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广东展览发展报告》(节选)

时间:2022-07-19 10:44:14

《2004广东展览发展报告》(节选)

2004广东展览业的总体状况

1、展览公司情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办展单位除原有的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外,合资、民营、合营、和个体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展览公司也逐步大量涌现。展览公司已成为展览市场中的主要展览组织者,贸促系统、商协会是传统的主办方。另外广告公司、院校、媒体、一些政府所属的事业单位、咨询公司等纷纷加盟展览会主办工作。目前全省到工商局登记的经营范围内包含会展、展览、展示、展销的展览公司已近万家,主营会展业务的2000多家。其中,广州市经营范围内包含会展、展览、展示、展销的公司有1362家,主营展览业务的353家,深圳经工商注册具有展览策划、展览设计、展览搭建及展览相关服务的公司有236家。广东目前展览公司一般规模较小,投资方向未形成多元化,更未形成规模经营。

2、展览馆情况

广东展览馆主要有:东莞国际会展中心、东莞厚街的广东国际会展中心、阳江市中国刀具城会展中心、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流花路馆、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琶洲馆、广州花城会展中心、广东东宝展览中心、广州市越秀区锦汉展览中心、中山星宝国际会展中心、佛山市华夏陶艺博览城、珠海航空展览中心、中山火炬国际会展中心、中山万佳亚联展览中心、广州番禺时代广场国际展览中心、林百欣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新会江会时代城、顺德前进会展中心、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深圳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展览中心。

一是展览中心机构分类:国有企业6家,民营企业7家,中外合资1家,其它4家

广东展览中心机构主体国营与民营平衡,民营与股份公司开始唱主角,但广东展览中心机构利用外资少。二是广东展览馆经营模式分别是政府投资,政府发展,政府经营,目前广东大部分展览馆属于这个类型;还有的是由企业投资买地建馆,以纯粹商业经营的方式来管理展馆;此外是官民合营。场地和展馆的产权属于政府所有,或者合资构建,而管理由商业性专业管理公司完全用商业的手法去经营。三是广东展览馆展览面积从规模、结构基本合理,从2万平方以下到10万平方米以上基本上是梯型,可满足不同层次的展览要求。

总展出面积:20,000以下(含2万)4个,25%,20,000~100,000米5个,31%,100,000~500,0003个,19%,500,0004个,25%。

室内场馆展览面积:20,000以下7个,占39%,20,000~40,0005个,占28%,40,000~100,0003个,17%,100,000以上3个,17%,室外场馆展览面积:20,000以下9个,64%,20,000~40,0002个,14%,40,000~100,0001个,7%,100,000以上2个,14%。

以广州为例:四大展览场馆承办了广州市区90%以上的经贸展览会,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主要承办大型展览会,锦汉展览中心、花城展览中心举办相对小型的国际展览会,广交会展览馆主要举办国内的展览会。

3、展览会情况

根据对广东18个展览馆举办展览会情况的调查,2004年,广东地区的展览会数量(展出规模)如下:

在18家展览中心举办展览共336个,其中5,000~20.000的有145个,占43%;20,000以上的份额不大,只有60个,占18%。广东目前展览会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东莞。据广州海关的统计,广州举办国际展比去年同期增长近六成,展览面积和参展外商均比去年同期大大增多。另据统计,广州2004年下半年举办的大型展会就超过60场,比去年增长约三成,其中国际展约30多场,展览面积50万平方米以上。如7月举办的"国际建筑材料展"首次突破9万平方米,8月的"华南家具展"、9月的"广州博览会"和"广州美容美发展"、11月的"广州国际汽车展"的展览面积均在10万平方米以上。另外,首次举办的展览会有:“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中国国际音像博览会、“动漫影视博览会”、“国际乐器展”、“图书杂志与传媒博览会”、“光存储设备展”等。

根据深圳会议展览业协会提供的资料,2004年深圳政府部门注册登记的展会65个左右,从展会比例结构看,目前仍以中小型展会为主,大型或特大型的展会所占比例不大。1万平方米以下的小型展会约占50%左右;1-3万平方米的中型展览会约占40%左右;3万平方米以上的展会约占10%左右。在深圳有较大规模和名气的展览主要有:高交会、国际家具展览会、深圳国际机械及模具工业展览会、中国(深圳)国际服装展、深圳国际礼品展、深圳住宅交易会、深圳国际珠宝展等。

东莞国际电脑资讯产品博览会、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是东莞的三大展会。另外还有民博会、信博会、建博会、家具展、汽车展、服交会等。2004年,东莞共举办展览展销会60多个,参展商11379个,展位35916个,407.73万人观展,成交总额达321.7亿元人民币。在珠海,除珠海航展外,中国珠海汽车产品展销会、中国(珠海)国际酒类贸易博览会暨啤酒节都在当地都有一定的影响。在佛山,顺德家电展、乐丛家具展、陈村花卉博览会、以及陶瓷展等在全省都有一定的影响。中山市的古镇灯饰展、小榄镇的中国轻工展,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信息技术展在地方也有较大的名气。

2004年是汕头会展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一年。澄海国际玩具博览会、都市汽车(汕头)展示会、美容展会、国际塑博会、汕头国际毛衫、内衣交易会以及系列美食节为汕头引来大批游客,其中,仅林百欣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就举办展览展销会17场。一年来,全市几十个大型展会将汕头会展业推向一个新的层次。目前,全市形成的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印刷包装、玩具礼品、工艺毛衫、纺织服装、音像制品、文具用品等各类工业产业集群31个,为展览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依托。

在广东,其它城市的展览会也不容忽视。阳江的国际刀具博览会、湛江的工业博览会、云浮的国际石材展等等,都有许多看点。这些展览会在提升本地产业优势、增强城市的知名度方面功不可没。

珠三角与长三角展览业的比较分析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国最有实力和潜力参与国际竞争的两大城市群。依托产业优势和城市群的辐射力,珠三角与长三角展览业都有着发展成为类似德国的杜塞尔多夫、科隆、法兰克福的展览带的可能。目前两地都有着一流的展览设施,展览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基本相同,也都存在着“小、散、乱”的问题。目前两地展览业发展的不同特点可以概括为:

一是珠三角与长三角展览业发展模式不同。珠三角立足区域内资源整合,内源型经济为主,展览对自身的产业依赖明显。在展览市场上,民营展览企业独领。长三角,特别是上海注重外资的利用。上海是国际展览的第一登陆地,也是国外展览公司在中国的第一登陆地,国际展览业巨头云集;

二是珠三角与长三角展览竞争态势不同。珠三角区域虽然在一省之内,但主要会展城市经济实力和会展发展水平差距不大,广州、深圳作为会展龙头城市的地位不突出,东莞、珠海、佛山、中山的展览发展也有声有色。现有的展会中,除广交会、高交会等少数展会在全国或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外,其他的诸多展会也不够突出。城市间竞争激烈,展会题材重复现象严重。长三角区域虽包括三个省市,但各会展城市协调定位较好,初步实现差异化发展,上海的会展龙头地位十分稳固。杭州、苏州、南京、宁波等城市的展览业的发展紧随其后,势头良好。

三是区位优势不同。长三角位于沿海开放带和长江经济带T型结合部,以上海为龙头,构成了"外通大洋、内联腹地"的战略枢纽点,有利于辐射庞大的国内市场。珠三角的经济以外向型为主,由于存在过分依赖的外源型经济与正在发展的内源型因为资本、市场、技术上的割裂,所造成的珠三角与周边地区特有的“经济断层”问题,目前对内地的经济辐射力仍不够强。但从长期看,由于珠三角与香港澳门密切相连,并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三角两大经济圈的交汇点,珠三角的展览业也有着立足粤港澳、带动泛珠三角、辐射东南亚、影响全世界的巨大潜力。

四是主要龙头会展城市的服务业水平、为展览提供配套服务的综合能力,以及城市的国际化水平方面表现不同。在这些方面,上海较强,而珠三角的城市包括广州、深圳在内,由于一直对于发展制造业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比较而言,对展览业以及其它服务业的水平有待提高。具体的实例之一,目前无论是在广州还是深圳都缺少大型的国际性会议和有国际影响的活动。广州唯一的国际性盛会也就是一支独秀的“广交会”。而上海仅2004年就有包括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ESCAP)第60次会议、全球扶贫大会、世界工程师大会等大型国际高端会议。

区域展览业的发展一是看龙头城市的经济实力,二是看发展腹地、三是看主要城市的辐射带动、四是看是区内城市间的功能组合以及产业关联。比较而言,两地目前的展览业的发展水平基本相当,长三角稍胜一筹。珠三角的展览业的发展方向应当是着眼于包括香港和澳门的在内大珠三角的一体化,充分发挥广东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三角两大经济圈中的区位优势,增强对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辐射力,围绕广州深圳两大中心城市,加强内部城市间的协调和资源整合,重视国际推广和外资引进,推进名牌战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巩固和提升自己在中国展览也发展中的地位,很好地应对包括香港澳门、长三角,以及其它领域的竞争,并为中国展览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广东展览业的主要问题

广东的展览业虽然一直在全国表现不俗,但由于广东地区城市布局、产业结构的特殊性,以及会展业结构体系尚不成熟、市场发育迟缓等因素,导致展览业的发展与广东作为全国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适应,暴露出不少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

1、政府主导型展会有增无减

目前广东主要的品牌展大多数是由政府主办的,如广交会、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广州博览会等。以广州为例,据海关统计,2004年由市政府及下属部门举办的展览会共17场,其中较大型的有"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广州国际服装博览会"等,另外东莞三大展览国际电脑资讯产品博览会、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也是政府举办。政府主办展会对提升城市本身和展会的知名度、号召力,扶持本地产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政府主导型展会过多容易造成不公平竞争、形成主题雷同的重复办展问题,并且增加政府财政负担,长期看不利于展览市场的发育、不利于展览企业的成长,也不利于展览业服务水平的提升。

2、缺乏国际品牌展会意识

创品牌展会的一个重要方式是与专业化紧密结合。除“广交会”等极少数展会外,目前广东地区的展会的活动主体大多缺乏创品牌展会意识,办展追求的是大而杂,不是过“博”,就是多“节”,混淆了展销与展览的区别,把展览会降格为集市贸易,没有把产业优势通过细分市场,准确定位,形成鲜明的主题和特色,形成具有广东特点的品牌展览会。广东缺乏创品牌展会意识的一个表现是在对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认识和参与不够。由于UFI的权威性,被认可的展览会在吸引参展商、专业观众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可以加快展览会国际化、现代化发展的步伐。截至到2004年12月1日,全球共有662个展览会经过它的认证,中国有40个,占总数的6.04%,其中北京10个,上海8个,广东3个。这与广东本身会展发展规模是不相符。

3、展览业利用外资的力度不够

服务业水平提升的一条捷径是利用外资。比较而言广东在制造业利用外资方面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服务业方面,特别是在展览业方面却相对落后。2004年,德国的五大展览巨头汉诺威、法兰克福、科隆、慕尼黑、杜塞尔多夫以及法国欧西玛特、荷兰的荷雅企龙、亚洲博闻、英国的励展、美国的克劳斯、意大利的米兰等世界最知名的展览公司均悉数进入中国,但这些外资企业一般把上海或北京作为自己的首选地。2004年是外资开始密集进入广州的一年。2004年6月博闻中国公司承办了首届广州国际黄金珠宝玉石展、法兰克福公司首度参与承办了广州国际照明展、荷兰的荷雅企龙展览公司也首次进入广州。2004年7月德国科隆展览公司在广州成立了代表处,但比较而言,展览业的外资进入广东远在北京、上海之后。杜塞尔多夫已在上海和北京设立了办事处之后,2004年4月,又在沈阳设立代表处。对于广东展览业利用外资的问题,德国某展览公司中国区负责人的说法有一定的代表性。"广州如果从办展条件来讲,完全具备办展必备的三个基本条件,但是,公司的办展指挥棒是参展商和观众。展览举办地的选择主要来自客户的意见。在征求展览举办地时,国外参展商和买家多选择上海。他们认为上海才能代表中国"。与上海、北京相比,广东地区的城市主要存在对外形象宣传薄弱,服务业水平不高,对服务业的招商引资力度不够,以及面临着香港展览业的竞争等诸多问题。

4、主题雷同,重复办展严重

广东的展会题材重复的现象愈发严重,以往主要表现在“同年有若干个类似展览”,而2004年不同展览公司竟然在同一月份开展“同题材展会”互相争抢客源。首届广州国际品牌化妆品展览会落下帷幕没几日,3月18日―21日,广州又即将举行“第20届广州国际美容美发化妆用品博览会”。而3月25日―28日举行的“第八届广州国际广告展”和3月26日―29日举行的“2004广东国际广告展”在时间上几乎完全重叠,此种现象在全国都是罕见的。目前不止这两个行业,广东为数不少的家具展、建材展、安防展、机械展等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撞车”现象。以家具展为例:2004年在广州、深圳、东莞有六场展览会,展览面积从4万多平方米到25万平方米。由于时间重叠及题材重复,展会都不可避免地采取了“价格战”的方式吸引客户,这不仅给参展方及展览公司带来了不便,也影响了广东会展业的正常发展。

5、办展活动规范化欠缺

根据省市工商部门的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广东办展存在的不规范行为表现为:一是未经登记擅自举办展销会的行为时有发生。二是合同欺骗现象较为突出。一些展销会举办单位,利用格式合同等形式,设置陷阱欺骗参展商,损害参展商利益。三是未经登记,擅自招展广告,且虚假宣传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展会的承办单位为了吸引更多的客商参展,在展会的名称、规模、服务及主办单位、协办单位、支持单位方面等进行夸大其辞的广告宣传。有的同一办展单位在同一时间、同一场馆举办不同内容的展销会,如果参展商数量不多,往往就将不同的展会合并举办。四是利用展会进行诈骗。近年来个别展览公司收取参展费后卷款潜逃的情况有所增多,去年仅广州市工商机关就处理这方面的投诉20多宗。五是参展商品质量问题较多。展销国家禁止上市商品的行为时有发生。

6、高素质会展人才缺乏

现代会展业是一个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专业化程度高的产业,对运作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高,以广州为例,目前主营会展业务的企业353家,按平均每家需求量20-30人计,共需专业人才近8000,人才缺口大。同上海相比,广东主要差距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历教育,虽然广东有会展教育,但只是方向,没有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二是在培训认证方面,上海旅游委、外经贸委等有关方面开发了“会展策划与实务”培训考核项目,同时组织实施“注册会展经理”(Certificated Exhibition Management)培训认证项目,推动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而广东还没有高层次培训。

7、配套服务水平较低

会展业健康发展,依赖于相关产业及部门的支持。目前,广东的展览配套服务缺乏协调和合作,存在不少的问题,以深圳为例:在展品申报方面,没有如上海、北京等城市按国际惯例在展馆设立了海关申报服务窗口。在展会安全方面,根据市公安局的规定,展览会须依据大型活动的安全保卫标准,按一天最高人流量的3-5%配备保安人员。以高交会为例,开展期间每天的最高人流约为5万人,按此标准则需要1500名保安。这种做法一方面令主办机构承担了不必要的开支,另一方面又会引起参展商买家特别是国际参展商和买家的不解。此外在消防报建方面,据广东地区的不少主办商及参展商反映,由于每次展会的展台特装搭建业务很多,施工单位也很多,如果消防部门能从服务展览的角度出发,在展馆设立消防报建窗口,在展期对展馆消防设施和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和管理,将能更好地促进展会的消防管理工作。在城管管理上,因展览会是一种特殊的商贸合作交易场所,展会期间,开展升空气球、墙体广告等广告宣传活动是主办机构和参展商较为普遍的服务需求。根据市城管部门的规定,目前不管是在展馆红线内或红线外的广告报批,都必须按一事一报的方式开展,这增加了主办机构办展审批环节。

8、场馆运营机制与设施差距

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广东展览馆经营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场馆管理体制缺乏活力,场馆资源的相互内耗大,使用率低;二是展览馆市场化管理水平不高;三是展览场馆经营人才的不足,尤其是场馆市场营销人才、项目的统筹人才;四是设施方面火车、地铁、公路等交通工具不可以直达展馆,不能够提供全方位服务,包括银行、邮局、海关、航空、翻译、日用品、商店、餐馆等。目前广东的展馆配套服务设施还不完善,服务的问题更多。即使是广州新会展中心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展位布局不够理想、IC卡电话机和国内外长途电话拨打处太少、银行外币兑换不方便、停车位少等。

上一篇:海德堡,歌德把心遗忘的地方 下一篇:会展专业: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新兴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