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对建筑空间与建筑形式影响探究

时间:2022-07-19 07:52:41

宗教文化对建筑空间与建筑形式影响探究

摘 要:文化之于建筑犹如人类之于历史。而推动文化前进的基本动力在于宗教。以基督教为例,探究东、西罗马各自宗教建筑随着历史文化发展而有的不同的建筑形式。分析其宗教文化对于建筑空间与建筑形式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空间;宗教文化;基督教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057

人类早期文明发展过程中,普遍以宗教的形式来解释自身与世界的存在及发展问题,宗教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着指明方向的作用,一直处于人类文化的核心。宗教运用其独特的感染力,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甚至成为统治者用来控制人民思想的政治手段。因此,通过宗教,可以发掘特定时期人类政治、艺术等活动的原因及意义,从更深刻的精神层面来剖析维持特定社会运行或社会变革的必然原因。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遍布宗教的痕迹,宗教更是大程度上影响了艺术的发展。建筑艺术作为人类艺术殿堂最为重要的成员之一,更是在宗教的推动下发展。宗教建筑存在的意义不同于居住建筑意义仅满足于人类生存的需要以其固有的特点,其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将宗教意识与物质相结合,更为直观的阐述了宗教思想,在宗教发展过程中,一直起着传播教会精神,对教义做有形陈述的作用。研究宗教建筑,即可以对特定宗教的精神、发展、世界观等产生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深入人类文明的探究。宗教建筑在以宗教至上的社会环境中,有著不可忽视的艺术价值。宗教建筑除了作为宗教精神反映之外,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其资源消耗量及设计复杂程度远超于当时其他的艺术形式,这使建筑有了技术层面的飞速发展,形成了其独有的光、空间分配的布置方式,形成了其独有的哥特式的塔、楼层、门楣雕刻、尖拱等部件的设计方式,作为最重要的审美对象之一,展现了非凡的艺术价值,完成从物质到精神的再次升华。此外,宗教建筑也影响着其他艺术形式的发展,给予了其他艺术形式以思考与借鉴,进一步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宗教早期作为统治者控制人民思想的手段,深刻的植入市民的生活之中,而通过宗教最强有力的表现――宗教建筑,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代市民生活方式、思想文化的内涵与发展,考察宗教对人们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了如何深远的影响,从而推断各种人类行为的意义,有着重要的人文价值。

本文以基督教为代表,重点研究基督教建筑与其教义之间的关系,从而去解释宗教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其作为犹太人自古的领土,从公元十世纪起开始遭受连绵不断的战火,经历了多次战争与多个国家的轮番统治之后,以色列王国最终被罗马帝国彻底取消,从而变成其中的一个省。饱受战争痛苦的犹太人无力抗争事实,于是寄希望于宗教的救赎。

在基督教发展早期,当时的统治者认为传播统一的信仰有造反的嫌疑,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基督教只能在底层民众中秘密传播。经过几世纪基督教教义与思想的完善,基督教开始以自下而上的方式,逐渐渗透于权贵阶层,同时得到了统治者的认可。在公元313年,东、西罗马帝国皇帝联合《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具有合法地位,并在公元4世纪末,立基督教为国教。从此基督教具有了更强大的传播能力,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逐渐成为世界影响力最大的宗教之一。

公元六世纪,基督教出现了第一次分裂,东、西罗马各自出现了自己的教会首领,经常彼此进行权利斗争与倾轧,持续了四世纪之久。最终在公元1054年东、西部教会为神学问题发生激烈争吵,成为双方教会彻底决裂的导火索,自此,西部为天主教,东部为东正教,两方的意识形态也逐渐发生改变,对各自精神、文化、艺术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其中,西罗马在原罗马帝国领地发展。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赦令》之前,一直处于受到官方迫害,而处于隐秘传教的方式。地下墓窟是公元1到3世纪,基督教在异教罗马迫害时期的产物。由于基督教徒相信复活,抵制火葬形式,他们只能秘密地将基督徒(包括殉教者)埋藏在建筑物底下,同时这里也成了他们祭祀和祈祷的场所。地下墓窟里杜撰的那些象征主题都被画在半圆后堂的墙壁上。主堂所绘的男女圣徒像,排列成对,把信徒们的目光引向装饰祭坛的那些神品中级别更高的形象。未来的大教堂即由这样的形式发展而来。

公元754年,君士坦丁五世在君士坦丁堡召开会议禁止崇拜图像,圣像破坏运动开始,这一时期的建筑艺术发展并不显著,相对于基督教初期以巴西立卡大厅原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改进:一是受拜占庭的影响,教堂东西两端都设有半圆龛。这与早期地下墓窟的布局相似。二是以竖向双塔为特征的教堂西部结构的出现。此类教堂平面布局形式是巴西利卡,主出入口在南北外侧的回廊上,东西两端设置半圆室。但这种东西两侧设半圆室的做法仅仅在德国普及,其他地区因袭已久的太阳崇拜,大多只向东方行祭礼。

公元965年,罗曼艺术正式开始,教堂建筑不可避免的受到当时艺术风格的影响。经历了长达700多年的欧洲动乱岁月,这个世界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圣奥古斯丁所定义的“上帝之城”。这种理想的实现,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修道院,二是朝圣教堂。修道院的设计以及建筑都是僧侣亲手塑造的。内部的各种雕刻,绘画以及各种巧工也都出自于僧侣之手,内容皆为反映当时的宗教氛围。除了修道院,占相当比重的是“朝圣者教堂”,它是另外一种典型的中世纪生活方式――朝圣活动的产物。

罗曼建筑发展到后期,发展成哥特式建筑。“哥特式”本意为“野蛮的形式”,其意义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公元三世纪,罗马帝国军队被来自多瑙河下游的蛮族西哥特人所打败,公元四世纪,罗马城又被西哥特人所洗劫。由此,“哥特”便成为了野蛮的代名词,略含贬义。但到如今,哥特式建筑已成为中世纪基督教艺术最为伟大的成就之一,代表了中世纪灿烂文化的发展。

哥特式建筑最早起源于法国,而后盛行于德国、英国及意大利半岛等众多欧洲国家。虽然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但两者之间有显著的区别。罗马式教堂以厚重的穹顶及开阔的内部结构塑造了庄严、沉稳的气质,从而显示教会的权威;而哥特式建筑则采用高耸入云的尖顶、夸张巨大肋拱、色彩绚烂的彩色玻璃窗等形式,来表达基督教思想中的彼岸精神与神圣精神。即中世纪基督教宣称中,人在世的肉身必须要经历无尽的苦难,死后才能使精神飞升到极乐天国。哥特式建筑的“飞升”构造无疑最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凭借其华丽纤巧的艺术形态和诡谲夸张的浪漫性质内核,对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做了独特的概述。

哥特式建筑具有其明显特征,主要表现为十字形的平面结构、针尖型的塔楼、以透光和装饰为主要作用的墙体、立面中心位置的门道等,而从建筑及艺术方面的意义上来讲,哥特式建筑重要的一点是采用了交叉尖拱来支撑拱顶,在正方形底柱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尖拱、交叉拱穹隆营造了拔伸向上的视觉效果,大规模使用垂直线与镂空技术,使建筑更有飞腾的特点,给人高大升天的幻觉,更好地诠释了基督教精神思想。

哥特式教堂在采光方面着力于营造神秘的“天国之光”的感觉,而这种理念也渗透到教堂装饰方面。少量的墙体与大量的彩色玻璃窗结合,多为蓝色、宝石红、紫罗兰色和艳绿色.而到了哥特式建筑后期,设计者单纯的追求教堂所代表的精神层次,建筑一味地追求华丽纤巧,导致了“火焰式”建筑的出现。那种极力想要升v的、病态的意境,以其独特的形式抒发了对人间生活苦难的控诉以及对光明理想矢志不渝的追求。

不同于西罗马帝国渐渐走向衰亡,东罗马帝国建都于东方黑海口上的君士坦丁堡,这一政权延续了近千年之久。因其地处于两河流域,且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民族融合的特点,拜占庭帝国的经济、政治、宗教、艺术等方面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体系,孕育出新的文化。在建筑艺术方面,拜占庭建筑融合了古罗马与波斯建筑的风格,且出于在帝国的强盛时期为统治者建造歌功颂德的纪念物的普遍心理,人们开始兴建富丽的集中式教堂。由此,集中式教堂可以看作是拜占庭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

其中,公元537年由君士坦丁大帝的继任者弗拉基米尔一世时建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作为东正教最中心的教堂以及进行重大国家仪式的场所,从多个方面展现出早期拜占庭帝国的兴盛。与大多数拜占庭建筑一样,圣索菲亚大教堂建筑风格多受到古罗马、古希腊风格的影响,采用希腊式十字架造型,突出中央穹隆,且以拱帆与穹顶相结合的方式,构造了复杂的拱券承重模式。内部空间结构实现了统一与多变的结合,中部主体区域与南北侧区域相互独立。装饰方面则使用大量玻璃马赛克艺术与石雕艺术结合的方式,多运用彩色大理石贴面,白、绿、红、黑组成图案,使教堂内部显得富丽堂皇,与外部朴实的黑白相间条带造型形成对比。圣索菲亚大教堂几乎囊括了拜占庭集中式教堂的主要特点,成为当时期建筑风格的最重要表现之一。

拜占庭建筑在内部空间的装饰填充上,没有被固有的材料所束缚,而是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上,追求建筑风格与材料的相统一,挖掘材料的潜力,从而达到协调。其中尤其重要的马赛克镶嵌工艺起源于希腊,流行于地中海区域。之后流传到拜占庭帝国,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教堂内部对于富丽程度的需求,形成绚烂的色彩效果,多用于墙面、立柱、顶部以及拱券上进行装饰。但因集中式教堂装饰追求大面积的色彩统一,且马赛克艺术多立足于平面绘制,而缺乏空间上层次深度的表现,所以在构图上缺乏生动性。而伴随着帝国文明的发展和受到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影响,图形表现也接受了新文明的影响,并运用于建筑上。

公元1453年,拜占庭帝国陷落,奥斯曼土耳其在同一片土地上兴起,从此拜占庭基督教教堂添加上了伊斯兰元素,教堂内部粉刷大量白色,加入了伊斯兰教图案与文字,大大削弱了基督教色彩。此后,拜占庭文化主要在俄罗斯继续存在,东欧建筑虽然没有了大型穹顶,但改良成了多而小的圆形穹顶,也是对拜占庭式建筑艺术的传承的表现。

可见,宗教文化对于建筑空间与建筑形式的影响有着极大影响。同样,建筑也作为宗教文化传播的载体,起着对宗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作用。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使宗教建筑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璀璨明珠。

参考文献

[1]吕倩.图像学语境下的中世纪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宗教建筑比较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上一篇:政治传播与贵州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 下一篇:“安倍经济学”VS“克强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