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3例孕产妇选择分娩方式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时间:2022-07-19 07:14:32

563例孕产妇选择分娩方式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摘 要】目的:研究孕产妇在分娩时如何选择分娩方式的影响因素,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随即选取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产科2011年7月-2011年9月分娩的563份病例,统计孕产妇的身体及心理情况,进行数据分析。采用问卷调查,研究孕产妇选择分娩方式的心理因素。结果:调查显示,有304名产妇选择剖宫产,占总数53.9%,有220例剖宫产有医学指征,占剖宫产总数72.3%。在分娩时,孕产妇选择分娩方式影响因素很多,如社会因素、母亲因素、胎儿因素等。结论:现阶段孕产妇选择分娩方式时,剖宫产还是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规范剖宫产指征、产前正确的宣传教育、医务人员的心理干预,鼓励和支持自然分娩,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

【关键词】分娩方式;影响因素;剖宫产率;降低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153-01

随着医卫条件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剖宫产指征的放宽,越来越多的孕产妇选择剖宫产,然而剖宫产毕竟是非自然分娩方式可能会有大出血、术后感染等医疗隐患。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控制剖宫产率,同时保证母婴健康,成为产科共同关注的问题。笔者统计了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产科2011年7月-9月分娩的563份病例,探讨选择分娩方式的影响因素及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产科2012年6月-2012年8月分娩的563例孕产妇。

1.2 方法 利用科室的病例记录,统计所需数据。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内容包含孕产妇的身体状况及选取分娩方式的心理因素。问卷调查发出563份,回收561份,有效率为99.6%,调查结束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304名产妇选择剖宫产,占总数53.9%,相对而言,高龄孕产妇选择剖宫产的比例比较大,约占72.6%。

2.2 孕产妇的人口学基本资料,从中可以看出学历高、收入水平高、居住在城镇的孕产妇选择剖宫产的比例比较高。

2.3 孕产妇选择剖宫产的非指证因素多在分娩过程的疼痛、宝宝的聪明度以及产后恢复上。绝大多数存在病理因素的孕产妇选择剖宫产。

3 讨论

3.1 统计资料中,年轻、文化程度较高及收入稳定产妇趋向于选择剖宫产,这与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有关,并且希望不受自然分娩的痛苦;年长、收入低、文化程度偏低者受传统观念以及对手术的担心尤其经济条件的限制,从而选择自然分娩。

3.2 为胎儿安全着想、害怕疼痛、为母亲安全着想、心理及社会压力、选择分娩日等社会因素诱使孕产妇偏好剖宫产;不少家属及产妇认为剖宫产对宝宝安全,将来宝宝聪明。所以不论有无剖宫产指证,均强烈要求剖宫产。这表明宝宝的情况在产妇心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也与社会现象相符。同时,产科医生担心在分娩中发生意外,引起纠纷,迫于压力放宽了剖宫产指征。

事实上,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并没有明显的下降,相反,剖宫产的各种并发症日益被人们所重视。鼓楼医院有关专家表示,对于产妇而言,剖宫产所导致的产后出血、羊水栓塞、手术切口感染、子宫内膜炎、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对于新生儿来说,由于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其更容易诱发新生儿肺炎,免疫力也会较一般孩子弱。

3.3 剖宫产的病理因素,大致可分为胎儿因素、母体因素两类。胎儿因素包括胎儿宫内窘迫、羊水过少、胎位异常、头位难产等,母体因素包括妊娠并发症、瘢痕子宫、骨盆狭窄等。

胎儿因素是剖宫产率上升的最主要因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怀孕前后自身的重视和家人的关心,巨大儿的分娩率较前明显增加,增大了阴道分娩的风险,母体因素是剖宫产率上升的次要原因,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等妊娠合并症,有子宫手术史的患者,妊娠晚期或临产后,由于宫腔内压力增大,可使肌纤维拉长,发生断裂,造成子宫破裂,尤其是术后瘢痕愈合不良者,更易发生,提示我们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其实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现象,只要产妇做好分娩时的心理准备,这样就会轻松的度过分娩过程。怀孕期间还应戒烟、戒酒、防辐射,以及适当运动,为能够顺利分娩健康的宝宝创造良好的条件。

3.4 降低剖宫产的措施

自然分娩是一个自然过程,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剖宫产是作为解决难产的有效手段,在保障母婴健康上发挥了作用,但其终究不是一种完美的分娩方式。如何合理运用剖宫产,已成为全体医务工作者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3.4.1 开办孕妇学校,将强宣传教育,进行心理调控,客观分析剖宫产利弊,让孕妇了解自然分娩的优点以及剖宫产的后遗症,对两种分娩方式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得到产妇及其家属的支持,降低剖宫产率。

3.4.2 加强孕产妇的健康保障,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3.4.3 加强产时保健,提高助产质量,提高自然分娩的安全度,才能消除孕产妇对自然分娩的顾虑。

3.4.4 加强医患沟通,开展无痛分娩、导乐分娩等。

3.4.5 严格控制剖宫产指征,除绝对的剖宫产指征外,均用给予阴道试产的机会。

4 结论

降低剖宫产率是一个长久的工作。要真正降低剖宫产率,转变孕妇观念很重要,剖宫产并不是分娩唯一的安全手段,努力提高孕产妇对剖宫产术后各种并发症及远期不良影响的认识,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助产技术及服务水平,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任感,有效、合理的降低剖宫产率是可行的。但这种转变并非易事,不是医生单方面转变就可以,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医患双方、社会的共同努力,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才能更好降低剖宫产率。

参考文献:

[1] 毕江江,刘荧荧,王威,袁晶。产妇分娩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

[2] 黄斌,陈莉艳,黄敏。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健康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9,27.

[3] 王晓红。心理支持对降低剖宫率的临床观察[J]。医药月刊,2002,2.

上一篇:朝医辨证治疗不寐60例 下一篇:喘可治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