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命题,助推学生语言表达

时间:2022-07-19 10:51:26

习作命题,助推学生语言表达

[摘 要]习作教学难的原因之一是命题不符合学生的心理,不能激活学生的表达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在习作命题上下工夫。命题要体现简、习、导、趣的理念,要注意习作内容与阅读教学的关系,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留下发挥的空间,不要加重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这样使学生喜欢习作,感受表达的快乐。

[关键词]习作命题 语言表达 理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16

习作命题,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教师们感叹“习作教学难”的时候,是否想过首先是在命题上出了问题呢?看看教材中的题目,再想想平时的命题,教师们要求孩子写的命题作文,未必是孩子喜欢表达的话题,其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了。教师应该在习作命题上下工夫。如果每一次习作训练都能够恰当且巧妙地命题,将大大助推学生的语言表达。

一、习作命题有理念

教师给孩子们进行习作训练,绝不是随随便便“扔”一个题目就可以。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教师应该明确应有的理念。

(一)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体目标与内容”部分,对习作提出这样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到了第三学段(5-6年级),提出的要求也只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这就决定了命题不宜难度太大。可现实是,我们将文章视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将习作与立意、章法、技巧等多方面联系起来。这样的命题,就无形中拔高了要求,让学生心生排斥。

(二)习

习作,就是要让孩子习得语言。《现代汉语词典》对“习得”解释为“通过学习获得”。周一贯先生认为:“习作,则是习练写作,强调的是习练的过程。”这些都进一步说明过程的重要性。一个好的习作命题,会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沉迷其中,激发习作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愿意去尝试,愿意去表达,在由浅入深的过程中慢慢积淀,从不会到会,从段落到篇章,慢慢地提高。可以说,学习过程远比形成一篇文章更有价值,而合适的命题会产生这样的功用。

(三)导

这里的“导”并非“指导、引导”,而是指“导向”。即教师要充分发挥习作命题的导向作用,传递给学生一定的信息,增加学生对习作的理解。比如,命题《睡不着》,让学生记述一次自己睡不着的经历。只要学生真实地讲述夜晚难眠的原因和感受即可。这样,让学生明白“真实的习作,表达真情实感才打动人”的观念,使他们不再写虚假的作文。再比如,通过命题《向你推荐一本书》,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习作命题不单单只是一次训练,更是让学生去习得语言,提升习作水平。

(四)趣

对小学生来说,习作毕竟是一项艰巨的思维活动,有意识地设计富有儿童情趣和生活情趣的题目,可以拉近学生与习作的距离;而孩子们也特别擅长写趣味性的话题。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可以从“趣”的角度拟题,或者直接设计具有趣味性的题目,如《我做了一件傻事》《我喜欢的游戏》;或者把命题加以趣化处理,如学习了《鲸》一课后,编写一个童话《海洋鱼类运动会的小插曲》,讲述小鲸胖胖被龙虾将军拒绝参加鱼类运动会的故事,从而增添趣味性,达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目的。

二、习作命题设计举隅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习作教学研讨日益活跃,涌现出了许多精妙的习作设计。在小学阶段,习作训练是一个完整、恢宏的体系。如何更好地命题呢?

(一)增加片段巧训练

纵观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孩子经历了“字词句――段落――篇章”的学习过程,除了一定数量的整篇习作,适当增加片段训练,既不会给孩子带来太大的负担,也因为有明确的目的而更有针对性。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桑娜接回西蒙的两个孩子等候丈夫回家时,有精彩的心理描写: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独白式的阐述,省略号的运用,活脱脱地刻画出桑娜紧张、犹豫、不安、担忧、自责、坦然、坚定等多种心态。同一单元的《唯一的听众》一课,讲述“我”得知长期听“我”拉提琴的“耳聋”的听众居然是音乐学院的教授时,原文仅仅用一个省略号带过了。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写一写,尝试用独白和省略号表达复杂的心情。

“天啊!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中可以找到许多这样的训练点。教师有意进行这样的片段命题,能多方面地训练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提供情境有话说

众所周知,语文具有工具属性。作为语文重要的组成部分,习作也是工具,是彼此沟通、表达思想的工具。正因为如此,教师命题时应提供一定的情境,使学生有表达的需要,这样习作也就不再困难。请看《彩色的阅读教室》这本书中的一段文字:

好玩的游戏,经常是一不小心就“发明”出来了。取名字就是这样一个很有意思的游戏,我们甚至可以通过取名字给世界换个模样。

如果有一天,开得火红的{杜鹃(三角梅)叫老虎,窗外高大笔直的棕榈树叫狮子,树下生长的小草叫小羊;如果老虎不再叫老虎而是叫{杜鹃,狮子不再叫狮子而是改称棕榈树,而小羊的名字是小草,那么,世界将会是这样的:

春天的上午,三楼平台上,老虎正在怒放;教室外,狮子高耸入云,几只小羊正从泥土中生长出来……

{杜鹃在森林中咆哮,棕榈树在草原上奔跑,几棵小草正在慢悠悠地吃着小羊……

世界是如此美妙。

取名字的感觉,也是如此的美好。

这样的短文,其实提供了游戏的情境。由此,我们可以命题:“请大胆地想象,也给身边的事物重新取名字,看看世界的模样会发生什么变化,写一段文字。字数不做硬性要求,写得有趣好玩就行。若时间来得及,且有话可写,就多写点吧。”在教学后,我随机抽取四年级30个学生的作文,发现学生完成的效果都很不错。他们大多能写出一定数量的文字,且富有童趣;有3个平时习作水平并不高的孩子,也能自如地表达,写出的文字很有趣味。

(三)变换形式情趣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我的理想》为题,要求学生完成一篇习作。对这样的命题,学生不免觉得空泛,再加上理想的不确定性,他们习作显得相当困难。这时,我们可以变换一种形式,将命题改成《你好,这是我的名片》。具体如下:

(1)观察提供的名片,看看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2)尝试给自己的未来设计名片;

(3)假想:未来的一天,你遇到小学的老同学,会怎样递名片,怎样自我介绍,请用第一人称写下来。

将习作命题更改后,学生的兴致立刻上来了。设计出未来名片,不就确定了自己的理想了么?模拟介绍时,学生有的叙述追求理想的缘由,有的讲述获得未来职位付出的努力,不正是点出了树立理想的原因与实现理想的渠道么?更重要的是,命题趣味盎然,让学生愿写、乐写,习作水平自然提高。

(四)先做再写降难度

有时,直接命题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不妨带着学生一起完成一件事。事情做完了,切身的体验也有了,此时再命题就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与观察有关:“如果你在进行连续观察时,坚持写观察日记,可以选几则自己觉得满意的日记,认真进行修改加工,成为一篇习作。”这样的训练如果没有实践操作,大多会走过场。如何借助习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观察力,需要教师的巧命题。具体操作是这样的:

教师准备若干透明的杯子,一定数量的黄豆、绿豆。课堂上,教师先与孩子一同观察,然后当着孩子的面将豆子浸泡在杯子里。随着时间的流逝,浸泡的豆子发生变化,一直到豆子发芽。这期间,教师跟随着孩子同步观察,每两三天观察一次,发现细微的差别。每观察一次,要求写一篇日记,如《我种豆子》《豆宝宝变形记》《豆子发芽啦》《绿豆黄豆不一样》……就这样先做后命题写作,学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系列日记。

三、习作命题的注意点

(一)处理好与教材若即若离的关系

不管任何版本的教材,都以单元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教师在习作命题时,应坚持与教材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一方面,寻找挖掘教材中的训练点,进行命题;另一方面,结合单元重点适当命题;同时也要改变单元组的习作题目,让习作有所依托。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从教材的例子出发,会有多种多样的命题呈现。

(二)不增加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习作是检验学生观察、感悟、表达的一种形式,是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能力体现,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因此,教师命题时不宜增加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一般说来,首先,降低数量,在每个单元一次习作的基础上,增加一两次命题习作;其次,控制难度,多一些片段,少一些长篇大论,多一些趣味,少一些脱离生活;其三,命题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爱上习作。只有喜欢上习作,学生才不会觉得是负担。

(三)命题应该给不同层次的孩子留下发挥的空间

学生的习作水平肯定是有差异的,因此命题应该考虑不同程度的学生,不要设有太多的限制,要留够孩子发挥的空间。在选材上,让学生有话可说;在表达上,让学生有情可发。只要学生能写出真实的感受,就是弥足珍贵的进步。

当然,习作命题只是习作教学的一部分,并不是习作教学的全部。相信教师能够立足于孩子的语言发展,引导孩子感受表达的快乐,这样习作将不再是难事。

(责编 韦 雄)

上一篇:花乡盛开文明花 下一篇:习作教学不妨从预习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