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度国际金融分析与下季度预测

时间:2022-07-19 05:34:41

第三季度国际金融分析与下季度预测

摘 要:2013年第三季度,国际金融市场在世界经济基本稳定、且逐渐复苏态势之中走过,其态势稳定、焦点突出、风险扩大、前景难定。但国际金融市场控制力和主导力的提升,有力地应对价格震荡和心理恐慌,金融市场稳定的根基与条件值得跟踪观察审慎论证。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风险;市场预期

中图分类号:F83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3)11-0057-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3.11.13

一、国际金融市场焦点不断备受关注、忧虑加重

2013年国际金融市场在震荡的价格之中面临焦点关注与炒作的紧张氛围,舆论恐慌与紧张进一步扩大。关注焦点集中于美联储货币政策QE,所有价格围绕美元货币政策导向以及美元指数变化而错落震荡加剧。尤其是主要汇率与新兴市场汇率备受关注,金融危机的担忧在上升,国际金融市场开始显现新的不平静状态,关联的复杂以及心理的恐慌有所加大。特别是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的组合与关联十分巧妙,且有定力和定律,控制力与调节力凸显势力、智慧与威力,不是表面化的议论结果,其潜藏很深的透彻力与战略性。

(一)美元贬值与新兴货币贬值并行,危机隐忧扩大

2013年第三季度国际金融最突出的特色在美元贬值扩大,整个季度美元指数维稳在80点,从83.01点下行到80.22点,本季度下跌3.5%,9月一个月下跌了2.3%,为2011年第一季度以来表现最差的一个月。但2013年第三季度美元指数也呈现2010年以来的3年高位指标84.753点,这一价位水平发生在7月中旬,7月初到中旬美元指数向上态势明显。伴随全季度美元逐渐下行态势,主要篮子货币发生了不一样的走势。其中美元兑欧元汇率从1.3063美元下跌到1.3524美元,美元贬值3.5%;美元兑日元汇率则从99.65日元上升到97.21日元,美元升值2.4%,但日元也有过贬值进一步扩大表现,最低下跌到103日元水平;美元兑英镑汇率从1.5216美元下跌到1.6184美元,美元贬值6.3%;美元兑瑞郎汇率从0.9451瑞郎下跌到0.9048瑞郎,美元贬值4.2%;美元兑加元汇率1.0495加元上升到1.0308加元,美元升值1.7%;美元兑澳元汇率从0.9238美元微弱下跌至0.9384美元,美元贬值1.5%;美元兑新西兰元汇率从0.7816美元下跌到0.8286美元,美元贬值6.0%。美元对日元与加元升值,而对其他货币全面贬值。基于美联储货币政策远见与规划,美元运用搭配娴熟的指数组合技术,美元指数不涨反跌。2013年9月18日就在美联储宣布将维持月度债券购买计划不变决定的当天,美元创下了年内第二大单日跌幅。美联储QE退出的预期与实际未退的结果,看似与QE的宗旨完全一致,实际则是美元寻求贬值的目的。

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主要货币的贬值与美元贬值并行十分突出,但市场并不担忧美元贬值,反而更关切新兴市场货币贬值压力,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阴影笼罩着市场。据路透社的资讯显示,2013年以来新兴市场主要货币贬值凸显,其中印度卢比兑美元累计下跌12.1%,巴西雷亚尔累计下跌7.6%,印尼盾累计下跌15.4%,南非兰特累计下跌14.4%,土耳其里拉累计下跌9.9%。

(二)股市高涨与金价震荡交错,预期心理纠结

2013年第三季度全球股市参差不齐,美欧日股市依然高涨。其中,美国三大股指继续刷新纪录,上涨幅度与节奏不断创出新高,进而直接抑制国际黄金市场价格高涨。由于资金重组性与分流性难以改变,流动性依旧过剩,黄金不涨继续。美国三大指数(道指、标普和纳指)在2013年第三季度分别从14974.96点、1614.96点和3434.49点上涨到15129.67点、1681.55点和3771.48点,分别上涨1.5%、4.7%和10.8%。其中,道指与标普连续上涨频率较高,刷新纪录表现突出,道指最高纪录为15658.36点;纳指的支撑性较强,与道指和标普错落搭配。欧洲三大指数也呈现相同走势。其中,英国股票指数从6307.78点上涨到6462.22点,德国股票指数从7983.92点上涨到8594.40点,法国股票指数从3767.48点上涨到4143.44点,三大指数分别上涨2.4%、7.6%和9.9%不等。日本股票指数自2013年以来累计上涨40%以上,第三季度上涨到14455.80点,上涨2.5%。亚洲股市表现参差不齐。上涨较快的股市是越南,今年以来累积涨幅达19.07%,马来西亚与韩国股市上涨4.72%和3.7%;泰国和印尼股市为下跌,分别下跌0.63%和0.01%。其他地区股市也是上涨与下跌表现各异,发达国家利好突出、发展中国家下跌压力较大。

2013年的国际黄金市场价格震荡继续扩大,金价最低水平为1255美元,最高水平接近1400美元,但区间跨度较大、大起大落震荡加剧。2013年第三季度国际黄金价格上涨8%,明显不同于第二季度下跌23%的态势,是2012年第三季度以来的首季上涨,黄金价格是从1255.70美元上涨到1327.00美元。2013年第三季度黄金投资与投机的气氛不足,熊市阴影明显笼罩投机氛围与市场预期,尤其是全球股市高涨抑制黄金价格大幅上涨。

(三)石油价格高位与经济不振错位,不确定依旧

美国先于全球领先石油战略制高点,新能源技术垄断与收益突出,石油高储备和高效率,不仅减少石油对外依存度、更进一步增加石油供给数量,石油价格继续保持高位。2013年第三季度美国纽约期货石油价格上涨6.3%,石油价格从97.99美元上涨到102.33美元;伦敦石油期货价格上涨5.8%,石油价格从103.00美元上涨到108.37美元。两者之间的溢价一度拉平,尤其是7月19日纽约石油期货价格高于伦敦石油期货价格,为33个月首见,也是2010年10月以来的第一次。截止2013年9月底两者溢价为5-6美元,期间最低溢价水平为1.82美元。

伴随石油价格走势的关键点是宏观经济走向。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期的世界经济走势依然保持稳定,微弱的下调是局部与个别因素所为。其中,美国经济稳定带动性十分明显。最新美国数据显示,2013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长2.5%,第一季度增长1.1%,2013年上半年平均增长1.8%,显示美国经济稳定利好。尤为关注的经济亮点在于:美国本年度财政赤字将减少37.6%,仅为6074亿美元,缩减速度与幅度之快是任何国家无法比拟;最新失业率为7.4%,能源进口下降减少贸易逆差成效显著。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至少到2015年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将快于其他发达经济体。欧洲经济呈现复苏迹象,季度指标为微弱复苏0.4%,年度指标依然是负数,经济复苏依然不确定,然而欧洲经济耐力与品质很好。日本经济复苏超预期,日元贬值功不可没。2013年第一季度日本经济增长为3.8%,第二季度为2.6%,其已经呈现连续第三个季度经济复苏的态势,但依然处于不确定性之中。发展中国家则陷入困惑期,结构不均和发展困境明显。

(四)利率错落与预期混乱严重,风险压力巨大

2013年国际金融的焦点一直集聚美联储的QE,至今市场对美联储QE认知混乱。美联储政策从宽松转向紧缩,从数量为主转向以价格为主,每月850亿美元的数量是“卖短买长”的扭曲操作,不是增加供给量,而是缩减市场流动性,货币操作目标是锁定利润、价格和规模。美联储借助其特殊的货币地位和舆论的力量来调动市场资源与价格,顺应美国经济发展需要,伤害与干扰其他国家经济。

一是美联储充分运用市场情绪化投机调动市场来保护美国经济。美联储预期宽松继续推动价格高涨,终止了价格下跌,但美股高涨与美元贬值目标不变,进而保护美国经济信心和促进结构升级,为美元霸权奠定更加夯实的基础要素与架构。美联储维持宽松政策的决定迫使投资者匆忙解除2013年年初建立的美元多头头寸。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24日前两周,投资者减持了87%的美元多头头寸,9月底投资者持有的美元多头头寸规模降至7个月低点29亿美元,单周减持规模创至少2007年以来之最。由于预期事与愿违,美元不涨反跌,甚至美元贬值加剧。

二是攻击货币竞争对手经济软肋,垄断美元霸权。美联储政策的目标十分清晰,制造美国经济不景气的舆论,给美元贬值创造充分的环境与条件,尤其是技术操作顺势。但真实的美国经济利好性突出,第二季度经济增长2.5%,失业率的逐渐向下态势,美国经济调节性和战略性收获明显,这与舆论导向的偏激完全不同,更值得关注其政策的用意与图谋。美元贬值、欧元升值进一步打击脆弱不堪的欧元经济,导致欧元政策协调更难,而美元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市场份额的覆盖率进一步强化。国际清算银行最新数据显示美元市场份额为87%,美元一币独霸已经成功回归,欧元败笔由远渐近。

三是实施美国金融战略,重构国际金融新体制。看似简单与敏感的QE,其内涵与图谋并不那么简单,尤其是美元货币地位的特殊性更加难以理解美国QE与其他国家QE的差异。因此,美联储的重点并非是数量概念或数字规模,其未来寻求的关键点是重新垄断国际金融新体制,利率霸权的回归是未来目标之一。因此,国际金融市场更值得思考从2001年至今美国金融战略的一个长线脉络,美元最终寻求的是利率霸权的设计。多年来美国金融战略的第一个目标是美元霸权地位重新垄断,美元不仅覆盖金融领域,进一步扩展覆盖到全世界各个领域,如资源、商品与农业品统统被纳入美元覆盖率与垄断之中。第二个目标就是美元利率霸权的再垄断,这一步骤正在实施,未来将会显现成果;第一步是篮子货币利率霸权,第二步是世界范围利率霸权。第三个目标就是重建国际金融新体制,以美元为主的资源价格组合,非货币组合的新格局与新框架。

二、国际金融市场变化的原因

2013年的国际金融市场的状况与变化继续突出美国因素主导和美元技术发挥,总体走向依然平稳,并未有失控或无法驾驭局面出现,可归于三变三不变:即不变的是预期,在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市场,在变的是价格;不变的是战略,在变的是组合。在变的技术调动情绪与判断,在变的价格推进价格预期判断,在变的组合节奏与幅度改变货币地位与势力,综合分析原因在于以下三点。

(一)市场垄断性突出

无论从舆论到价格、从制度到技术,美元因素凸显、美国经济图利、美元战略发威,美联储娴熟地运用策略集中对己的保护、对他的排斥,实际上整个市场受到伤害最大的经济压力来自欧洲和中国,受益和收益在于美国和日本。

(二)技术成熟策略明显

其实美元当今运用的策略是最初级和最简单的原则,即货币升值削弱竞争力、货币贬值增强竞争力。此阶段的美元贬值是维护美国经济利益需要,也是化解结构压力的手段。特殊财年的决算需要美元贬值,实际上的美国经济远远好于欧元区和中国。国际金融市场上操作的成熟程度来自实践经历以及国家战略目标,但实际能力与水平的差异必须面对,尤其是需要各自特色的方法与对策,而非全球一致。

(三)战略目标地长远性差异

评价与预期金融市场十分重要的前提是自我的主张与见解,尤其是在竞争激烈和形势复杂之下,战略性的宗旨与方向更加凸显。目前经济形势的循环甚至逆转,其实与战略远见和规划具有密切的关系。更多国家是短线运作,其实大国利益与战略是长远运作。目前短期局部太多,局限性很强,识别力与判断力混乱才是当今市场关键因素所在。

三、2013年第四季度国际金融市场判断

2001—2003年至今,美元战略长远设计出2007—2008年独特周期的金融危机,预计未来将会展现2017—2019年远景框架新组合。未来长线的风险特征突出体制与结构重组与创意,短线的风险要素集中于舆论的作用和心理的恐慌,误判与错判现象十分突出,直接影响与牵制市场潜能的发现与发酵。预期2013年的国际金融市场依然是有惊无险,尽管市场震荡加大、区间扩大、风险增大,金融危机酝酿新角色与新形式,但基础整体稳定和应对能力都会避免危机的真正爆发,我们尤其需要梳理情绪、面对挑战、化解压力、起航改革、应对风险、求得进步。

(一)预计外汇市场美元以贬值为主基调

临近年末会有一轮小幅度升值调整期,但总体美元贬值态势不变,尤其是美元兑欧元汇率的主角色突出,甚至汇率水平会下探1.40美元,美元指数将会进一步达到77-78点水平,其他货币汇率随从发生调整,或许澳元升值特色明显、英镑升值加快、新西兰元升值突出,瑞郎与加元小有变化,日元反向运行。同时,美元指数保持80点水平,对不同货币价格区间有差别与侧重。

(二)预计全球股市会有较大的震荡性修复

美股下调的概率极大,且会出现激烈和快速修复性的下跌,但基本面的强劲支撑,上涨依然有空间和条件。未来最后一个季度美股与欧洲股市的差异会拉大,日本股市的上涨会加快,发展中国家股市上涨动力不足,下跌压力较大。预计美国道指或许上涨16000点,标普达到1750点,纳指或上涨3900-4000点,欧洲股市动力不足。

(三)预计金价和油价上涨会超出预料

金价与油价的基础要素——流动性过剩存在,金价还会高涨1600-1900美元,但时间短暂,震荡性很大,金价低点不会破1200美元。油价会上涨至110-120美元,伦敦与纽约溢价或被修正常态水平,石油价格高涨的基础与竞争和战略有关,与实际需求见少,100美元常态的维持预示油价高涨在所难免。

(四)预计利率不同步,距离与分歧拉大

美联储利率有快速反转可能,欧洲困惑被动难自主,日本难以改变僵局维护依旧,发展中国家目标难有一致,分化分裂局面严重恶化合作与协商。

预计2013年是一个很重要关键年份,美国压力减缓与其他压力增加已经是一个事实,关键是如何应对与防范,重点是定位与定义、准确与求实。正如所言,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复杂因素,其实这与近年金融危机过程具有很重要的关联,其复杂性的新因素在于本质与定性的渗透力与高级化。国际舆论导向十分准确的表达了这种复杂性的新因素:即全球正在经历百年不遇和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重点是百年不遇和前所未有,非简单化的金融危机。我国人民币的自由化进程面临更加复杂的背景与环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被本质的混淆,其实货币之间的差异存在、分化严重,进而战略取向的不同导致复杂的新趋向、新取向和新动向。

世界处于错综复杂的经济周期新阶段,全球处于百年不遇的新型金融危机新时代,国际处于前所未有的市场扩张新时期,经济周期时代变迁和周期变异的基础要素截然不同。面对国际金融复杂的新变化,我们更应该强调发达国家更需要面对的是责任与担当,并非是向发展中国家施压或简单讨论金融问题。尤其是人民币发展面对强大、狡诈诡异乃深谋远虑的美元,作为具有主宰能力的美国或强大的发达国家更应具有责任与义务,促进与帮助发展中国家,美元需要支持人民币国际化。美元和人民币是合作关系,不存在竞争。目前的金融复杂在于职责不清、担当不足,不合理的规则与不理性的评估直接冲击着弱势的发展中国家,不利于全球的均衡发展和有效改革。

上一篇:功能视角下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动态影响 下一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