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黑木耳栽培管理技术

时间:2022-07-19 03:22:27

论黑木耳栽培管理技术

[摘 要] 黑木耳是城乡人民喜欢食用的食用菌之一,也是大宗出口商品。我市多以木屑、菌草做为培养料,模仿袋栽香菇制作工艺,科学巧妙地运用光、湿度、温度、水分、空气等自然条件来栽培黑木耳。下文具体分析黑木耳栽培管理技术。

[关键词] 黑木耳 栽培 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159-01

黑木耳又称木耳、光木耳,属木耳科。其味道鲜美,可素可荤,营养丰富,味甘,性平,具有很多药用功效,能益气强身,有活血效能,还是中老年人的优良保健食品。黑木耳种植技术的不断改革,需求产量大幅度的增长,但还是满足不了外贸出口和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随着人工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种植木耳新技术的试验研究,目前主要以塑料袋种植为主。

1 黑木耳的栽培习性

1.1 囟龋汉谀径属中温型菌类,具有耐寒怕热的特性,对温度反应敏感。其菌丝适宜温度22~26℃,子实体最适温度15~25℃。适宜范围内温度越低生长发育越慢,但子实体色深、健壮、肉厚、产量高、质量好;温度越高生长发育越快,但菌丝细弱,子实体颜色淡、肉薄、产量低,并易流耳,感染杂菌。

1.2 水分:水分是黑木耳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黑木耳菌丝体和子实体在生长发育中都需要大量的水分。在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5%左右,在子实体发育期,空气相对湿度要求保持在90%~95%。

1.3 光照:菌丝体生长不需要光照,但子实体原基的形成、耳芽的分化需要在一定的散射光下才能展出茁壮的耳片。因此,要做到“3分阳、7分阴”,促使子实体迅速发育成长。

1.4 氧气:黑木耳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在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形成、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进行着有氧呼吸。因此,要经常保持培养室的空气流通,以保证黑木耳生长发育对氧气的需要。林地栽培黑木耳,由于树木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因而比大田栽培和大棚栽培具备充足的新鲜氧气,可以实现稳产高产。

1.5 酸碱性:黑木耳菌丝体生长适宜偏酸的环境,但易生长霉菌,导致菌袋污染率上升。为此,在配方中要适当提高pH值,使之达到偏碱的环境,降低污染率。

2 原材料准备

2.1 木屑:要求无杂质、无霉变、以阔叶硬杂树为主。如果木屑过细,可适当添加农作物秸杆(粉碎)进行调解粗细度。以颗粒状木屑80%加细锯末20%为宜。

2.2 麦麸、米糠:要求新鲜无霉变,麦麸以大片的好。

2.3 塑料袋:生产黑木耳的塑料袋现有两种。一种是高压聚丙烯袋,其优点是透明度强,耐高温,高温不溶化、不变形,方便检查袋内杂菌污染;其缺点是冬季装袋较脆,破损率高。一种是低压聚乙烯袋,其优点是有一定的韧性和回缩力,装袋时破损率低;缺点是透明度差,检查杂菌时不易发现;该袋不耐高温,只适合常压 100℃灭菌生产。总之,不论哪种袋,要求每个袋重量都必须在4克以上为好。塑料袋太薄,装袋灭菌后就会变形。

2.4 菌袋质量鉴别:基本方法为“一量、二称,三压、四看”。一量:量规格,现通用菌袋规格有三种折袋,16.5cm×33cm,17cm×33cm,17cm×35cm。前两种规格装湿料以2斤为宜,装完料后菌袋直径为11厘米,袋高18-20厘米;后一种规格湿料以2.3斤为宜,装完料后菌袋直径为11厘米,袋高21-23厘米。装料不可过多,否则不利于发菌,还会延长整个生产期。常规品种,装料2斤时每袋价格与菌袋的重量成正比。以上三种规格袋,每个袋重在4-4.2克为宜。三压:对低压聚乙烯袋,进行挤压检测。把袋充满气体,然后拧紧袋口挤压看其变化,如爆裂则袋为生料制作,为次品袋;如鼓涨开裂则为纯料制作,为好袋。 四看:看厚薄的均匀程度。如厚薄均匀为好袋,否则为次品袋。建议使用规格为17cm×35cm,重量为4.2克的低压聚乙烯或高压聚丙烯袋。乙烯袋和丙烯袋只是使用习惯问题。低压聚乙烯袋不能用于高压灭菌生产,其优点是不易脱袋。高压聚丙烯袋为通用袋,其优点是便于检查杂菌,便于割口。

3 木屑二级菌种制作

3.1 常用配方:木屑78%、麦麸20%、白糖1%、石膏白灰0.5%,磷酸二氢钾0.1%、成品料含水量63-65%。

3.2 工艺流程:原材料准备称量拌料装瓶扎孔塞棉塞装筐灭菌冷却接种上架培养管理。

3.3 操作过程:先将麦麸、石膏、石灰称好后放在一起,先干拌两遍,然后再放入木屑中进行搅拌两遍,将白糖溶于拌料水中。然后将拌料水与木屑等原料混合翻拌2 遍。要保证混拌均匀。在后两遍时要注意调整混合料的水分,保证含水率在62-63%之间,通过加白灰调整PH值在5.0-6.0之间。将瓶子洗刷干净、控干水分,然后装瓶。装瓶时边装料边振动,使瓶中的料松紧适宜。装料至瓶肩处,将瓶擦净并在瓶中间扎一个直径1.5cm孔,然后塞上棉塞、装入菌筐中。然后采用常用灭菌方式,温度100℃,保持8-10小时,趁热出锅,将菌瓶送入冷却室或接种室进行冷却。待瓶中料降温到30℃以下时,就可进行接种,接完菌种的菌种瓶放到已消毒的培养架上,温度控制在26-27℃左右进行菌种培养。大约30天左右菌丝即可长满瓶,当菌丝长满瓶后,在10℃左右条件下再培养7-10天左右,即可使用。

4 出耳期管理

在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环境下能看到许多小黑点产生,并逐渐长大,连成一朵耳芽,耳芽形成后大约10-15天,耳片平展,子实体成熟,即可采收。

5 采收与加工

黑木耳成熟的标准是耳片充分展开,开始收边、耳基变细,颜色由黑变褐时,即可采摘。要求勤采,细采,采大留小,不使流耳。采收时,用小刀靠袋壁削平,采收下来的木耳要及时晒干。采收后的菌袋停止喷水4、5天,让菌丝积累营养,经过10天左右,第二茬耳芽形成,重复上面管理,即可采收两茬。

参考文献

[1]塑料大棚段木栽培木耳的主要病害与防治[J]. 王法渠. 中国食用菌. 1993(01)

[2]黑木耳栽培中常见的几个问题[J]. 唐志敏,李湘震. 云南农业科技. 1987(05)

上一篇:福贡县当前农机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高原青稞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