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有学前教育资源占有者的构成看学前教育的公平性

时间:2022-07-19 04:50:51

从公有学前教育资源占有者的构成看学前教育的公平性

【摘要】公有学前教育资源分配存在不公平现象。政府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将学前教育投资公开化、公平化,逐步取消幼儿园评级制度,建立弱势群体保障制度,为弱势群体提供教育投资咨询服务,以打破学前教育中的“马太效应”,推进学前教育公平建设。

【关键词】学前教育;弱势群体;公平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4-0022-04

公平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核,教育公平则是社会公平的主要构成部分。目前,我国各地区之间、同一地区内部都存在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现象,这是教育不公平的一种表现。本文通过对某城市幼儿园家长的问卷调查,多维度分析公有学前教育资源占有者的构成,以便为推进学前教育公平建设提供合理化建议。

一、调查结果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我国华东某大城市的12个区随机抽样13所公办幼儿园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示范幼儿园4所,一级幼儿园5所,二级幼儿园4所。每所幼儿园发放问卷50份,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问卷590份,回收率为90.7%。其中公办一级幼儿园和二级幼儿园的回收率较高,分别为95.6%和92%。示范幼儿园的回收率明显偏低,仅为75%。在问卷中,幼儿园的级别由高到低依次是示范幼儿园、一级幼儿园、二级幼儿园;家庭月收入2000元以下记为1分,2001~6000元记为2分,6001~10000元记为3分,10000元以上记为4分;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记为1分,初中记为2分,高中或中专记为3分,大专或本科记为4分,硕士及以上记为5分;当前户口为本地城镇户口记为1分,外地户口记为2分。

本文采用Microsoft SPSS 11.0英文版电脑统计程序进行资料处理,统计结果见下表。

二、分析与讨论

1.从家庭月收入情况进行分析

示范幼儿园幼儿家庭月收入平均得分为3.248,一级幼儿园幼儿家庭月收入平均得分为2.252,二级幼儿园幼儿家庭月收入平均得分为1.897,这意味着从示范幼儿园到一级幼儿园再到二级幼儿园,幼儿家庭的平均月收入呈递减趋势。

从下表可以看出,示范幼儿园幼儿家庭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占示范幼儿园幼儿家庭总数的58.7%,其中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占35.3%;二级幼儿园幼儿家庭月收入低于6000元的占总数的87%,其中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家庭占27.2%;家庭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家庭在该城市中基本属于经济弱势群体。

一般来说,家庭收入较高的家庭在社会上占有的可支配资源较多,除了物质资源外,还拥有人脉关系等软性资源,这为送幼儿进入高质量幼儿园就读创造了良好条件。而收入相对较低的家庭拥有的资源比较少,社会资源相对缺乏,很难在竞争激烈的示范幼儿园招生中获得优势。另外,经济原因也决定了收入相对较低的家庭在选择高质量幼儿园时会受到限制,因为高质量幼儿园通常意味着高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在示范幼儿园幼儿中,有6%的幼儿家庭月收入低于2000元。这些收入相对较低的家庭之所以愿意花高昂的费用让孩子就读收费不菲的示范幼儿园,是因为这些家长迫切希望通过接受高质量教育来改变孩子的命运。这些家长普遍认为,没有接受好的教育,就没有办法拥有好的生活,所以他们即使穷其所有也要让自己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

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园在划分级别的同时也对招收幼儿的家庭作了区分,尽管这不是有意识的,却导致高质量幼儿园的幼儿家庭收入相对较高,而低级别幼儿园的幼儿家庭收入也比较低。属于社会强势群体的家长能为孩子选择好的幼儿园,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弱势群体则只能选择比较差的幼儿园。不同教育水平带来的差别又将在下一代的人生发展中得到延续,而且差距会越来越大。

2.从受教育程度进行分析

从受教育程度看,示范幼儿园、一级幼儿园和二级幼儿园幼儿家长的平均得分分别为4.076、3.266和3.103。示范幼儿园幼儿家长得分最高,这意味着这类幼儿园的幼儿家长受教育程度最高。一级幼儿园和二级幼儿园的差距不是很大,但是与示范幼儿园的差距比较明显。从标准差来看,在受教育程度上,示范幼儿园、一级幼儿园和二级幼儿园分别为0.57、0.864和0.844,这说明示范幼儿园幼儿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差别最小,而一级幼儿园和二级幼儿园中幼儿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月收入之间存在正相关,这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为什么有6%的家长即使家庭月收入低于2000元,也要为自己的孩子提供高质量、高价格的受教育机会。

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一般更懂得教育的重要性,因为他们是教育的直接受益者,所以会更加重视自己子女的教育。相反,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易切实体会到教育的重要性。因此,除了客观的经济条件限制外,这些家长主观上也没有特别重视教育,他们普遍认为学前教育并不重要,不必费心选择幼儿园。

3.从户口情况进行分析

在户口分值统计方面,示范幼儿园的平均得分是1.069,一级幼儿园和二级幼儿园分别是1.269和1.348,示范幼儿园的得分最低,这意味着在示范幼儿园就读的幼儿拥有本地城镇户口的较多,而在一级幼儿园和二级幼儿园中就读的外地户籍幼儿明显增多。从户口分值统计看,教育资源的地域垄断性依然较强。尽管国家已出台相关措施帮助外地户籍幼儿享有入园权利,但现实情况是外地幼儿基本无法进入高层次和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机构接受教育。

本次调查发现,学前教育公有资源的分配存在不公平现象,优质教育资源基本被社会强势群体占有,他们的家庭收入和受教育程度高,而且户口大多在本地,享受着公有的高质量学前教育资源;而一些弱势群体的家庭收入低,受教育水平低,享有的社会资源有限,没有能力为孩子选择优质幼儿园,而且主观上也没有去为孩子争取优质教育服务。公有学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会导致学前教育出现“马太效应”,即好者愈好,差者愈差,社会阶层的差距越来越大,并会在下一代中延续。“穷人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结果便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诸如屈从意识、不愿意规划未来、没有实现理想的能力等。此种类型的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对周围的人,特别是穷人的后代产生影响,从而代代相传,贫困本身也就得以在此种文化的制约与保护下不断延续。”〔1〕

三、对推进学前教育公平建设的建议

要消除学前教育中的“马太效应”,最好的办法是借助政府的宏观调控,将学前教育投资公开化、公平化,逐渐取消幼儿园评级制度,建立弱势群体保障制度,为弱势群体提供教育投资咨询服务,改善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推进学前教育公平建设。

1.减少对优质幼儿园的投资,将学前教育投资公开化、公平化

“方方面面的差异使得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形成了‘两个迥然不同的集团,两种迥然不同的文化’,‘示范性’的预想在两种文化的分野中成了一种自欺欺人的童话。” 〔2〕政府不应该再人为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和一般教育资源的投入差距,如果听任这种差距日益扩大,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会使无数幼儿不能享有必要的教育,以致丧失发展机会,导致社会成员发展潜能的整体开发处于较低水平。〔3〕“形式的正义,应是管理平等地(即以同样的方式)适用于那些由他们规定的阶层的人们。”〔4〕政府减少对优质幼儿园的投资,将学前教育投资公开化、公平化,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投入,有利于消除“马太效应”。

2.借鉴国际通用的准入制度,逐步取消幼儿园评级制度

国际通用的准入制度是指凡是符合条件的申办人都可以申办幼儿园,这种准入制度可以避免幼儿园之间的硬件攀比,有利于节约原本数量有限的学前教育资源。准入制度的实施能够为更多幼儿创造接受高质量学前教育的机会。“对教育质量的追求绝不能以牺牲教育公平为代价,牺牲教育公平为代价换来的教育质量是得不偿失的,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质量。” 〔5〕

3.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弱势群体接受学前教育服务的权利

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认为,教育具有“正邻近影响”,即“儿童受到的教育不仅有利于儿童自己或家长,而且社会上其他成员也会从中得到好处。儿童受到的教育由于能促进一个稳定和民主的社会而有助于福利的保障”。〔6〕为弱势群体接受学前教育提供制度保障,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如果社会不和谐,“穷人会用公开的暴力手段使富人的财产减少到与自己相当,会在需求和恶意的驱使下去侵犯他人的财产”。〔7〕就儿童的受教育权利来说,一部分儿童,特别是弱势人群的孩子,他们受教育的基本条件如果不能得到保障,这将是社会公共权力的滥用,将会危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4.建立中介服务机构,为弱势群体提供教育投资咨询服务

学前教育产品具有特殊性和专业性,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家长,尤其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家长如果能了解更多的教育信息,掌握更先进的教育理念,就会进行更为理性的教育投资,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目前,家庭教育服务市场还不成熟,市场上缺少相关服务机构。政府可以采用购买服务的方法,吸引民间教育资源投资教育服务机构,为弱势群体提供正确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指导,引导弱势群体进行理性教育投资。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86.

〔2〕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刚,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50,82,54.

〔3〕万俊人.道德之维:现代经济伦理导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356.

〔4〕袁振国.论中国教育政策的转变:对我国重点中学平等与效益的个案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5〕朱家雄,张婕.教育公平:一个不容回避的学前教育问题〔EB/OL〕. 〔2006-06-02〕.www.省略.

〔6〕周文良.义务教育教育成本的分担、补偿与教育公平〔J〕.江西教育科研,1997,(2).

〔7〕孙传钊.贫困的尺度〔J〕.读书,2002,(3).

上一篇:婴幼儿睡眠问题成因及对策 下一篇:专家型教师评价行为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