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丽·褒曼:永不凋零的玫瑰

时间:2022-07-20 01:23:04

英格丽·褒曼:永不凋零的玫瑰

形容一个女人,可以用的词语有很多:美丽、性感、妩媚、优雅……可是,当一个女人被评价为“伟大”时,说的就不仅仅是她的外貌、气质或是品性,而是她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她所奋斗的时代拥有的地位和影响力。

英格丽・褒曼就是一个这样的女人。1999年,美国电影学会评选了25位“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褒曼位居第四,而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凯瑟琳・赫本、贝蒂・戴维斯和奥黛丽・赫本。同时,她被德国杂志《FunkUhr》的5万名读者评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演员”第一位,与她并列第一的是《007》系列电影中詹姆斯・邦德的首位扮演者肖恩・康纳利。

褒曼一生共拍摄过50多部电影,获得过三次奥斯卡金像奖、两次艾美奖以及一次托尼奖,一举摘得美国表演奖项最权威的三重冠。迄今为止,世界电影史上只有20人获得过此项殊荣。她有着“好莱坞第一夫人”的美誉;有一种玫瑰以她的名字命名,花瓣深红,绽放时饱满并且鲜艳,世界各地普遍都有种植。而实际上,作为演员的褒曼,也是世界电影史上一朵永不凋零的玫瑰。

不忘初衷的艺术追求

褒曼的许多电影在今天仍然脍炙人口,比如《卡萨布兰卡》、《美人计》、《煤油灯下》、《圣女贞德》等,她的表演自然纯朴,所饰演的角色都有很强的真实性。在这些角色中,你很难找到她本人的影子,正是这种真实性吸引人们一遍遍地欣赏她的作品。

在演艺生涯中,褒曼曾先后三次饰演法兰西圣女贞德,最先是舞台剧,后来被拍成电影。对于她来讲,每一次演出都是在与历史上的贞德进行灵魂对话,所以这三次表演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渐入深邃,尤其是她在最后的电影中表现出来的镇静、坦然与虔诚,让人们一度把她看做是贞德的灵魂化身。

作为一个瑞典籍演员,褒曼在好莱坞的如鱼得水,证明了好莱坞的强大包容性。但她的最终成功还是凭借着自己对角色的把握和对表演的钻研。那么多观众喜欢褒曼,原因之一就在于她注重与观众保持联系,并且从与观众的互动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褒曼说:“许多大明星是从舞台上发迹的,一旦成名就一心想拍电影而不愿意重返舞台演出。但对我来说,舞台是基础,同观众的直接接触是很重要的。当人们在台下发笑或者拍手时,我会感到莫大的欣慰……”

心怀热爱,不忘初衷,正是这份对艺术的追求,使褒曼赢得了世人的喝彩。

率性影后的惬意时光

褒曼的五官大方端庄,看上去给人一种难以亲近的距离感。可实际上她却是一个率性天真的人,热情且爱开玩笑,很多事都是随性而为。

她在美国演出舞台剧《贞妻》时摔伤了一只脚,曾连续五个星期坐在轮椅上表演,可她后来竟然对坐轮椅上了瘾,甚至在医生要求拆除腿上的石膏时仍然恋恋不舍。这对她来说,似乎是一种新的艺术表演方式。说来也奇怪,她恢复正常的演出后,成绩却不如在轮椅上时那么受欢迎,因为大多数的人是专程赶来看英格丽・褒曼坐轮椅的。她一时调皮,也为了不让观众失望,谢幕时便坐着轮椅出场了,观众们得偿所愿,因此而更加热爱她。

褒曼是个毫不重视外表的演员,她只想用塑造的角色打动观众,而不是美丽的外表,特别是经过华衣美饰妆点出来的外表。所以银幕下的她总是素面朝天、简装示人。她甚至觉得花大把的时间挑选衣服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因为要没完没了地量身、试穿、修改。为此她想了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购买自己在电影中穿过的感觉舒适的戏服。

在褒曼的自传中,记载了一个关于“大衣”的故事。

在我和大卫(赛尔滋尼克)合作多年后的一天,他终于憋不住大声问我:“英格丽,你怎么没有自己的貂皮大衣?”

而我则用已经使用过无数回的问题反问了回去:“我为什么要有自己的貂皮大衣,大卫?”

大卫夸张地朝我大叫:“每个好莱坞的女演员都有自己的貂皮大衣!你现在是最出名的明星,当然必须要有自己的貂皮大衣!”

我完全不需要什么貂皮大衣。在我寒冷的瑞典故乡,我有几件海狸皮和水獭皮的大衣,温暖舒服而且价格低廉。现在我身处温暖的好莱坞,一年四季也没有冷到非穿貂皮大衣不可的日子。

褒曼的话意味深长,她只把自己当做演员,而从不把自己当做明星,这样的自我认知,恰恰是今日娱乐圈中的女星们所欠缺的。

终生寻觅的完美爱情

蜕去好莱坞巨星的光环,现实生活中的褒曼其实只是一个极度渴望爱情的普通女子罢了。

褒曼两岁多的时候,母亲因病去世,她对母亲的印象基本都来自于父亲。在父亲的描述里,褒曼能感觉到母亲真实地存在过,她借着这些描述和自己无尽的想象,在脑海中演绎出父母亲从相遇到结婚的点点滴滴。她被这种幻想中的浪漫打动了,并且非常渴望自己也能像母亲那样拥有一段完美的爱情。

1937年,经人介绍,22岁的褒曼认识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林德斯特伦。她像所有热恋中的小姑娘一样,小鸟依人地依偎在丈夫身旁,事事顺从着他。可是很快,褒曼的事业越来越好,林德斯特伦强大的自尊心再也承受不了,两人之间的隔阂日渐加深,婚姻名存实亡。

1948年,褒曼观看了意大利导演罗伯托・罗塞利尼执导的影片,被他的才华深深吸引,于是主动写信给他,表示希望能够合作,并在随后的合作中与他日久生情。后来,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她怀上了罗塞利尼的孩子,可是此时她还尚未与第一任丈夫离婚。要知道当时的褒曼在美国人心中就是圣洁的代表,人们得知她怀孕的消息,纷纷感慨梦境的破碎,转而指责褒曼卑鄙可耻,使她被迫离开了好莱坞。事业上的失意也给他们带来了感情上的裂痕。虽然最终褒曼离了婚并嫁给了罗塞利尼,可是幸福却是短暂的。婚后她发现真实的罗塞利尼风流成性,而她期冀中的完美爱情因为对方的背叛而支离破碎,她又一次离婚了。

尽管如此,褒曼对爱情的向往并没有破灭。很快,她又一次坠入情网,对方是从事戏剧演出事业的瑞典人拉斯・史密斯,两人迅速结婚。婚后他们聚少离多,彼此联系基本是通过电话和书信。不幸的是,爱情终究抵不过距离和诱惑,史密斯还是背叛了她。

这一次,褒曼彻底失望了,她含泪结束了自己的第三段也是最后一段婚姻。

此后的褒曼在感情上如履薄冰,直到她遇到了一个能用音乐使她兴奋的男人阿德勒。不过这次褒曼吸取了教训,她与阿德勒在一起,从不谈及婚姻,只是单纯享受两人共处时的美好感觉。正因为这样,他们之间的情谊才得以延续下去,直到褒曼去世。这期间,她度过了一生中最温馨浪漫的时光。

电影《卡萨布兰卡》中有这样一幕经典镜头:褒曼饰演的伊尔莎沉浸在忧伤的回忆中,她坐在幽暗的咖啡馆里,可怜巴巴地央求钢琴师弹奏那首《时光流逝》,她用梦幻般的声音痴痴低语:“再弹一遍吧,山姆,求你了。”

优美的钢琴声,搭配黑人歌星杜利・威尔森沙哑的配唱,气氛安静祥和,像是有股魔力,给人一种感觉,任凭时光流逝,此情始终不渝。

无论如何,情路坎坷的褒曼终于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实现了少女时期许下的纯真愿望。

上一篇:拜访一套洋溢“新古典韵味”的房子 下一篇:春装与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