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动态生成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时间:2022-07-19 07:28:45

抓住动态生成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追求课堂教学有效、实效、高效的今天,我们不得不关注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兴、开放性。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因此,课程改革必然是教学理念的改变和教学策略的革新。由于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直接发生关系的是教师,教师是否真正掌握教学改革发展方向,教师是否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并将理念与课堂以教学实施结合起来,首先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所在。因为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要关注成长中的学生的整个生命发展,要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更新观念,开放生成空间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一个教师以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理念走进课堂,就会有什么的理念支配自己的行为,指导自己的教学。有的教师依然抱着“穿新鞋走老路”的思想,“一言谈”、“填鸭式”。根本就不去了解学生内心的需要,从而导致教师教的费力,学生学得吃力,更谈不上有效教学。如在教学《小数的认识》时,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小朋友,课前老师请大家收集了商品的标价,老师从中选取了几张,我们把它展示出来。(张贴)你能看懂这些商品的标价吗?……饼干2.64元,巧克力是……老师接着讲解这样的数是小数,那么你会读这些小数吗?……请小朋友把我们今天学习的小数的读法介绍给同桌的小朋友……

这样的教学,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相沟通、互相影响、互相补充,引发群体思想碰撞,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活的,是富有生命灵性的。

二、优化过程,激活生成空间

我们老师上课是按事先预设好的教案有序地进行教学,学生要是越轨了,教师总会不知不觉、情不自禁地把他“牵”回来。其实,课堂教学不是一个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开放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涌现出许多的想法、出现许多的思维,有的可能是我们事先估计到的,有的可能是我们课前根本没有料到的,但不管是否估计到,都是来源于学生的实际,都是学生迫切想知道的内容,我们应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及时捕捉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随机应变,因势利导,优化课堂教学的每一个过程,为学生注入新鲜的血液。如,《小数的加减法》教学,有这么一道题:四年级每班选出50米跑成绩最好的四名学生参加4×50米接力赛,第一棒8.42秒,第二棒8.67秒,第三棒8.58秒,第四棒8.50秒,可能的总成绩( )。当学生遇到这个题时,有学生就提出:老师,这里为什么用“可能”二字?接着又有学生问:“老师,要估算吗?”“老师,要求近似数吗?”等等。说实在的,学生的这些发现是我备课时没有料到的,怎么办?这时,我充分肯定了学生的想法,然后又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全班,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参与其中,让学生弄清楚为什么用“可能”二字。又如《长方体包装盒的设计》的教学,设计正好包装12块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块时,有的小组交流有8种方案,我问学生对这些方案有什么想法,学生得出有些方案形状一样,只是摆放的位置不一样,应该只有4种。我正要继续讲下去时,有个学生突然举手说: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案,他说:长6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怎么办?是直接否定他还是……我让每个小组按他的方案来设计,证实他的方案不成立。试想,如对学生的发现要是不屑一顾或简单处理,不让学生把“疑”说出来,把“理”弄明白,学生永远困惑在心中,那么课堂哪有灵性?哪会折射出学生创新而富有个性的光芒?这就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预设中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所以,我们在关注教学生成的同时,更要关注预设。必须认识到,新课程改革对预设不是降低,而是提高,备课时要考虑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出现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案,让学生在每节课的生成都当作有效教学的资源,从而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策略。

三、激励评价,营造生成空间

课堂要动态生成,少不了学生要将所想的说出来,否则就无法生成。然而学生的所想,有时是一种错误或是一种暂时难辨真伪的模糊表征。怎么办?如《长方体包装盒的设计》教学,设计正好能放24块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块时,有一个学生的汇报是长14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我同样把他的方案板书,这时,让其他同学汇报自己的设计方案。当我问:还有其他方案吗?这时这个学生自己站起来说自己的方案错了,长应是12厘米,我及时给予了表扬,说: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并能及时更改,真是好样的!教师要做的是首先承认学生思路的合理性,激励学生将这些思路展示出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完全可以将其作为洞察、开发潜能的有效手段,找出某些错误的合理性,以满腔的热情、殷切的期望,及时给予肯定,让学生在自由冲突中走向和谐,从而获得认知上的飞跃、情感上的体验,为课堂营造一个轻松、活泼、充满激情的学习氛围。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教学的展开与推进是很难被规定与计划的,我们要以居高临下的驾驭能力、充满智慧的教育机智、民主开放的教学理念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从而形成师生之间兴趣、情感、个性思维、人格等方面互动生成的“学习共同体”,这样才能实现知识与能力乃至生命的共同发展,让生成走向有效,使课堂教学的生成更生动、丰富。

四、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

在预设动态时,教学设计不应是单一的、封闭的、主观性的设计,而应是多维的、开放的、动态的版块的设计,教学预设如果不以生成为导向,那么再好的设计也都可能是无价值的。如《长方体包装盒的设计》,设计正好放12块1厘米的小正方块方案,自主选择、对比,生成不同的选择。“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如果从节省的角度来考虑,你选择哪种方案?”学生对这种开放性的预设充满兴趣,使得课堂教学的生成更生动、更丰富。

把握动态生成的机会,善于把握最佳时间,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变成多元共生,充满互动变化的空间,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成为高效课堂。

上一篇:浅谈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下一篇:巧妙利用教学素材,培养学生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