

4.5 斜柱混凝土浇筑

斜柱混凝土浇筑同普通直柱混凝土浇筑,即柱浇筑前在底部先浇筑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石子砂浆,并使底部砂浆厚度为50~100mm。柱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不大于500mm。整个柱高混凝土需一次浇筑到梁底或板底,且高出梁底或板底30mm(待拆模后,剔凿掉20mm,使之漏出石子),其它位置不得任意留设施工缝。注意对于斜度较大的斜柱第一层混凝土浇筑需加强振捣,以免柱底部产生蜂窝和孔洞现象。

4.6拆模

待柱混凝土强度上来后,仅拆除斜柱两侧及上斜面柱模,下斜面柱模严禁拆除,待水平结构梁板混凝土浇筑完成3~4天后,再拆除斜柱下斜面柱模。

5交底与质量控制

斜柱施工是本工程的关键工序,为确保工程施质量,现场在结构外按1:1做了样板,并做三维动画(见图4)对管理人员和作业班组进行交度,使每个参与人员都对斜柱施工了如执掌。

图4斜柱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三维流程图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要求,柱模板轴线位置安装偏差为5mm,现场采用用间接法控制柱顶模水平偏差,使用相似三角形计算法则计算,由a/3000=b/3600,得出b=1.2a(见图5)。可以看出,间接法会造成误差偏差的倍数增长。根据规范要求及现场样板施工经验,3.0m高位置柱顶水平偏差控制在3mm内方能满足柱顶空间位置的准确性。

图5 斜柱倾斜度控制示意图

6结语

本工程结构斜柱均已顺利实施,斜柱定位准确、外美内坚,完全达到了预控目标,且较原计划工期提前10天结构封顶。斜柱施工方法和外观质量得了业主和监理的一致好评,为后续类似多角度混凝土内斜柱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1年版)[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上一篇:浅谈城市的规划管理 下一篇:当代大学校园标识性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