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城十堰:跌宕四十年

时间:2022-07-19 06:42:06

有人说,十堰是个“无中生有”的城市。

1969年,二汽落户十堰,五湖四海的人们汇聚于此,挖山筑城。二汽就像历史赠送给十堰的一个礼物,短短几十年间,一个铁匠铺支撑的深山小镇,演变为雄踞鄂西北要塞的区域中心城市。声名煊赫的“二汽东风”曾是整个城市的光荣,在过去那个由车而“起”的十堰,本地人习惯对外人说――“我是十堰的,二汽就在那儿。”

其兴也勃然,其废也倏忽。

新世纪之初,东风(二汽)总部的搬离,像一把利刃抽掉了汽车产业的灵魂,十堰沦落成一个生产基地的壳子,城市陷入萧条。

经历了短暂的失落后,为了走上二次复兴的道路,以武当山为龙头的旅游业被推至台前,彼时,更多的人们开始使用另一张名片――“我是十堰的。知道吧?武当山就在那儿。”

历史仿佛只是跟这个城市开了个玩笑,现如今,东风重卡的到来,让十堰再次看到了曙光,于是她开启了二次造城运动。

纵观十堰43年发展史,城市与二汽成就了彼此,只不过,无论辉煌还是衰落,十堰始终是被动的一方。

历史的选择从来不由自主,而她所经历的岂止是时间那么简单。

“史前”十堰

如果单从字面剖析,“十堰”这个词的确不够霸气――十个池塘,或十座堤坝。

不过,她的三个别名――汽车城、卡车之都、东方底特律,如同沙画一般,让画面从沟壑山林、池塘水井的山涧,瞬间变幻为高楼林立,霓虹闪烁的现代都市。

历史的确如此。

十堰地域古称郧阳,地处鄂西北要塞,位于秦巴山区腹地,汉江中游,东探江汉平原、西接天府之国、北拥秦岭山脉、南俯神农架原始森林,。

她是古人类的发祥地,大约在距今80-100万年之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考古学家将之称之为“郧阳人”。千百年来,被群山环抱的十堰人们,以农为生。

其志记载《郧阳十景》中有十堰春耕,还记载韩弼《十堰春耕》诗:布谷声中水满溪,南畴北陇把锄犁;劝农不费田官力,腰鼓一声人自齐。

上面所说的“十堰地域”是广义上的,包括其管辖区的下辖两区五县一市,一个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一个旅游经济特区,即茅箭区、张湾区、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丹江口市、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

而十堰市中心城区主要分为茅箭区和张湾区,面积达1200平方公里,人口60万人。

十堰城区的最初雏形始于十堰老街,即现在的车城南路和百二河桥相交的北边这条街。这里原本是荒野之地,后来一户姓张的人家,在此垦荒并定居下来。此后,来此安家创业的人多了,这里被称为“张家庄”。张家在百二河上架了一座便民桥,称“张公桥”。

后来,这里来了一户姓朱的大户人家,开垦了大量的荒地。由于张家占有房屋较多,朱家开垦田地较多,当地就传出了“张半截,朱半川”的说法。张家的后代张天贵1956年去世,享年80岁。

随着人口增加,这里形成了一条小街。1629年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的流民以及湖北大冶县金牛镇的流民,结队到了十堰,落户张家庄,十堰老街初步形成。金牛镇的移民中以陈姓居多,打铁的手艺高,在张家庄开起了铁匠铺,为农民打农具、铸铁锅。因为陈姓铁匠铺生意红火、名气大,渐渐地张家庄就叫成了“陈家街”。这也是后来从外省前往十堰援建二汽的人描述十堰为“一条街道,打铁声音叮当响”的缘由。

清朝中叶,人口增多,农耕面积扩大,为满足灌溉所需,人们在秦巴山中的百二河和犟河上筑起十座堤坝,蓄水浇地。“十堰”因之而得名。

新中国建立之前,该地的行政称谓是“十堰镇”,属郧县管辖。1966年,当二汽选址该地后,在此特设“十堰办事处”。三年后,随着二汽建设的破土动工,十堰市成立。

至此,无论是从区域,还是行政分级,十堰市被赋予了独立而特别的意义。

曾经的荣光

在所有的采访对象中,只要是年龄稍大一点的十堰人,几乎都能说出二汽选择十堰的原因,其言辞均规范如教科书――当年,国家出于战备需要,二汽所生产车辆为军用,所以选址必须符合“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以躲避苏、美导弹的打击。

这让城市平增了几分神秘感。

为了保密,二汽最初对外的名称为“红卫指挥部”,而前期参与建设二汽的建筑公司的102指挥部,亦属于半保密状态。今天我们所了解的二汽及相关配件厂,均由代号代替,40厂、50厂、23厂等20多个厂全都建在山坳中。

事实上,十堰也并非从一开始就被二汽相中,从1953年二汽建设的构想,到1967年长达14年的时间中,地址变动从武汉到湖南,四川,一路饶了大半个圈,才最终敲定十堰。

1967年,十堰炉子沟,二汽开工典礼举行,之后的两年,因为“厂址造反”的冲击,基本没有开工。

1969年,实行军管,在强大政治压力下二汽重新开工。对此决定,坊间的传言版本有一个是:当时的国家副主席为湖北人,考虑到这一因素,二汽才得以落户十堰。

王新良正是这一年随102指挥部从内蒙古来到十堰,102指挥部主要是负责建设二汽厂房、安装厂里设备及运输工作。像他一样的建设大军人数大概10万左右,其中最大的支持者是一汽。一汽全厂1/3的干部、技术骨干无条件支援二汽,这些人成了二汽建设的骨干。

“嘛都没有。”他用这么一句天津话概括当时的情况。现在的张湾区,当时是泥地、水塘、老乡的茅草房。当地人如此形容这个贫瘠的山沟――九山、半水、半分田。当时,通往十堰的唯一公路是执政时,李宗仁主持修建的老白公路;襄渝铁路正与二汽同期建设。

这是一次规模宏大的挖山建厂,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其中艰苦不难想象。

没有一块完整的平地,20多个专业厂分建在20多条沟叉里,东西直线距离22.5公里,南北宽3.5公里。由于工厂分散,交通不便,职工从位于最两端的分厂赶到中心区张湾的总部汇报工作,一个往返要花上一天的功夫。

原材料的运输也颇为周折。襄渝铁路通车前,原材料经汉丹铁路运到丹江中转站仓库,然后从丹江经汉水用船运至郧县邓湾码头,再用汽车运到厂内,或从丹江直接用汽车运进厂。

随着建设的初具规模,生产亦如约同期进行。1975年6月,二汽第一个基本车型――东风2.5吨越野车投产。1978年,第二个基本车型5吨载重车投产。至此,二汽的建设开始初具规模,开始大批量生产,完成了初期的艰苦创业阶段。让二汽这个名字真正享誉全国的标志性事件是――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二汽生产的军车越野性能卓越,战功显赫,二汽更因此一夜成名。

与二汽一同迎来辉煌的是十堰。在这些年里,二汽基本等于十堰市,即便是后来政企分开之后,那时的十堰人在介绍自己的家乡时亦习惯将二汽囊入其中:“我家十堰的,二汽就在那儿!”

为了解除十几万人生活的后顾之忧,1973年,十堰升级为省辖市,十堰市、二汽实行“市厂合一”,当时二汽的厂领导,就是十堰市的党政领导。

1972年年底,十堰正式成立了城市规划领导小组。十堰市建委主任张万祥带队到一机部、国家计委汇报,为城市建设争取到了特殊政策和1000多万元的建设资金。十堰市政府想方设法,建立较为完善的生活设施。而企业利用自己的优势向十堰市和周围地区扩散汽车零部件生产,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增强经济实力。

其中,最为突出的变化便是街道的扩张,从炉子沟开始,建成红卫街,人民路、车城路等街道在几年间铺展开来。

1978年的“十堰二汽交通图”显示,十堰已经从一条铁匠铺发展成为“现有面积1250平方公里,共八个”。到了8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汽车制造厂地图”已经扩展为――厂房棋布,共有27个专业厂,其中24个沿老白公路两侧,分成六片布置在22条山沟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十堰的民营汽车产业亦初具规模,甚至催生了一批“汽车世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十堰荣华公司董事长钱云富,主要经营东风汽车,他曾四次荣登胡润百富榜单。而现今湖北首富王木青,亦是在90年代末期于十堰销售东风汽车,而后从十堰走出自立门户,汽车至今仍是其主打产业。

这些年,除了汽车之都,十堰亦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

失落的车城

随着二汽的逐渐壮大,以及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城市的建设发展迫在眉睫,十年之后,这种政企不分的状态宣告瓦解。1982年4月19日,中共湖北省委颁下通知,分别组成中共十堰市委员会和中共第二汽车制造厂委员会。1994年10月,原十堰市和郧阳地区合并,成立新的十堰市。实现以市带县的管理体制。

1992年,二汽正式更名为“东风汽车公司”,5年之后,东风改制上市。经过多年的发展,东风已经军用车辆,成功转型为重、中、轻、轿等宽系列多品种的产品格局。

而十堰,愈来愈难以满足长大后的“东风”,“与世隔绝”的大山成为东风崛起的拦路虎。

早在70年代末期,二汽的铸造厂能力遭遇平颈,建设第三铸造厂已经不可延缓。“那时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粮票和生活用品都是限量,最开始二汽说要扩建时,有领导不乐意,他说‘扩建就要占良田,十堰本来就地少’。”一位研究十堰市委政策研究员说。

此外,随着“三线战备”紧张气氛的淡出,东风的选择开始由“避开城市”转换为“靠近城市”。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结束之后,二汽第一任总工程师陈祖涛访问美国,偶然看到一本杂志上有卫星拍摄的二汽的照片,哪个厂在哪里一清二楚。“如果国家还要我建一个汽车厂,我一定不选在山区,一定要靠近大城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离开二汽前往中国汽车公司之前,陈祖涛不无感慨地总结说。

1983年,铸造三厂落户襄阳。后来,由于东风项目不断扩建,十堰已经很难找出一块完整的5平方公里的土地供其开发利用,山地的诟病越来越成为东风发展的束缚。从此以后,东风开始大规模外迁。

2003年9月,东风公司“迁都”武汉。2006年6月,东风有限移师江城。以两大总部外迁为标志,东风走出了大山。

东风总部的出走给了十堰沉重一击,对于当时的十堰来说,东风是其生存的支柱。时任十堰市市长的陈天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承认,东风总部的离开,不仅影响了投资者的热情,亦造城大量人才的外流,

资料显示,到2005年底,十堰工业企业中,汽车工业数量占42.8%,从业人员占66.7%,资产存量占85.3%,实现产值占73.3%,创造税收占86.9%。而东风总部搬迁后,2006年上半年,十堰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同比下降8.3%,汽车产量下降了28.0%。

除此之外,政府税收和各种税费大幅减少。东风公司建设过程中,国家投资16.7亿元,形成总资产600亿元,年销售收入900亿元。如果各种税费累计占总收入的25%-30%,武汉市将获得近300亿元的税费收入。单说东风有限,50名来自日本的中高层白领,每年的个人收入调节税就是3500万元。

虽然十堰本地媒体仍然传播着“东风总部搬走对城市没有影响”的观点,但是十堰人的生活江河日下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当时出自十堰论坛的一篇关于东风搬走,十堰状况的帖子流传甚广。

作者对东风搬走后,建工部出台的城市排名中,十堰沦为C类感到失落。面对有人提议将十堰更名为武当市的做法,他亦并不看好:“那唯一的一块旅游资源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收回成本,对照到黄山市、峨眉山市、登封市,街头上的网络客户端手指一触便可查询旅游信息,一块蛋糕养活一个县级市甚至绰绰有余,而武当山现在还不能养活一个乡镇大小的区。”

对此,“二汽子弟”更是感同身受,李想出生于1991年,她的爷爷奶奶即是最早一批援建二汽的人员之一,后来落户十堰,父母亲均供职东风。同其他二汽的孩子一样,她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东风教育集团旗下的学校就读。据李想回忆,当时十堰的教育系统被分成了两个“派系”――东风,主要服务于东风职工的孩子;十堰本地学生或者外来人口的孩子则归属于十堰的学校。

在李想上小学、初中时,东风的学校有暖气,楼房好,师资力量强大,十堰学校就相形见绌了。“十堰的学生一眼都能看出来,他们穿衣打扮比较土,讲话也土,都说方言,我们从小都讲普通话。”那时,他们称十堰的孩子为“老乡”,意思是“乡里乡气”。

但是这种优越感随着东风的迁出逐渐淡却,特别是李想上高中之后,她明显感觉到东风和十堰的优越感的倒置,也是在这段时间,东风和十堰的界限逐渐模糊,东风子弟亦有开始进入十堰高中就读的。现如今,那些没上大学的“老乡”们,在同龄人中混得风生水起,他们的主营生意便是改装车,或经营汽配生意,“同学聚会时,埋单的基本都是他们。”

事实上,自从政企分离后,东风和十堰长期较劲,“东风人瞧不起十堰人的穷酸,十堰人瞧不起东风人的素质”。 各种建设都出现了东风和十堰之分,那种面和心不和的摩擦从此就没有间断过,十堰市分出两个行政区,而东风公司谁也不属于。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据说十堰建热电厂时,东风希望十堰把资金投到东风的热电上,不用再花钱搞资源重复,但十堰经纬分明,建自己的热电厂!资金不够,便挨家挨户地募集,并信承诺建成后加倍偿还。但十堰自己建厂的结果并不尽人意,除了欠款迟迟未还之外,热电厂并未达到东风的水准。

于十堰而言,这是一个曾经为东风奉献的城市;反之,亦是东风成就了十堰这座城市的辉煌。虽然二者在长期的分化中,形成了一种互不相让的对峙姿态,但是当东风真的离去时,十堰变得前所未有的失落。

二次造城

东风总部迁至武汉后,十堰陷入低迷,关于“废都”的传言不胫而走。

十堰开始谋划转型,以旅游业为切入口,大刀阔斧建设旅游新城市。2008年7月12日,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十堰作为全省旅游发展的区域性集散中心、“一江两山”的重要节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北大门”,迎来了企盼已久的发展机遇。

以武当山为龙头的旅游业全面铺展开来,目前,正在修建的武当山机场被当做重点工程。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十堰市共申报重点旅游项目145个,完成67个,完成投资近50亿元,分别是“十五”期间的3.4倍和4.2倍。

而她的收获亦颇为丰厚,整个“十一五”期间,全市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增加5.3万人,旅游收入增加64亿元,创造就业岗位20万个,带动相关行业创收280亿元,全市旅游业总收入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7.8%上升到12.1%。

除此之外,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一主四大”的新型产业格局,即大力发展除汽车之外的,旅游、水电、医药化工、绿色食品等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亦被摆上台面。

相比因为旅游业的蓬勃而拔地而起的高楼饭店,属于东风的街道显得有些衰败。50厂的建筑多为青红色砖墙,街道窄而拥挤,群众文化广场等标志性建筑依然保持着上世纪的特色风貌。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边正在兴建的工业新区。这块地上所发生的一切都是新世纪的模样,根据计划,这里将被打造为占地68平方公里的工业园,主要用于吸纳东风,及其它汽车行业的企业。

这个工业园的诞生同样是因为东风抛出的橄榄枝,2009年,东风决议出台“863振兴计划”,决定在2015年实现将其商用车打造成亚洲第一品牌,而十堰作为东风重卡的老基地被视为其扩建计划的最佳地域。

为了迎接东风,十堰市开启了总面积达15万亩的削山造城计划,二次造城运动固然少了四十年前的艰苦卓绝,但其遭遇的质疑――生态破坏、债台高住、疯狂的房地产,让十堰再一次面临压力。

十堰是个奉献的城市。当年二汽选址于此,十堰人民贡献了山川良田;而作为南水北调的重要一站,为了保证首都人民的一缸清水,她亦出让了许多利益。

十堰是移民大城,这里的人们从五湖四海来支援二汽,大多数人一辈子栖身于此,他们没有祖先亡灵的纪念碑,亦没有属于这个城市的语言,聊以慰藉的只有自己筑造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历史的选择从来不由自主,而这座城所经历的又岂止是时间那么简单。

上一篇:我为中国通胀开处方 下一篇:孟非:无他,顺其自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