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与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性研究

时间:2022-07-19 06:08:05

社会支持与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R68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0)11 - 16 - 03

【摘要】目的 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的因素并探讨其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62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入院后疾病不确定感和社会支持的测量。结果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属于中等程度。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 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感受和患者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疾病不确定感;社会支持

The research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uncertainty and social support of total hip replacement patients

【Abstract】Objective This study i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uncertainty of total hip replacement patients and analys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ir uncertainty and social support. Methods 62 total hip replacement patient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and were investigated with MUIS and social support measures after admission. ResultsThe uncertainty degree of total hip replacement patients is medium.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uncertainty. Conclusion Nurs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uncertainty and social support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Key words】Total hip replacement;Uncertainty in illness;Social support

不确定感最早由Budner 于1962 年提出,认为不确定感是个人对一件事情无法给予恰当地分类或组织时所产生的一种认知。Mishel 于1988 年发表了“疾病不确定感”理论,该理论认为,当疾病引起相关刺激时,患者会对刺激的构成及其含义进行归纳和认知,当个人无法归纳这些事件的含义时,疾病不确定感就会产生。疾病不确定感主要来源于以下四个方面:(1)不明确疾病症状;(2)不明确复杂的治疗和护理;(3)缺乏与疾病的诊断和严重程度相关的信息;(4)不可预测疾病的过程和预后[1]。

迄今为止,有许多护理研究运用疾病不确定感理论证实了疾病不确定感广泛存在于多种疾病人群中,因为这种不确定感影响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适应能力、和患者的康复进程。强化社会支持可降低患者及其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有利于其身心健康[2,3]。我们使用该理论对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患者进行了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01年2月至2010年2月,本院住院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年龄27~80岁,平均年龄(51.75±10.13) 岁,56例(95%)为已婚且有配偶,3例(5%)为单身;患者中受高等教育的10例(19%),中等职业教育的33例(53%),其余19例(28%)仅受过初中或小学教育。所有患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部分患者合并其他系统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肺气肿等。

1.2 方法

1.2.1 取样研究对象采用便利取样,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自愿参与研究。62例患者术前均诊断明确,均采用镍钛合金材质的人工髋关节。

1.2.2 测量指标与工具研究测量的指标:(1)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职业等;(2)研究对象的疾病不确定感状况;(3)研究对象的社会支持状况。

疾病不确定感评定采用台湾许淑莲教授翻译的Mishel设计的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4]该量表有33个条目,所有条目均采用Likert五分计分法,分值范围32~160分,分数越高,不确定感程度越高。32~74.7为低水平,74.8~117.4为中水平,117.5~160为高水平。分为4个维度,即不明确性(含13个条目)、复杂性(含7个条目)、与疾病相关的信息缺乏或不一致性(含7个条目)和疾病预后的不可预测性(含5个条目)。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5],含有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共三个维度。社会支持的分数大于研究对象均值与常模之差的50%为社会支持高分组,即>37分,余为社会支持低分组,即

1.2.3 资料收集研究对象在入院后第2天及术后第三天自行填写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采用一致性语言解释,代填写者为逐项询问及时填写。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4份,回收有效问卷124份。

1.3 统计方法对于手术前后量表的各项指标结果取平均数,使用SPSS13. 0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t检验与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本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 男39例, 女23例,平均年龄58.5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0例,股骨颈骨折42例。

2.2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状况研究对象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73~125分,平均(103.19±10.94)分,其中处于低水平的5例(8.1%),中等水平的52例(83.8%),高水平的5例(8.1%)。得分最高的是“因为治疗的缘故,使得我可以做和不可以做的事情总在改变”。见表1。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在4个维度上均存在着疾病不确定感其中信息缺乏维度得分最高(3.54±0.53)分, 且高于整体疾病不确定感的均分(3.13±0.38)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社会支持的状况研究对象的社会支持得分为( 40.11 ±8.35)分。与常模(33. 87±4.12)[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6.43,P

2.3 疾病不确定感和社会支持评分相关性本组数据显示,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着负相关性,社会支持高分组疾病不确定感明显低于低分组。见表2。

3 讨 论

3.1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的特点及各个条目的得分状况

3.1.1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属于中等程度本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疾病不确定感,其疾病不确定感属于中等程度,这与Mishel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分析得分最高的条目,我们可以看出疾病或治疗对患者未来的影响、病情发展的不可预知、手术或相关治疗的效果不明确均是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主要来源。由于患者感觉缺少与疾病有关的信息, 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疾病和治疗方面的有关资料,使患者了解全髋关节置换的预后、治疗方案和不良反应等,以减轻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感受。实践中可通过同种病病友特别是顺利痊愈的病友亲身示范,讲解,术前后各一次,帮助患者增强信心、缓解和消除其负面情。

具体来分析,3个不明确性维度条目“因为治疗的缘故,使得我可以做和不可以做的事情总在改变”、“我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及“我所接受的治疗是不是有效还没有确定”均是患者主观意识中对未来发展和变化不明确性的外在表现。另外“医生向我说明的事可能意味着许多不同的意义”和“对于我身体的问题,别人给我许多不同的看法”, 属信息缺乏维度的条目,它是可以通过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有效沟通来改善的,由得分最低的3条条目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3.2.2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各维度的状况疾病不确定感的4个维度中,患者的疾病的不明确性得分最高,与疾病相关的信息缺乏或不一致性、疾病的不可预测性、复杂性3个维度得分依次降低。疾病不明确性得分高于整体不确定感的均分,这说明疾病不确定感是伴随着症状、诊断和预后而来,当患者对疾病的状态无法预测时,疾病不确定感就会产生。各维度中得分居第2位的是与疾病相关的信息缺乏或不一致性,说明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对与疾病相关的信息十分需要,这些信息包括诊断、检查、治疗、身体和心理机能等多方面的信息,因此,医护人员应该注意向患者提供信息时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实例,才能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其关键在于让患者在真正意义上听懂了什么。为消除文化背景差异,可采用多媒体方式如PPT、录像等直观易理解的方式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3.2.3 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本研究显示,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着负相关性,社会支持高分组疾病不确定感明显低于低分组;即社会支持程度越高,不确定感程度越低。主要原因在于,社会支持是一种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途径使患者获得信息、安慰及保证[6];直接影响不确定感因子中的不明确性、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等,间接影响是促使患者评估疾病的症状从而帮助建立自己框架。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创伤大,要求病人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较好的身体素质,只有患者战胜自我,放下思想包袱,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入院前即或多或少遭受过各种外伤打击或长期治疗的煎熬,且由于疾病消耗及应激导致免疫力下降,如再加上不确定感导致心理压力过重,这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是相当不利的[7]。临床工作中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多,有责任帮助患者降低疾病不确定感,减轻其心理压力。因患者大多数为老年人,常合并各种器官功能减退,体质相对较差,心理承受能力低下,导致患者心理失衡,出现焦虑、恐惧、纳差、失眠等反应[8]。护士要注意关心体贴患者,通过有效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向患者提供必要的情感援助,鼓励患者增强康复的信心,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及以往相同手术的成功病例,详细解释住院手术卧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讲解康复训练的目的、意义、方法、注意事项和配合要点,最终使所有患者均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行康复训练。临床护理人员也应将同种病病友特别是顺利痊愈的病友纳入到社会支持系统中,因病友亲身示范更有说服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在临床护理人员有必要将患者的家庭成员等重要社会支持系统纳入到护理计划中,有系统地提供各种社会支持来帮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疾病、接受治疗,从而能更好地改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MishelMH.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smanual.School of nursing,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1997:98.

[2] Ruth Taylor-Poliae,Alexander Molassiotis.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Mishels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Hong Kong Nursing Journal,2000,36(4):14-21.

[3] 肖向莉,王亚珍.强化社会支持对癌症患者及其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研究.护理实践与研究杂志,2009,21(6):3-5.

[4] 徐淑莲,黄秀梨.Missals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之中文版测试.护理研究,1996,4:59-68.

[5]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27-131.

[6] 裘佳佳,胡雁.患者社会支持评定工具的应用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1055-1056.

[7] Husby VS,Helgerud J,Bjorgen S,et al.Early maximal strength training is an efficient treatment for patients operated with total hip arthroplasty[J].Arch Phys Med Rehabil,2009,90(10):1658-1667.

[8] 海萍,张顺芳.以健康教育为切入点建立新型护患关系[J].护理研究,2002,16(10):584.

上一篇:腹部囊性淋巴管瘤的CT诊断 下一篇:婴幼儿辅食添加现状与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