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新课贵在“导”

时间:2022-07-19 09:45:14

摘 要:导入新课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基础。导课如果新颖、有趣则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在处理好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同时还要在导课上下工夫。将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知识来谈谈小学数学的导课技巧。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课;技巧

一、导向新知支撑点

任何一本教材的教学内容都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找准新知识的支撑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把学生引入新知识的学习探索之中,激发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授《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在幻灯片上展示《西游记》中八戒化缘的故事:在取经的路上,悟空连害三人,唐僧将其逐走。悟空走后,唐僧让八戒去化缘。八戒想,如果能化到六个馒头就好了。故事讲到这里,教师提出问题:那么,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分多少个馒头呢?这时,学生会说是6除以3,每个人分2个。当问题解决后,教师接着讲故事,但是八戒只化到一个馒头。教师提出下一个问题:此时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分多少个馒头呢?此问题一出,学生纷纷陷入了沉思,他们虽然知道是1除以3,但是对于分数的概念却毫无头绪,这样笔者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新授知识顺利地导入了课堂中。

二、导向认知停靠点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所以,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要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找准学生的认知的停靠点,把学生引向对外部所提供的信息的加工、处理、探索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比如,笔者在教学《认识大面额人民币》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在正式上课之前,笔者准备了3件衣服和一些学生用品以及几张大额的人民币。正式上课时,找两个学生拿着教师准备好的人民币来买衣服或学习用品,这样的“实境”导课,能使小学生从真实的生活情景中直观感知大额人民币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从小就明白数学是源于生活,同时,也要为生活服务的道理。这样的导课方式最终把小学生从外部感知的信息中引导到课内的学习上来了,学生在此基础上就会逐渐思考、逐渐探索、逐渐成长。

参考文献:

[1]丁璐.小学数学导课形式要多样化[J].新课程:小学,2012(07).

[2]戴永斌.合理利用,如虎添翼:多媒体手段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点滴[J].小学数学参考,2011(26).

上一篇:小学生阅读活动之我见 下一篇:谈如何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