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艺术教育几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时间:2022-07-19 09:51:50

刍议初中艺术教育几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前不久,我有幸参加“上海_加州影子校长”项目,在美国旧金山附近的圣卡洛斯小镇一所中学学习6周。在参观、听课过程中,这些学校的艺术课程设置与国内很不同,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经过深入了解,我发觉这些课程从设置到实施,都体现了“奠定基础、培养兴趣、发展一技之长”的特点。

美国学校六年级所学的艺术课程非常简单,分为音乐、美术两门课程。学生在课程内学习基本的知识和技法,如乐理知识、音乐史、绘画和构图的基本技法等,为更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七年级开始,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可以自主选课学习,如学音乐的可以选择管乐队和合唱团,甚至是舞蹈;学美术的可以选择绘画、陶艺;还有的可以选择戏剧、演讲和表演等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培养兴趣。八、九年级除了学习以外,学校通过各种方式给学生搭建展示舞台,如校园艺术节、活动日、万圣节等,让学生在展示过程中更进一步提高艺术素养,为高中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或逐步形成自己的一技之长。

上海市二期课改对艺术课程的定位是“艺术课程是在美术、音乐分科课程的基础上,为帮助学生丰富艺术审美经验、提升人文素养、开发多元智能、激发创造性思维、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完善人格品质而构建的一门具有综合性质的基础课程”。从二期课改的艺术课程设置来看,六、七年级分为音乐、美术课程,八、九年级为艺术课程,本身已经体现了对课程的定位。

鉴于赴美的学习和回来后的思考,我觉得初中艺术教育课程还需更深入地研究几个问题:

一、要研究课程设置的基础性和提高性

4年艺术课程,基本安排就是六七年级的每周一节音乐课、一节美术课和级的每周两节艺术课,基本也是各一节,所有的内容都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也就是注重了基础性,但没有体现因材施教,至少从课程安排上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所以很多学生现在的艺术课程学习既没有学习兴趣也没有学习动力。

学生学习的动力,决定其是否有学习兴趣。教育者常常用“跳一跳能摘到桃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艺术教育同样可行。2012学年,我校计划把艺术课程的设置进行一点变革,即六七年级的课程不变,但把级的艺术课程安排为学生艺术课程内的选修课,如合唱、书法、工笔画、国画、竹刻、舞蹈等,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内容进行学习。我们不敢说这样做一定能起到如何巨大的作用,但是只有不断尝试,才能找到最适合学生的办法。

因此,艺术课程的设置可以形成阶梯式:最低阶段是基础课程,中间阶段是提高课程,最高阶段是以展示为主的活动课程。

二、要研究课程内容的群体性和个体性

我们的课程内容应该有所改革,既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内容——群体性,也要考虑如何满足部分孩子学习的需求——个体性。现行的国内初中艺术教育,除了有拓展课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以外,每—个孩子在初中4年中,学习的内容是基本一样的,很少有孩子会在4年的学习中形成特有的兴趣或特长。我们学校曾经有—个孩子,唱帕瓦罗蒂的《我的太阳》时,让很多人瞠目结舌,初中生唱美声,几多形似已属不易,但这个孩子还有了两分神似,更让人惊叹!可惜的是,虽然学校在拓展课上给予孩子更多针对性的指导,但最后也没能为他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支撑力。据说,因为家庭经济的原因,这个孩子最后也像方仲永一样“泯然众人矣”!

虽然现在都要求学校开发校本课程,也有很多学校开发了校本课程,并且也实施得很好。但从课程的全面性和内容的规范性来讲,有指导性的教材也许更好,毕竟学校教师的能力有限。而且这并不影响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从某种程度上,能帮助教师把握方向,做到宏观和微观的紧密结合。

三、要研究学生的课程学习方式

艺术课程的学习有很强的实践性,它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语数英学科的学习过程,即学生必须在积极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美国六年级孩子在学习音乐的时候,老师会给孩子—个迷你吉他,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拨弄找到每一个音符和音调,这为学生从七年级开始学习不同的乐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住的美国家庭的两个孩子都在初中学习,他们都参加了学校的管弦乐团,孩子们每周上两次课,每天回来自己拿着乐器学习,家长也没有请家教辅导,但他们一旦吹奏起来也是有模有样的。

我认为,这就需要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践行“教师指导——学生探究”的基本课堂模式。这样的话,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和大脑进行学习的过程,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和感受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具体表现出来的,这不仅加深了他们在日常生活感受到的对艺术的理解,而且发展了对艺术的表现力。

四、要研究课程的综合教育功能

学生学完了一首歌,如何让其自信地唱出来;学生画好了一幅画,如何让其介绍自己的创造思路;学生学会了竹刻,如何让其把自己的创作思想融入其中;学生学会了一段舞蹈,如何让其在与他人的配合中展现最美的片段……这些,都不仅涉及美育,还涉及人格教育和创新教育等。

艺术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所产生的深远作用,任何—个教育者都清楚。加德纳认为,艺术教育还能培养包括语文(话剧中的表达能力、视觉艺术作品集的推介展示)、数理逻辑(室内设计、建筑艺术所需的数理)、音乐能力、空间感(如环境设计、构图)、机械动感(如舞蹈)、人际关系(话剧或音乐会的合作、交流)、自我反省(因艺术无标准答案,要求创新与完美便须不断反省改进)、自然触觉(如质感、配色、调和)等方面的能力。所以,学校还应研究和开发艺术教育的综合教育功能,从而发挥艺术教育对学生学习的辅助作用。

五、要研究教师聘任的固定性和灵活性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要开设舞蹈课、合唱团甚至管弦乐队,需要有强大的师资。因此,如果学校在这方面想要有所作为的话,都会在教师招聘时,聘用有一技之长的音乐教师,这就是所谓聘任的固定性。但从学校现有的聘任制度来看,一旦聘用,就占用了学校的一个编制,但如果要开出更多让学生喜欢的课程,就需要更多的老师,而学校不可能聘用这么多有一技之长的教师来任教,那该怎么办?

现在很多学校的拓展课都是外聘专家来上课,这未尝不可,但费用比较高,且因为其兼职的原因,常常会出现临时有事而不能来的情况,学校临时调整非常被动。所以,这就需要考虑聘用的灵活性,可以由几个学校共同聘用一名教师。比如某一个地区的5所学校聘任的音乐教师可以共享,那么就代表了每一所学校有了5位音乐教师。教师每周固定时间到一所学校任教,既保证时间又保证质量,教师教得安心,学生学得丰富,学校的管理和绩效考核也更有效。

上一篇:漫谈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实施 下一篇:开展实践活动培养盲童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