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向软件敞开大门

时间:2022-07-19 10:07:37

UC向软件敞开大门

商业通讯已由硬件工业转变为软件工业。在网络、硬件成为普遍的基础设施的条件下,软件就成了在既有资源约束下提升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时下,三国时群雄争霸的场面在统一通信市场重现……为了争夺对这一新产业链的控制权,世界IT和通信业巨头微软、思科、谷歌、亚美亚、北电、IBM、惠普等均已齐聚“统一通信”市场。

思科收购提供WebEx,微软收购Tellme,爱立信收购了泰德,Avaya收购Traverse和Ubiquity,也许这些收购事件还令人记忆犹新,而10月,微软统一沟通解决方案的推出则让人对“统一通信”有了更多认识。

与思科不同的是,微软将Unified Communications简称UC定义为“统一沟通”,而不是“统一通信”。对此,微软解释称:“统一沟通的定义是统一通信+软件保障+客户体验。”

微软的统一沟通技术采用以软件为中心的策略,将VoIP电话系统、电子邮件、即时沟通、移动沟通以及音频视频Web会议等多种沟通方式融合为单一的平台,把所有与沟通相关的工作都集成到日常工作流程中。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郝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统一通信的市场是必然存在的,而存在的基础是相关的应用需要统一、融合起来。这里的统一、融合主要包括两层含义:第一,电话、电邮、传真、视频这些原本离散的通信方式需要融合起来。微软的统一沟通技术就是采用以软件为中心的策略,将VoIP电话系统、即时通信、电子邮件、移动设备以及音频视频Web会议等多种沟通方式整合在单一的平台中,将企业的员工放在沟通的核心位置,把所有与沟通相关的工作都集成到日常的工作流程中。

第二,基于语音和数据的互动,通信和业务应用需要融合起来。比如,微软的统一沟通技术可以使用户在Office system里面,直接通过点击联系人名字即可实现通话。

优策咨询公司(中国)最近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53.8%的最终用户认可微软的统一沟通定义,70%的中国用户计划部署统一沟通。电子邮件系统与即时通讯工具已成为中国用户部署统一沟通架构最常见的起点。

时下,在统一通信领域,思科的强项在于硬件;而微软则利用自身原有的Windows平台,从企业和桌面应用软件上发力,加速自身软件的网络化,其优势是上层的应用;Google则发挥自己在网络软件上的强势,顺应拓展地盘。

统一沟通必然要涉及一系列的硬件、软件、服务环境,不过,当前UC的游戏规则已经改变―商业通讯已由硬件工业转变为软件工业。今天网络、硬件已经成为普遍的基础设施,软件成为在既有资源约束下提升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赛迪软件产业中心分析师牟淑慧认为,微软的优势主要在于两点:一是整体解决方案,从企业用户常用的OUTLOOK、即时消息等入手构造从前台到后台、从平台到移动的整合通讯环境,迎合用户使用偏好;二是广结盟,统一沟通是产业链与产业链、联盟与联盟之间的竞争,微软通过广结盟一方面完善方案扩展应用,同时也扩展了面向用户的触角。

但不论是以硬件、软件亦或是以网络为中心,易用性和便捷性才是UC追求的最终目标。

上一篇:协同管理:刚柔相济,随需应变 下一篇:“落后生产力”将被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