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旅游热”到“登革热”

时间:2022-07-19 09:01:07

从“旅游热”到“登革热”

近日,有关登革热疫情的报道,充斥着京城各大媒体的版面。据北京市卫生局的疫情信息显示,中日友好医院上报了1例登革热实验室诊断报告,患者曾有去越南的经历。据统计,这是自今年1月初至今,北京市出现的第5例登革热患者。

早在今年6月,就从广州市卫生局获悉,广州某公司外派员工中,有13人登革热抗体呈阳性,其中11人已发病,2人为隐性感染。

登革热疫情的出现着实让人心惊,人们的脑海中不时地浮现出“非典”时那可怕的情景。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般由伊蚊叮咬传播,潜伏期为5至10天。病症有发烧、严重头痛、肌肉及关节痛等,病情严重的可有出血、休克,甚至死亡,但一般类型的登革热症状类似重症感冒,发热一周左右多能自行缓解。

该病通常在雨季或雨季将结束时出现,此外,伊蚊喜欢在日间叮人,尤其是日出后2小时及日落前数小时,正常人与病者接触不会被传染。能够传播登革热的蚊种在中国生存于广西、海南等地区,而且现在发现的登革热患者都是“外来户”。因此,登革热疫情在中国并不会大规模的爆发。

另据越南媒体报道,越南今年以来已发现约5.2万例登革热病例,比去年同期增长49%,其中49人死亡。由于东南亚、南亚、太平洋地区、非洲及中美洲等地区气候炎热,正为蚊虫活动和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温床。

除此以外,疟疾、日本脑炎及黄热病也都是由蚊虫叮咬而传染的疾病。疟疾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很是普遍,日本脑炎发生在东亚及东南亚大部分地区,黄热病流行于中非及南美洲,因此,到以上地区工作、旅游或生活的人们,在出发前应垂询医生或致电港口卫生处查询,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皮肤及衣服上涂抹蚊虫驱避药物;避免在“花斑蚊”出现频繁的时段于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若房间无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应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分量;勿进入疫情流行区域;也可服用预防药物来减少感染疾病的机会。一旦旅途中出现明显发热、出血、皮疹等症状,应第一时间前往当地医疗机构救治。此外,如旅行者两周内到过疫情流行区域,有蚊虫叮咬史,且有不适应、不舒服症状出现,最好及时咨询医生,立即就诊,并告诉医生自己所去过的国家或地区。长期在该地区逗留的人士,要预防黄热病、日本脑炎等流行疾病也可选用疫苗注射,一般有效期在10年左右。

近几年,出国旅游不断掀起热潮,经济水平提高了,走出国门开开眼界,也是大多数人的正常心理,但在选择旅游路线之前,最好对当地的环境和疾病状况做好充分的了解,同时,在出行时也必须加强卫生意识。别把自己健康的身体作为代价,用“旅游热”换来“登革热”,这就得不偿失了!

上一篇:北京藏医院:中华民族医药的又一窗口 下一篇:换位思考用“心”架起医患沟通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