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丝鞋火得脱销 一年连锁50家

时间:2022-07-19 06:30:00

生产棕丝鞋垫 月销3万双

邹和忠酷爱古典诗词。“藤梢橘刺元无路,竹杖棕鞋不用扶。”坡的诗引起了他的兴趣:眉山是坡的故乡,这里有“棕鞋”吗?他跑遍了眉山、成都,并没有棕鞋。只买了一副棕丝鞋垫。摩挲着棕丝鞋垫,邹和忠越看越爱:条理匀称、弹性好、透气度高、吸附性强;可防寒除臭祛湿、舒筋活络、化瘀消毒。这么好的产品,如果做好了,肯定能火。

2台脚蹬的缝纫机,2个缝纫工,邹和忠的棕丝鞋垫厂正式开业。2005年春天,棕丝鞋垫热销。到年底,一个月3万多双鞋垫,生产、管理、销售上,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问题,一个小作坊被推着往企业管理上靠。

眉山市一个客户定了30万双棕丝鞋垫,因为缺钱,无法及时支付余款,鞋垫厂面临停产。

棕丝鞋垫是纯手工产品,不能以量取胜,而一双鞋垫的利润又不到1毛钱,因而,抗风险能力很弱,邹和忠苦思企业出路。

生产棕丝鞋 提升利润空间

2006年,邹和忠开始生产棕丝鞋。市场上的鞋面,用在0.8厘米的棕丝上,普通面料太薄,皮革又太厚,弹性还不好,都不合适。

邹和忠四处找面料,都是无功而返。一位员工劝道:“别找了。我做鞋50多年,从来没见过你想要的那种面料。”但在邹和忠看来“找不到,就算我白辛苦了。找到了,就算我对鞋业做贡献了。”

邹和忠开始用各种材料实验,棉布、真皮、皮优……终于,5个月后,他找到了一种特殊材料。这种材料柔软舒适、拉力及耐磨性强,结实耐用。面料问题解决后,他的“弘一棕丝鞋厂”正式投入生产。

邹和忠又发现,手工包边,一天只能做5双鞋。于是,他又自己研制出拉筒机,机器实现了半机械化,生产速度从5双增至200至300双。

因为长时间的钻研,邹和忠做鞋的经验比专业人士还丰富,鞋子研制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他可以和员工一起协商。制鞋机械设备维修,他更是权威。

最佳销售方式:专卖店

2007年,邹和忠开始寻找销售渠道。棕丝鞋的价位高,大型批发市场卖不动,好不容易找到的经销商,只做了两个月,就因为销量不好,不做了;因为鞋子款式少、做工粗糙、造价高,商超也卖不动。邹和忠的心情沮丧到了极点。

老北京布鞋的营销模式,给了邹和忠提示。“天然材质,手工难度大、价位比较高。”这些特点和棕丝鞋相同,弘一走专卖路线会怎样?还没来得及实验,就有了结果。一次查看进货表,他无意间发现,丽江经销商,进货量是其他地区的几倍。这个叫王小平的经销商,开的正是专卖店。

精益求精 打造棕丝鞋品牌

2008年冬天,邹和忠开始筹备开专卖,做专卖的前提,是把产品做的更精。

他请来专业的设计师,设计新型、时尚的棕丝鞋。同时,征集经销商的意见,把消费者喜欢的元素,充分融入到产品中。

做工上,统一用裁断机裁截棕丝,打磨边角余刺。50多个工人手工缝制针脚的密度、线间距全部统一。

价格制定时,定出高中低档价位,售价28-128元不等,能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建网站、印宣传画册,积极扩大宣传。

完善了单店加盟、区域、省级等加盟政策后,2009年,弘一开始发展加盟店。

2009年国庆节,加盟商王小平从云南丽江来到了眉山,要签订2010年的合同。原来,棕丝鞋越来越火,向王小平咨询加盟渠道的人越来越多。王小平怕下一年的权被别人签下,就急急忙忙地飞了过来。

邹和忠笑着说道,其实她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不经过她允许,丽江开不了第二个加盟店。“有个林先生,打过几次电话,想在丽江开几家店,我都没同意。直接告诉他,想开店就找王小平。”惹得林先生在电话里喊:“丽江那么大,别说两三家了,开十多家都没问题,没见过你这么死板的老板。”

“做企业,有些错误是必须坚持的。宁愿经济损失,也不能在诚信上犯错。”邹和忠说。

2009年,退伍军人文洪加盟开店,创下了县级单店日销118双的成绩。2010年,他出任招商办总经理。文洪扶持的周全国和宋桃,平均年龄不到24岁。二人5月中旬看到此项目,来厂里考察了3天,随后签约为攀枝花总。因为是第一个市级,文经理亲赴攀枝花,从装修盯到开业,进行了全程的保姆式的服务。开业当天,顾客盈门,此后销量一路飙升,在一个半月里,开了5家分店。

棕丝鞋销量越来越好,卖到脱销。15至20平方米的店面,首批进货1万元,总投入仅需27000元,利润率可达100%,黄龙犀镇的加盟商刘晓华,开业半年,赚了10多万,他介绍来了新都市的加盟商……短短一年的时间,弘一棕丝鞋的连锁店已经开了50多家。

(责编:王灵芳)

上一篇:巧用名牌尾料 打造平民时装 下一篇:骨之味火锅 4年连锁2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