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辛亥革命》教学观摩活动中几个探究问题的评析

时间:2022-07-19 06:53:32

对《辛亥革命》教学观摩活动中几个探究问题的评析

[关键词]时序意识,地方史教学,主动性

[中图分类]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457―6241(2012)09―0056―04

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许多教研部门、高中在开设观摩课、研究课或者是同课异构活动的时候,都选择了必修一《辛亥革命》作为课题。教师们运用大量鲜活的史料、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对《辛亥革命》的教学进行了多种尝试与改革,许多环节令人耳目一新。教学过程中,他们比较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入了近期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引导学生质疑、探究、释疑,在实践中学习。一方面使得学生对这场一百年前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变革的革命历程有了新的认识,也培养了学生的价值观,实现了多层次、多角度、开放性地学习。但是,一些探究性学习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作为研学者,观摩了多节课,现选取其中不同教师的几个令我印象深刻的环节,分析其得失。

问题探究一:在1912年初的大事记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是否可以结合课本上的材料加以说明?或者提出质疑?

1月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l临时大总统。

1月3日,黎元洪当选副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成。

1月14日,袁世凯在北京、天津大肆搜捕革命党人。

1月16日,京津同盟会张先培等谋炸袁世凯未中,3人均被捕遇难。

1月28日,临时参议院在南京成立;

1月29日,选举林森为议长。

2月12日,清帝溥仪宣布退位。

2月13日,孙中山辞临时大总统职。

2月15日,参议院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2月27日,蔡元培等抵北京,迎袁南下。

2月29日,袁世凯密令曹锟部在北京发动兵变。

3月6日,参议院允袁在北京就职。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临时大总统职。

4月2日,南京临时参议院议决临时政府迁至北京。4日,又议决该院迁至北京。

这一探究问题的提出,有利于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全面了解与认识1912年1月到4月间有关辛亥革命的重要知识点,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时序意识、逻辑能力。

学生们在对材料进行了较为仔细地研究和讨论以后,发现了很多问题:(1)为什么材料中出现那么多的“临时”字样,大总统、政府、参议院、约法为什么都会是临时的呢?(2)为什么在1月出现了袁世凯搜捕、杀害革命党人而革命党人会谋炸袁世凯呢?在如此尖锐的矛盾下为什么还会把政权交给袁世凯?(3)为什么清帝退位的第二天孙中山就辞职?(4)蔡元培为什么要迎袁南下?袁世凯怎么会在北京就职?(5)为什么袁世凯已就任临时大总统而孙中山会在第二天颁布《临时约法》?(6)临时参议院和I临时政府为什么都迁到北京?

综观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出思维的闸门已被打开,一个师生良好互动的课堂正在形成。爱因斯坦曾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它能驱使人们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科学探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学生们对上述问题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教师首先肯定了同学们敏锐的观察力,然后话锋一转:“我和大家一样,也对这些奇怪的历史现象产生了很多的疑问,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对一组史料的研究并结合大家的知识经验以及教材的相关知识得出答案呢?”

材料一:武昌起义后……双方代表在上海英租界市政厅举行谈判。伍廷芳代表革命军方面提出:清朝皇帝退位、选举总统、建立共和政府等条件;唐绍仪代表袁世凯向革命军进行要挟。与此同时,英国、美国、德国、俄国、日本、法国等帝国主义对议和施加压力。……旧官僚和立宪派也竭力把南方引向拥袁的道路。在内外胁迫下,革命势力作出让步,孙中山发表声明,表示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即举袁世凯当大总统。

材料二:政府、大总统均以“临时”冠之,主要是因为一是当时全国尚未完全光广复,一些省份还未独立,条件未成熟也;二是因为正式宪法尚未制定,正式总统无法产生,这是依法选举总统的程序问题。

参议院最早之设立,是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所规定,当时仅以各省都督府所派之参议员组成,每省3人,1月28日在南京成立。……根据《临时约法》的规定,“参议院以国会成立之日解散,其职权由国会行之”……1913年4月8日,第一届国会开幕,临时参议院亦完成其使命,自动解散。

材料三革命党入投出的炸弹,对袁世凯无疑是当头一棒。袁本人虽侥幸逃脱,却受到极大的震动。从此后他再也不敢出门上朝了,并秘密派人到向京津同盟分会中人打招呼,表示要响应革命,清朝,希望革命党人不要再对他采取暗杀行动。但同时他又加紧戒备,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并下令军警执法处迅速杀害了被捕的黄芝萌、张先培、杨禹昌三位志士。

材料四:本来民国之奠都何处,纵是革命党人亦意见不一。南京孙、黄一派,虽力主定都南京,汉方实力派的黎元洪、沪方光复会分子章炳麟等,甚至临时参议员内的投票结果,以及掌革命党本身舆论的《民报》都主张奠都北京。现在袁既不愿南下,再加上个兵变,奠都北京就变成历史的必然了。

以往,学者们把南京临时政府北迁的原因归纳成三种:“革命斗争软弱说”“革命派内部意见矛盾”和“外部环境压迫说”。但他们忽略了“政治地理环境”及“树立新权威”两个因素,它们也是南京临时政府北迁的原因。

在教师的启发下,大家分成小组,组内分工,对教材和多媒体提供的史料分别进行研究。其间,有人记录,有人补充,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是起到组织者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成果适时地肯定、引导、点拨,对一些材料以外的问题进行了补充的说明。大家对1912年的政治形势和各种政治力量包括帝国主义、袁世凯、立宪派与旧官僚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表现和力量对比进行了较深入地剖析,对于同伴的分析,同学们或肯定、或否定、或打断、或补充,形成了充分民主、自由的空间,不仅加深了对民国初年复杂政治斗争的了解,较为客观地认识了在特定的背景下,中国政权转换的必然性,而且还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思维在交流中碰撞,智慧在学习中升华。

问题探究二:结合革命后无锡的发展,说一说辛亥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变化?实现了三民主义的哪些目标?

地方史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与历史学习内容相关的史料,既是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是历史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将本地历史文化资源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生动起来,弥补了教材的不足,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拉近时空距离的亲切感,热爱家乡的自豪感,引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

愿望,激发他们注入情感、融入记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辛亥革命对无锡的影响,一位老师教师选取了两段与教学内容契合度较高的无锡地方史研究成果。

材料一:辛亥革命以后……(无锡)政府明令禁烟禁赌,百姓剪辫子、放天足、穿中山装等,社会风气为之大变,人们的思想开始得到一次大的解放。……执政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实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并出现了许多新气象:在政治上,选举产生无锡县临时县议事会和县议事会,有了自由民主的选举政治;司法方面,有了警察、审判、检察机构和律师公所;社团方面,以商会、农会、教育会等各种社团和结社,推进地方自治;教育方面,设立劝学所,城乡出现一大批公立、私立学校,办学之风盛行,促使培养大批新型的人才;……而最重要的是无锡的资产阶级上台以后,执行发展工商业和保境安民、维持地方秩序的政策,即使是在以后的军阀混战期间也是如此,这使得无锡能够保持较长时期的安定。无锡从民国元年到抗战爆发前,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产生了以荣氏为代表的六大资本集团。无锡由此而迅速崛起,成为闻名于世的“小上海”。可以说,无锡近代以来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崛起,在抗战前经济实力能位于全国第三,辛亥革命成功是一个重要的关节点和转折点。

材料二:辛亥革命在无锡的成功,“兵不血刃”地迫使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退出历史舞台……民主思想得以公开传播,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无锡的政治舞台,他们大力发展工商业,保境安民,维持社会秩序。……这个时期,无锡发生了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变革。……改革财政,减免田税,简化纳税手续;开设光复门,开通从城中到火车站的马路;建立公花园,开辟菜场等。在安定开明的社会环境下,一大批实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最终形成了荣、杨、薛、唐蔡、唐程、周等闻名全国的六大资本集团,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创业创富的深刻印记。

该材料的呈现和讲解,使学生表现出高度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两段材料进行了仔细的研读、思考、讨论、整理、归纳,并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结论。教师则扮演了记者的身份,以亲和、民主的态度对学生进行随机采访,对于学生不成熟、不完整的答案也给予肯定,学生们得到鼓励,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结论。最终,综合大家的答案,他们对无锡辛亥革命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思想解放、社会风尚等各方面的变化进行了自己的分析和概括,包括: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选举产生的议会和政府机构;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促进无锡地方的经济崛起;民主思想广泛传播、深入人心,文化教育得到重视并发展起来;社会风尚也渐趋开放,逐步近代化。同时,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所描绘的政治理想在无锡是否得到了实现?哪些内容实现了?哪些没有实现?原因有哪些?这样有梯度问题的呈现使学生对辛亥革命有了更好、更全面地认识。

问题探究三: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丰碑,如果让你在辛亥革命的丰碑上写碑文,你会如何写?

初看起来,觉得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探究题。它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完成学习任务,并体验一种从未有过的写碑文经历,对激发学习动机有很好的作用。但当学生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问题时,该问题的欠缺暴露出来。因为学生并没有有关碑文撰写的文化底蕴、知识储备,他们不知道碑文到底应该怎么写,写多少,他们也没有能力驾驭碑文,而且,教师也没有很好的办法向学生传授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在这一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很多学生表现出了无所适从的现象,他们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胡乱写一些所谓的“碑文”。而教师也不甚了了,未经多少启发,即把学生引向分析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方向,并很快展示了所谓的碑文:政治上: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经济上: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思想: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风俗上:推动风俗文化的近代化。

这样的“问题探究”实质上意义不大。因为该问题无视学生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这一客观事实,也就起不到真正启发学生思维和探究学习的作用。有意义的探究学习必须具有相应的知识基础,只有把外界的新知识和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相互作用,使新旧知识相互同化,学生才能真正的消化和吸收,这一探究在达不到预期目的的时候主要靠教师包办,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环上出现了一定的遗憾,是教师需要反思的。在本环节中,教师可通过提供多段关于辛亥革命的新材料使学生探究辛亥革命使中国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巨变,其如何在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推动中国的社会变革;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史学界权威诸如金冲及、章开沅、严昌洪等人的观点呈现给学生,帮助其分析得出结论,引导学生自由辨析、争论,在碰撞中思考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成就。

新课改后,问题探究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学中惯常的教学手段。但由于教师对课程的开发能力、设计能力、组织能力以及研究能力的不同,在组织问题探究时也就表现出了不同的水平。以上《辛亥革命》一课的同课异构式教学活动中就出现了这一现象。问题探究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自觉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其探寻未知事物的主动性,激发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真正实现在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引领探究时,设计的问题应精到,指向要正确,提供的材料要准确,并且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延伸、问题的深度与高度,及时更新观念,运用较新观点去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结构,从而达到问题探究的目的。

【作者简介】詹明静,女,1966年生,历史特级教师,江苏省淮阴中学教师,淮安市历史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上一篇: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形式 下一篇:临夏州重点体育学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