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初探

时间:2022-07-19 05:41:21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初探

摘 要 随着自媒体的强势崛起,传统媒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纸媒已经逐渐衰落,电视媒体也在慢慢衰退,如何在新兴媒体时代屹立不倒,已经是传统媒体亟需面对的问题,需要广大媒体人自我探索,加快转型。本文从地市级传统媒体角度出发,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结合多年来的实际调研数据,详细分析了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以及这些年来的受众群体的变化趋势,综合对比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各自的特点,为地市级传统媒体探索一条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道路。

关键词 传统媒体;新兴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8-0137-02

网络消息、手机新闻、博客、微博、QQ等网络媒体近年来迅速登上自媒体舞台,极大地改变着传统的媒体格局,影响了大众接受信息的习惯和渠道。网络如绞索,扼杀传统媒体,虽然,这话有点夸大,但是也表明了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巨大冲击。网络新闻互动充斥市民的眼球、吊足了网民的胃口、影响着舆论的方向,尤其是网络谣言,因为其突发性和不可控性,极其容易引起,从而对当地政府和民众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作为政府喉舌,传统媒体应该与时俱进,自我变革,主动融入新兴媒体,牢牢掌控舆论方向,目前,对于地市级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融合,国内外鲜有调查研究,因此,借此机会,将我们这些年的调查报告及经验总结呈给国内媒体战线同行,以求共同探讨、共同发展。

如何面对新兴媒体的崛起,如何适应它们对我们造成的竞争态势,如何利用、掌控新兴媒体,使它为我所用,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尤其是作为地市级广播电视传统媒体,面临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的双重考验,急切需要在网络大爆炸时代华丽转身,平稳着陆,掌握和主导正确的舆论方向,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这更加需要我们积极探讨推进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有效途径和全媒体建设的前景,努力开创宣传阵地新格局,这是传统媒体工作者必须面对和研究的问题。

传统媒体格局都是按照行政区划分级,结构松散,相互独立,软硬件资源无法共享,而网络媒体组织机构非常紧凑,例如新浪、搜狐、腾讯等大型网站都是从上到下形成集团,资源非常集中,竞争力明显,近年来,自媒体的强势崛起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作为地市级传统媒体,无论如何无法与大型新闻网站匹敌,地方传统媒体如何突出重围,简单的说,就是拓宽传输渠道,抓住受众群体。目前的主流接收方式不外乎电视、广播、电脑网络、手机;内容则是电视台新闻、网站新闻、地方政府舆论网站论坛等等,受众分为老、中、青、少四个年龄段,据调查数据显示,对于55岁以上的人,电视新闻是他们的主要接受方式,而对于45岁到55岁的年龄层次的人来说,电视新闻、电脑、手机都会是他们的信息来源渠道,但是电视新闻比重更大,对于15岁到45岁的群体来说,手机和电脑占了他们的绝大多数时间,而电视对他们来说则显得可有可无,作为将电视机当成主要传播渠道的电视台来说,如何把信息推送到这个群体,就是传统媒体融入新兴媒体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2010年台党委研究决定,组建我台新闻门户网站,同时组建相关机构启动针对我们当地的中青年群体日常阅读收看习惯、电脑上网习惯和时间及内容、手机上网习惯和时间、时机、地点等系列的系统性调查调研,发放了大量的调研问卷,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并结合这几年的数据进行综合比对,据我们前期调查数据及对比数据表明,达州当地中青年群体的阅览收视习惯数据非常不乐观,数据如表所示。

同时我们调查了收视内容,政府的党政新闻收视率非常低,收视率较高的基本上是当地百姓生活琐事栏目,传统媒体已经严重脱离了作为政府喉舌初衷,而作为地方性论坛,则是这类群体关注度比较高的网站,大量政府性官方消息、通知、通告等从这些地方出来。从表中数据看出,形势非常严峻,当代青年已经很难坐在家里守着电视机看节目,如何抓住成长起来的中青年、抓住电脑网络、手机?这是传统媒体拓宽传播渠道的重中之重,也是难上加难,如何面对?如何融入?综合研究后我们形成共识,首先节目源要做好,并大力融入微信、微博和手机APP等传播渠道,加入二维扫描码,这是我们需要重点去做的几件事,加大新闻网站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加大其宣传和推广,扩大新闻网站的影响力,同时融入政府新闻,加大新闻网站的权威性,将其同电视台捆绑在一起,同步新闻,辅之以QQ群、微信群、车友会等民间群体积聚人气资源,覆盖老、中、青、少不同群体,通过这些努力,相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不会是难事。因此,传统媒体除了把节目做得更加精彩外,要想更进一步,只能主动向新媒体融合,拓展更加宽广的传播渠道。

结合达州当地实际情况,我们统计了市民关注度非常高的几个门户网站和地方性论坛,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全国性门户网站诸如搜狐、新浪、腾讯等,信息量很大,传播域宽广,但是对于当地的新闻和政府信息介入的非常少,尤其是地方政令的传播,几乎为零,也就是说,地方政府没有考虑将地方政策、新闻宣传等纳入这些网站,而这些网站也无法涵盖全国所有地方的政令传播,也就无法承担地方政府喉舌的职责,但是当地一个电信企业2002年无意中创办的一个企业网站“凤凰山下”,一直以来人气旺,关注度高,考虑到政令传播的多渠道化,地方政府将该网站收归政府所有,逐步投放了一些通知、公告之类的官方消息,效果非常好,随后逐步加大了官方政策、政令等的投放量,最终承担了大量的政策宣传、新闻传播等功能。

鉴于此,2010年以来,我们建设了实验性质的新闻网站,而作为电视台2010年创办的本该作为达州地方权威新闻网站的“达州新闻网”,由于创办之初仅仅作为实验机构,没有加以重视,加之电视台没有后续投入和有效宣传,该网站的人气非常低,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有这个网站,政府也就不可能加以关注和发展,最终以失败告终。不过,通过该网站的运行结果以及所做的大量的前期调查和调研,精准的统计和分析了大量的调研数据,形成了比较完备详实的数据资料《达州电视台关于收视群体的调查报告》、《达州电视台新媒体中心可行性分析》,并评估了新媒体的前景和趋势,以及新媒体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最终形成了可行性报告,同时,通过这些详实的调查、调研报告的结果,我们于2014年成立了新媒体中心,接管以前的实验性门户网站,希望在新媒体中心的运行下,一边运行一边摸索一边总结,最终完成传统媒体同新媒体的完美融合。

继2014年的统计数据出来之后,我台最终下定决心,重整门户网站,搭建新媒体中心软硬件平台,网站内容涵盖电脑网络直播、手机APP、掌上电脑新闻直播、新闻信息、政策宣传等各种领域,在推广方面辅之以大量的广播、电视强势宣传,收效非常明显,根据几个月的浏览量统计,访问人气异常高,同凤凰山下网站浏览量相比,已经不相上下,同期,我们调查发现,电台收听率飙升,分析原因发现是因为车辆的普及,车载电台受众增多,抓住这一契机,我们又联合一个冠名企业,以QQ群的方式,成立了电台车友会,同步发送微信群,短短几个月,成员达到5000多,并且于4月26日正式成立官方车友会。下一步,我们将努力同地方政府衔接,将大量的政府新闻发出在这个新闻网站,同时地方政府也已经关注到这个网站,主动同新媒体中心衔接,有望于后期将政府性官方信息到这个平台,吸引更多的受众,为我台新媒体锦上添花,也为我台和新媒体的成功融合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条件。

回顾历程,总结经验,传统媒体需要勇敢尝试,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在失败中爬起来,作为传统媒体,有节目源的优势,但是传播渠道这个劣势也非常明显,主动打造辅助传播渠道,填补传播渠道的空白,主动衔接地方政府,增加权威性,这才是最终的脱困之道,才能和新媒体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宫承波,等.媒介融合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

[2]李钟隽.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与融合[J].学术交流,2010(5).

[3]蔡雯.媒体融合与融合新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李从军.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5]王春枝.整合与改造:欧美报纸编辑部的融合路径.

上一篇:控制测量中GPS静态测量的应用探析 下一篇:天线地网对中波广播发射效果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