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桐城谚语的修辞特色

时间:2022-07-19 11:31:17

摘 要:桐城谚语在语言表达上注重修辞艺术。在语音上具有音乐性,单句形式谚语以五言、七言为主,节奏鲜明;复句形式谚语大多押韵,押韵形式灵活多样。在用词上常对举使用反义词,使音节整齐对称;善于运用当地方言词,使谚语呈现出很强地域色彩,更有利于谚语为当地群众服务。在句式上“整”中有“散”,给人一种参差美。并运用多种修辞格式,不仅使谚语语言生动形象,更使其本身所传授的知识更具艺术吸引力。

关键词:桐城谚语;语音;用词;句式;修辞格

中图分类号:H17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1)01007605

收稿日期:20100828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课题资助(2009SK442)

作者简介:江亚丽(1969-),女,安徽桐城人,高级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

On the rhetorical features of Tongchen proverbs

JIANG Ya-li

(School of Law and Politics, Anhui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Industry, Hefei 230022, China)

Abstract: With a good emphasis on its rhetorical art in expression, Tongcheng proverbs enjoy musicality in pronunciation, strong rhythms in five-and seven-charactered single sentences, and various and flexible rhymes in its heavily-rhymed couplets. Just as the frequent use of antonyms contributes to its metrical symmetry, so the equally frequent use of dialects, which endows the proverbs with a strong locality, helps to serve the native speakers well. A sense of discursiveness pervades the whole sentence structure, creating a beauty of irregularity. Moreover, the manifold rhetorical patterns render the language more vivid and the imparted knowledge more artistically appealing.

Key words: Tongcheng proverbs; pronunciation; diction; sentence structure; rhetorical pattern

桐城是清代桐城派故乡,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山水灵秀,素有“文化之乡”的美称。桐城方言中有很多植根于桐城乡野市井的、富有表现力的谚语至今仍活跃在当地老百姓的口中,它们不仅在内容上题材广泛,涉及自然、农事、风土人情、社会生活等方面;而且在语言表达上带有地方特色,注重修辞艺术,让人在美的享受中吸取知识,增长智慧。

一、语音上追求音韵和谐

(一)节奏鲜明

桐城谚语中的单句结构谚语以五言和七言为主,节奏鲜明,其节拍通常和诗词相同。

1.五言谚语:其节奏和五言诗的节奏相似。大多数是“二一二”或“二二一”格式。

二一二:忙人//无//好路、一白//遮//百丑、秤斗//在//人扶、春天//雨//菜篮、欺生//莫//欺死、熟鬼//害//熟人

二二一:秧好//半年//粮、分家//三年//穷、清明//大似//年、春雾//当日//晴、馋猫//鼻子//尖、有子//当得//位。

2.七言谚语:其节奏和七言诗的节奏相似,大多数是“二二二一”格式。

二二二一:麦到//小满//昼夜//黄、一种//九管//十成//收、河里//无鱼//虾也//贵、打铁//还靠//自身//硬、千滚//豆腐//万滚//鱼

也有“二三二”结构的:烂泥//糊不上//壁子、小窿//爬不出//大蛇

除了五言和七言外,还有三言谚语,节奏是“一二”,如“秋//半天”;四言谚语,节奏是“二二”,如“咸鱼//淡肉”“南霜//北雪”;六言谚语,节奏是“二二二”或“一二三”,如“虱子//单咬//瘦牛”、“人//死得//穷不得”;八言谚语,节奏是“二三二一”或“三二一二”,如“荒年//饿不死//手艺//人”、“等不得//红锅////苋菜”等。

由两个部分组成的谚语,每一部分字数有五言、六言、七言不等,其节奏与上述五言、六言、七言谚语基本相同,例如:

春天//打个//凼,秋天//有//指望;衣有//三件//不破,人有//三顿//不饿;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子//衣

有些谚语巧用衬字调节节拍,例如:“过了//重阳节,不是//风来//就是//雪”、“好菜//就怕//霜来//打,好汉//也怕//病来//磨”,其中的“来”是衬字。衬字有声无义,其作用是使句子节奏舒缓,与音乐旋律更加贴合,使谚语更易上口。

(二) 讲究押韵

桐城谚语单句结构的句式不多,大多是两句及两句以上的复句结构,其中60%以上谚语押韵。押韵增强了谚语的音乐性,可以使谚语音节和谐优美、顺口悦耳,便于记忆流传。

1.两句相押

①浇树要浇根,帮人要帮心。

②人到立夏边,走路要人牵。

③吃的是硬功,穿的是威风。

④端人碗,受人管。

⑤冬至十八转,一天长一线。

⑥跟好学好,跟猫虎学咬。

①-③押平声韵,④-⑥押仄声韵。

2.三句相押

三句谚语一般都是二三句最后一个字押韵。

①猫来贫,狗来富,猪来三尺白老布。

②头顶地宕舞狮子灯,舞了一身汗,人家还说不好看。(地宕,即石臼)

③牛吃草,马吃谷,各是各人的福。

④假干净,尿洗锅,马桶盖上洗萝卜。

⑤七不出,八不归,初九出门惹是非。(当地正月初七、初八、初九的风俗)

⑥牛要打,马要鞭,小伢不打自作颠。

①-③押仄声韵,④-⑥押平声韵。

3.四句相押:押韵情况比较灵活。

①春打五九头,家家卖老牛;春打五九末,柴米渐渐缩。

②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吃了重阳粑,又把棉衣加。

③劝人吃饭,久后得力;劝人出钱,如刀割肉。

④冬瓜有毛,茄子有刺;丈夫有能,妻子有势。

⑤有福不登福,半夜爬网壁;网壁倒下来,断之背心骨。(桐城方言中“福”、“壁”、“骨”韵母都是入声调,韵母相同)

⑥鳏务头子赛神仙,半斤猪肉有得搛;有朝一日时运转,困在床上嗷皇天。(鳏务头子,指单身汉。搛,用筷子夹菜。嗷,喊。)

①②一二句押平声韵、三四句押仄声韵,且换韵。③④二四句押仄声韵,⑤⑥一二四句押韵,⑤押仄声韵,⑥押平声韵。

4.多句相押

①人倒霉,鸡扯;栽番瓜,结葫芦;种豇豆子,结泥鳅。

二四六句押平声韵。

②初一不出门,初二拜新灵,初三拜母舅,初四拜丈人。初五初六随便拜,拜到十五日当中。拜风拜俗乡乡同,只有西乡初二拜丈人。

一二四六七八句押平声韵。

③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八九七十二,光蛋哈哈笑。九九八十一,泥巴家伙都请出。(“一”、“出”桐城方言中都是入声字,韵母相近。)

这则谚语头三句为一个语段,句句押韵,押平声韵。四五句、六七句、八九句各为一个语段,换押不同的韵,活泼生动。四五句押平声韵,六七句、八九句都押仄声韵。

桐城方言有独立的入声调类[1]763,许多谚语押入声韵尾,读起来斩截响亮。例如:

① 打铁看火色,种田抢季节。

② 生日不要吃,只要一天晴到笃。

③ 一人没有福,带连之全屋。

④ 人无三尺,鬼都不跟他隔壁。

⑤ 早上雾黩黩,晒断背心骨。

⑥ 人死如断脉,犹如汤浇雪。要想还魂转,水里捞明月。

上面谚语每句末尾的字,色、节、吃、笃、福、屋、尺、壁、黩、骨、脉、雪等,在桐城方言里都是入声字,是高入调,色、节韵母相同,笃、福、屋、尺、壁、黩、骨韵母相同,脉、雪韵母相同。

二、用词上注意精选词语

(一) 巧妙运用反义词

有些桐城谚语,对举使用反义词,不仅言简意赅,对照鲜明,而且形成音节的整齐对称之美。

①热饭好吃,冷气难淘。

②抬头嫁女儿,低头娶媳妇。

③家事懒,客事勤。

④当面教子,背后教妻。

⑤和气生财,火气生灾。

⑥一分利胀死人,十分利饿死人

(二) 经常使用方言词汇

很多谚语中采用具有浓郁桐城民间风格的词语,这些词语只有当地人才明白其意思,且一般不容易找到本字,这使谚语呈现出很强的地域色彩,更有利于谚语为当地百姓服务。

①冬天掏一掏,抵上春天浇一交。(交,音“高”)

②棉七高白如霜,稻耘三交猪无糠。

③生日不要吃,只要一天晴到笃。

④乌云接日,晴不到笃;乌云驮河,大雨滂沱。

⑤一个萝卜一个凼,一根茅草顶个露水珠子。

⑥五月小,番瓜葫芦结到杪;五月大,番瓜葫芦才上架。

⑦一天一个暴头,困在家里收稻。

⑧宁跟强盗打一架,不跟阿达子讲半句话。

⑨哈哈猫儿能避鼠,哈哈男人能做主。

⑩干亲要浇,湿亲要嗷。

桐城话中动量词常用“交”表示[2],如①和②,即“次”、“遍”、“趟”等义。桐城方言不说“底”而说“笃”[3],如③和④。⑤中的“凼”即“小土坑或小水坑”。⑥中的“番瓜”即“南瓜”,“杪”即“树梢”。⑦中的“困”即“睡”,“暴头”即“雷阵雨”。⑧中的“阿达子”就是“不讲理的人”。⑨中的“哈”读hǎ,即“软弱无能”。⑩中的“嗷”即“喊”[1]769-779。

以上举的是实词例子,桐城谚语中还有一个有桐城特色的虚词“之”,它是安庆方言中“着”的音变,例如:

①家鸡打之团团转,野鸡打之自高飞。

②秋里伏,热之哭。

③吃之饼子,套之颈子。

④生定之眉毛长定之骨。

⑤人牵之不走,鬼牵之乱跑。

⑥亲帮亲,邻帮邻,和尚帮之出家的人。

⑦一碗牛肉汤给狗打泼掉之。

⑧鱼吊臭之,猫吊瘦之。

①②中的“之”相当于结构助词“得”,③④中的“之”相当于动态助词“了”,⑤⑥中的“之”相当于动态助词“着”。

⑦⑧中的“之”相当于语气词“了”,表示陈述语气。

三、句式上重视结构变化

一般来说由两部分组成的谚语,句式上讲究齐整对称,但也有不少谚语“整”中有“散”,给人一种参差美,体现自由活泼的民间口语特色。

(一) 前后语序不同。

①儿多母吃苦,滚粥菜遭殃。

后面句子的结构应是“粥滚菜遭殃”,调整后,后面句子首个重音落在修饰语“滚”上。

②一人动嘴,十人牙酸。

后面句子的结构应是“十人酸牙”,调整后,后面句子的重音落在主谓谓语句的谓语“酸”上。

(二) 前后字数不同。

一般是前面句子短后面句子长,故意破坏语言的均衡美,产生错落有致的效果。

① 荒年打破碗,熟年还要见人。

② 秤不离砣,媳妇不离婆。

③ 惯儿不孝,肥田出瘪稻。

④ 好种出好苗,好葫芦锯好瓢。

⑤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见什么菩萨打什么卦。

(三) 由两部分变化为三部分。

由三部分构成的谚语实际上是由两部分结构变化而来,有两种格式,第一种是三三五言格式,第二种是三三七言格式。前面两句共六个字,后面一句是五个字或七个字。读时前两句中停顿时间非常短,第二句后停顿稍长,第三句整体停顿时间较长。后面一句是五言的,节奏是二二一;后面一句是七言的,节奏是二二三。

三三五言格式:

① 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了。

② 牛吃草,马吃谷,各是各人福。

③ 亲归亲,邻归邻,财气要算清。

三三七言格式:

①猫来贫,狗来富,猪来三尺白老布。

②春茶香,夏茶涩,秋茶好喝不能摘。

③三月三,九月九,无事不在江边走。

(四) 不用陈述句式,而用反问句式。

反问句式能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比一般陈述句感彩更为鲜明、强烈,表达的思想更为明确。

① 不行春风,哪有秋雨?

② 输钱只为赢钱起,哪个赢钱买了柴和米?

③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④ 有树还愁鸟不来做窝?

四、修辞格式丰富多样

桐城谚语常常运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格式,这样不仅使谚语语言生动形象,更使其本身所传授的知识更具艺术吸引力。

(一) 比喻

比喻是桐城谚语最常用的修辞方法,运用比喻能使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使人易于理解。

① 春雪如跑马。

春天由于地气上升,下的雪融化快,好像飞奔的马一样转瞬即逝,比喻新颖奇特,化静态为动态。

② 起家好比针挑土,败家犹如浪淘沙。

起家像用细针挑土一样艰难、缓慢;而败家如大浪淘沙般迅疾彻底。比喻中有夸张,其喻体形象极富表现力,能产生触目惊心的警示作用。

③ 力气浮财,用掉又来。

用“浮财”作喻体,于通俗易懂中表现了一种“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气概,鼓励人该使力时多使力,不要有所顾虑。

④ 东风雨家公。

桐城人称外公为“家公”(“家”音“嘎”)。春天一刮东风往往就会下雨,把雨比作东风的女儿,生动有趣,比喻中有拟人。

⑤ 人无理讲横话,牛无力拉横耙。

⑥ 鸭肫难剥,人心难摸。

⑦三个铜钱,小的吃苦。

“三个铜钱”代替年龄、地位不同的人。

⑧牵人家罗裙,盖自己的小脚。

罗裙、小脚代指缺点、不足。

以上①②是明喻,本体、比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③④是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不用比喻词。⑤⑥是引喻,本体和喻体各作分句的主语形成并列复句,在意念上是比喻关系,类似引用喻句来为本句的观点立论。这类比喻,句式较整齐、前后句常押韵[4]。一般是本体句在前,喻体句在后,如⑤,也有喻体句在前,本体句在后的,如⑥。⑦⑧是借喻,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二) 拟人

桐城谚语中的自然、农事谚常运用拟人手法把事物描绘得栩栩如生。

① 睁眼秋,满满收;闭眼秋,半半收。

这条谚语讲的是立秋时间跟一年收成的关系。把立秋这个节气比作人。睁眼秋,指午时之前立秋;闭眼秋,指午时之后立秋。

② 云碰头,雨淋头。

③ 三月三,番瓜葫芦都上山。

农历三月三,是种瓜点豆的时节。

④ 七月毛桃八月楂,九月毛栗笑哈哈。

毛栗到九月份成熟,外面的刺壳炸开,像哈哈大笑似的。

⑤ 家无正主,笤把乱舞。

笤把即扫帚。家中无人主事,似乎扫帚都要造反了,形容乱的程度。

(三) 借代

桐城谚语常运用借代辞格使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

① 与人留一线,日后好见面。

用具体代抽象,一线指说话做事留有的余地。

② 穷不丢书,富不丢猪。

用具体代抽象。书代指文化教育,猪代指农业生产。

③ 罗头凹眼睛,吃鱼囫囵吞。

用特征代本体,“罗头凹眼睛”指长着罗头凹眼睛的人。

④ 千层纱,抵不上一层花。

用特征代本体。纱指用棉纱做的单衣,花指用棉花做的棉衣。

⑤ 好事都是花大姐,坏事都是小癞痢。

用专名代泛称。在桐城方言中,花大姐指各方面都优秀的人,小癞痢指有缺点的人。

(四) 夸张

桐城谚语常运用夸张突出描写对象某些特点,使人对其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

① 舌条底下压死人。

舌条即舌头,此谚语形容人言的威力。

② 家事无功,做死长工。

形容家务事繁多累人而功劳不被承认。

③ 六月初一下一阵,放牛的伢子跑成病。

形容天气变化快。六月初一如果下雨,后面接着的就几乎是时阴时雨天,放牛娃要根据天气变化频繁进进出出,以致累成病。

④ 隔层肚皮隔重山。

形容不是自己生养的孩子跟自己关系之疏远程度。

⑤话长脚,一天跑九国。

夸张与拟人相结合,形容话语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

(五) 对偶

桐城谚语中由两部分组成的谚语常运用对偶辞格,使谚语结构匀称、形式整齐,读起来声音和谐、节奏鲜明,并且使内容表达更加突出、鲜明。

①饿死不做贼,气死不告状。

②走路要好伴,住家要好邻。

③日晕长江水,月晕草头枯。

④宁挑千金担,不抱四两肉。

⑤在家无新旧,出门无好衣。

⑥舍不得金弹子,打不到巧鸳鸯。

①②是正对,上下两句的内容含有相互补充、强调的关系。③④是反对,上下两句的内容含有相反、相对的关系。⑤⑥是流水对,上下两句的内容含有因果逻辑关系。

(六) 对照

“对偶是形式方面的对称和均衡,对照是内容方面的对称和均衡”[5]。

① 吃喝不计较,买卖论分毫。

②稻倒一半,麦倒全无。

③坛口扎得住,人口扎不住。

④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⑤白天游四方,晚上点灯补裤裆。

⑥人托人是个宝,人踩人是根草。

①-③是两种事物之间的对比。④-⑥是同一事物两个不同方面的相互对照。

(七) 排比

这种辞格是桐城谚语中由三部分或三部分以上组成的谚语常用的,它能能增强语势,使语言富于节奏感。

①春寒雨丢丢,夏寒雨断流,秋寒凉风起,冬寒雪满丘。

②打不过东乡,告不过西乡,文不过南乡,吃不过北乡,穿不过城厢。(旧时桐城除县治所在地城厢外,分东、南、西、北四乡。)

以上是并列式排比,排比的项目之间是平等的联合的关系。

③初一不出门,初二拜新灵,初三拜母舅,初四拜丈人。

④十七,月亮擦黑;十八,月亮杀鸭;十九,月亮杀狗;二十一二里,月亮半夜起。

以上是承接式排比,各部分按时间顺序列出,有先后之分,不可以随意变动。

⑤一代熬油喝醋,二代宽衣大袖,三代不知来路。

⑥有毛鸟也叫,无毛鸟也哼,赤膊鸟儿也过之冬。

以上是递进式排比,各部分之间有阶梯式关系,语意后一句比前一句更进一层。

(八) 顶真

有些桐城谚语运用顶真手法使前后的句子上递下接,给人以流畅明快的蝉联美感。

① 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抹光。

②小时苦不为苦,老来苦,苦黄连。

③快刀子不如快剪子,快剪子不如快人。

④鱼打千千网,网网都有鱼。

⑤大懒差小懒,小懒差门槛。

桐城谚语除运用以上修辞手法外,还运用拈连、回环、双关等修辞格。如运用拈连的有:锁能锁君子不能锁小人;有智吃智,无智吃力;千差万差,来人不差。运用回环的有:九成稻子十成收,十成稻子九成收;人不混账,账不混人;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运用双关的有:六月暴,还得(,音sào,快之义),一报还一报;糕来糕去(谐音“高来高去”)等,这些修辞格的运用使语言生动活泼、饶有情趣。

参考文献:

[1] 桐城县地方志编委会.桐城县志[M].合肥:黄山书社,1995.

[2] 王光汉.庐州方言考释[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102.

[3]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Z].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2:1 120.

[4] 武占坤.汉语修辞新论[M].沈阳:白山出版杜,1999:94-95.

[5] 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381.

上一篇: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 下一篇:译者话语权的重要性及其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