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食用菌行业协会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时间:2022-07-19 09:47:02

福州市食用菌行业协会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摘要:福州食用菌产业发展原先存在产业化水平低、产品质量安全可控小,产品加工滞后、产业创新低以及外省竞争等问题。福州行业协会发挥从单一服务功能向多服务功能发展,从简单合作向新型合作演变,从农户间合作向社际间协作、合作社与企业合作迈进。带动农民、合作社、企业从“小生产”走向“大市场”,从分散经营走向专业化经营。

关键词:行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发展作用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08-08-2

福州市食用菌行业协会成立于2003年,由8家企业发起设立,属于以产品和技术为纽带建立的社团性专业协会。各主产县的食用菌行业协会是其分会如;罗源县食用菌行业协会、闽清县食用菌行业协会、长乐市食用菌协会。县分会的会长担任福州市食用菌行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等。

1 福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状况

1.1 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福州原先从事食用菌产业是在个体农户自发与经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产条件差、规模小,生产、加工、销售三大环节相互脱节,在很大程度上带有盲目性和趋同性,无法合力应对市场的变化。而且,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组织数量偏少,规模小,内部机制不够完善,难以发挥应有的带动作用。

1.2 产品质量安全不容忽视

由于登记使用的农药少,部分菇农用药不规范,影响了产品质量安全性;在栽培过程中对产地环境要求不严,生产技术不规范,产后的菌渣未合理处理,也影响了产品质量安全性。一是生产规模小而分散,技术难以规范,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二是菌种杂化,有的菌种已经退化,没有新品种;四是缺乏有效的市场调控手段,种植散户互相压价,导致本地市场价低。

1.3 产品加工滞后生产发展

从事食用菌加工的企业不多,基本上以初加工产品和原料性产品销售为主,冷冻保鲜食品、旅游休闲食品、方便即食食品、功能性食品、生物制品不多,精深加工产品极少,附加值低,缺乏市场竞争力,食用菌保鲜加工业已滞后于生产的发展。

1.4 产业创新有待加强

近年来,食用菌科研创新力度不够,在新技术开发、新品种选育等方面没有大的突破,生产上出现的一些技术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食用菌生产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乡镇负责食用菌生产的人员少,特别是食用菌专业技术人员少,不能满足食用菌产业长远发展需要。

1.5 外省的发展致竞争趋强

随着食用菌栽培技术普及推广,全国各地掀起了食用菌生产热潮,河南、山东、江苏、广西等省具有气候、原料资源、劳动力低廉市场等方面优势,并且制定了扶持食用菌发展的优惠政策,吸引了我县部分菇农到江苏、浙江、广西等地生产金针菇、秀珍菇相对成本较低,产品就近供应,就近销售,严重影响福州市的金针菇、秀珍菇销售市场。

2 福州食用菌行业协会发挥优势促发展

发挥行业协会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发展,从简单合作向新型合作演变,从农户间合作向社际间协作、合作社与企业合作迈进。带动农民、合作社、企业从“小生产”走向“大市场”,从分散经营走向专业化经营。

2.1 做好产业规划,协助政府部门出台优惠政策

以市场为导向,技术创新为依托,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促进食用菌产业向标准化、工厂智能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食用菌产量年均递增10%以上,2015年达到15.6万吨,总产值达到20亿元,占全市种植业总产值比重的20%以上,比2011年翻一番;建成一批食用菌工厂化周年生产企业,实现食用菌产业从传统生产模式向现代工厂化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

北部山区重点发展香菇、秀珍菇、银耳,高海拔山区重点发展灵芝及反季节香菇,中部平原重点发展蘑菇、秀珍菇,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重点发展工厂化珍稀品种。同时在食用菌重点产区建立专业化菌包生产线、产品加工基地、休闲文化区,逐步完善食用菌产业链。

为充分发挥福州市食用菌生产的优势,发展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致富,2012协助出台《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意见》。其中把食用菌产业纳入“菜篮子”工程建设项目,2012年至2017年,市财政在现有扶持专项资金(300万元)基础上每年按10%比例逐年递增,用于扶持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定电力部门对食用菌生产用电要按农用电价收取;交通部门对整车装载新鲜食用菌车辆要实行绿色放行;工商部门在注册登记时要免收登记费用;税务部门对交纳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食用菌企业纳税人,按照减免税规定程序进行减免;国土资源部门要优先审批食用菌企业占地手续。

2.2 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适应消费者对食用菌绿色、安全消费和安全生产的要求,加强食用菌产品质量全程监控,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和绿色食用菌产品,因地制宜发展有机食用菌产品。探索实行生产过程记录制度、产品质量追溯制度,构筑产品质量安全的制度保障。积极鼓励生产企业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GAP等认证,大力培育地方特色产品,如罗源县获得“罗源秀珍菇”地理标志保护。

2.2.1 以“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为模式,推进标准化生产

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依据社员分布状况和种植习惯,规则和建设了标准化菇房生产基地。建立菌种工厂统一生产线,严格落实标准化生产技术,制定了相应生产技术和基地管理制度,技术顾问对菇农利用多种途径现场培训和指导,按照无公害、绿色食品食用菌生产标准生产,保证菇品质量可追溯。协助购买频振式杀虫灯100台、粘虫板5万张,农药使用量减少35%以上,

将分散的种植户结对连片地组织起来,与菇农签订种植收购合同,通过实施统一菌种供应、统一物资采购、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收加工、统一包装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对社员提供无偿或象征性收费的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使菇农种植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极大的保障和提高。

2.2.2 举办和参加培训班,组织参观考察活动

为了提高福州市工厂化企业和菇农的素质,提高食用菌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组织重点(县)市的重点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菇农累计3038人次参加省市食用菌设施栽培技术培训班”。举办全市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班。邀请到江苏农科院、浙江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等单位食用菌著名专家。

协助罗源县、连江县、闽清县、闽侯县、长乐市等地举办多期县级栽培技术培训班,提高了菇农的科技水平。此外协会聘请的专家及技术人员还不定期下乡开展技术指导工作,为菇农排忧解难。学习食用菌先进地区的经验,引进浙江庆元县灰树花新品种。

2.3 建全完善“食用菌菇品产销信息平台”

福州市有金针菇企业十四家,其中会员十二家,产品除在本市批发市场销售之外,还销往全国十多个大中城市,但在销售过程中经常信息不通,价格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互相压价等问题,影响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协会建立的“金针菇产销信息平台”每天向各企业收集产销及批发市场价格情况,经综合整理后,将各个企业在各地销售价格以及福州亚峰批发市场的价格(平均价、最高价、最低价)情况,每天向各企业通报,使各企业了解市场最新行情,受到企业的欢迎,为产品合理销售起到积极作用。2011、2012年福州市场的金针菇价格位居全国前列。

通过协会组织企业、合作社、菇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规模和产品结构,通过“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形式与永辉超市、沃尔玛等直供直销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实现农产品均衡供给、保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2.4 开展信息服务,完善福州食用菌网

每月出刊《福州食用菌》12期,每期计200多份,累计115期共计25000多份,提供各类信息专题材料近5600多条,其中:包括本市动态、行业信息、栽培技术、病虫防治,新产品介绍、市场预测、储存加工、食菌保健等等,这些信息对生产起了很大作用,收到生产企业和菇农的电话,对信息上提供的资料进行进一步咨询,并给予充分的肯定。

为了更快的传播食用菌信息, 福州食用菌网于2008年8月开通,设有12个栏目、内容丰富、更新较快、为广大会员提供更多信息,受到国内外食用菌界朋友的普遍关注。

2.5 提升菌菇产业文化

举办菌菇烹饪大赛。2011、2012年与市科协、省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联合举办首届“菇品世家”杯亲子菌菇烹饪比赛。比赛期间还邀请了福建省、福州市各大电视台、报纸、广播媒体,通过亲子家庭烹饪大赛这一比赛方式普及、食用菌科普知识、推广菌菜,扩大社会影响,使食用菌的身份和品位得以提高,使食菌文化能够得到更深层次的普及,进一步引导家庭消费。

开展“食用菌健康社区行”活动。为让广大市民更好的了解和认识菌类对人体健康的营养保健知识,开展行业宣传,促进食用菌产品的销售、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拉动内需。与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食用菌健康社区行”活动。教广大消费者如果选购、消费食用菌,拉动食用菌餐桌经济,推动了食用菌产业发展。

作者简介:林程(1977—),男,福州市农业局经济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

上一篇:六部委政策扶持推动LED产业快速发展 下一篇:草莓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