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含黄金的古代货币

时间:2022-07-19 11:42:54

富含黄金的古代货币

我国古代货币中,有些铜钱和银锭,含有许多黄金,其中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古代先民科技水平较低,在冶炼金属过程中,难以将矿石中的各种金属完全分离;另一原因是出于特别的目的,刻意而为之。

图1是一枚先秦“半两”钱,钱身布满红斑绿锈和黑漆古色,没有锈结的地章上闪露出亮白色,铸币质地细腻,上手感觉分量较重,如果按传统的鉴定经验判断,这应是一枚银质秦“半两”。经用CXRFWIN黄金成色仪分析系统检验(该系统能检测14种金属元素),检测出该“半两”钱中含有61.48%的黄金,真是堪称一枚白色的金“半两”。在自然界中,金、银、铅、锌都属于亲铜元素,在金属矿中,常构成类质同象混入系列,金、银、铜、铅、锌常相伴产出。在古代,要将原矿中的各种金属分离、提纯是做不到的,即使科技发达的今天,黄金饰品中含有微量银,银饰品中含有微量金的现象也很普遍,只是古代铸币中的贵金属含量要普遍高于现代而已,其中的含量比例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年代、地区的不同,差别较大。图2是一枚先秦小型“半两”钱,其中含有31.13%的黄金,可以说明上述问题。

清代中期以后,西方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传入我国,有关化学分析、分离提纯的技术在国内扩散,在光绪年间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官、民、商化银取金的行为,因为清中期以前的足色银锭中普遍含有黄金,化银取金能够获得暴利。用化学方法化银取金以后,以劣质金属熔入银中以弥补原重。后来朝廷察觉到这种行为导致银两减色危及天下,以致光绪皇帝批示严禁奸商化银提金的恶行。

图3是含金的“开元通宝”,图4是含金的“宋元通宝”,这两枚古钱材质细腻,背面无轮无廓,光滑程度堪比汉唐铜镜,币身颜色青中泛白,不似寻常开元、宋元钱,应属官钱局为寺庙铸制的供养钱。唐宋时期,朝廷崇尚佛教,这种素背古钱是用来制作寺庙中厌胜钱的半成品。2001年9月在泉州崇福寺应庚塔就出土开元、太平、淳化、至道、咸平、祥符、天禧七种年号的厌胜钱,这七种厌胜钱的纹饰就是用上述相同形制的古钱,在无轮无廓的背面上雕成的(详见《中国钱币》第82期P42)。像这种含金的平背钱,可能是当时的朝廷为表达对佛教的虔诚,在铸币时加入黄金,以此区别普通行用钱而成为名副其实的供养钱,这种钱应当属于特意制作。现在出土实物可证,像这些富含黄金的古代铸币,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将之与普通铜钱区分开来,当然,这样的机会要看你的泉缘深厚与否。读者朋友中如果发现了含有黄金的古代铸币,最好不要将古钱熔毁取金,没有专业的化学知识来“炼金”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炼金所需的化学药剂都是剧毒的和腐蚀性极强的,将含金铸币以它本来的面貌保存起来,其意义及价值要远胜于毁钱取金。(编者:未见实物亦未见详尽数据及析测报告,此文图仅供读者参考) (责编:丁丑)

上一篇:银川发现西夏银锭 下一篇:精美的江淮银行有刘少奇英文签名的首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