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室内空间环境与人的关系

时间:2022-07-19 04:44:54

论室内空间环境与人的关系

摘 要:环境指的是围绕着人和一切生物的一切外在条件,包括自然环境、城市环境、社会环境、社会生活方式、文化心态以及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山水有灵,天人和一”“人与天地相应”这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宇宙观,这不仅说明了人和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也表达了环境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关键词:环境;情感;人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074-01

一、环境的感知效应

环境的感知效应对室内设计发展的影响主要在于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合理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其本质是人们为进行各种生存活动而对环境进行改造,创造出物质、精神特性上与人相通的环境,以支持人类生存的各种意义。室内环境应当满足人们在生理上、心理上的各方面要求,应有舒适的功能设施、良好的空间视觉形象、合理的温度与湿度,必要的风速,新鲜的空气,充足的光线和不受周围环境的热、光辐射与噪声干扰的不利影响。要想室内达到好环境,就必须使人的感觉效应达到最佳的状态。

室内环境具有以人为主体的空间的基本属性和特性,它是由特定的环境空间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空间环境的主体是活动着的人,而环境的感知效应是人与空间环境的媒介。它所产生的形式特性与其主题的象征性、文化内涵有着必然地联系。我们所进行的室内设计只是将生活世界的各种因素反映在室内的空间形态、界面、结构、陈设等感觉体上,使得这种空间具有很强的感知效应,成为了一种载有人的情感意识的感觉空间。当人们处于这样的空间中,由于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而使人不自觉地将该空间与历史进程、社会环境、文化心态等模式联系在一起,当形式和内容与人们活动的心理状态相吻合时,该室内空间便能支持人们活动时的情感,使心理的结构稳定。此时的室内空间环境与人的关系是和谐的,人们会产生归宿感、安全感、舒适感。

要处理好室内环境与人的关系,使人的感知效应达到最佳状态则需要室内设计师的精神创造,室内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中要研究人们的环境心态、这样对空间的形式进行创造时,就会使空间的形式具有精神的成分,具有情感的意识。它可以在人们的心理上产生作用。所以,一个良好的室内空间环境的建立取决于环境的形式是否实现了人们生活世界的种种精神要求,取决于人们的生存状态反映在室内环境上的理想程度。取决于室内设计师在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文化体系中对室内环境进行人性化的处理与创造。

室内环境是为人们室内活动提供的场所,它随着人们的生活而拓展扩大,并逐渐发展成为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环境整体,人们通过自身的感觉效应,在生存活动中不断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们对室内空间环境的感觉效应实际上是对空间的一种体验,在不同的体验、不同的人群对空间的理解、对空间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这其中主要包括了人们自身行为以及心理与环境空间相聚合的秩序。这些实例不胜枚举,如莱特的考夫曼别墅、米斯一凡德罗的范斯澳斯住宅、勒。柯布西埃所强调“阳光、空气和绿地”、格罗皮斯对住宅的日照、层高、间距等关系的研究等等,把人与环境的关系处理的非常和谐,使人、环境、风格、形式融为一体,充分表现了一种对人的关怀;一种环境的气氛;一种完整的、自由的个人空间。

二、情感本位空间

安藤忠雄提出过一个“情感本位空间(Emotional fundamental space)的概念,并认为:“这个概念必须对日常生活具有意义。”这种概念可能是功能性的,也可能与诸如采光和通风之类的技术因素相关,或对居住者特殊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如果这样的空间是与功能和技术因素有关,无论如何它不应是程式化的,而应根据方案的不同作出不同变化。情感本位空间与精神的较深层面相关,它是独特的,它为与之相对的普遍空间注入新鲜气息,使它们变的活跃和有生气,并与观者心灵对话,尽管如此,只有当它在日常生活中具有意义时,它才能够作为一种现实的结构去包容空间和生活,也只有那时,情感本位空间才在生活中具有象征意义。

安藤忠雄说“不管空间本身多么富有戏剧性,我坚持认为它不应该脱离使用者的生活。”

在功能性空间之间创造一种并不暗喻使用的过渡空间,正是这种过渡空间,鼓励人们在居住生活中成为“参与者”,而不仅仅是指定空间功能所限定的“占有者”。无论空间本身是如何戏剧化,我相信它都不能从日常生活中切割出来。间隙空间对于日常生活一般情况可能是有意义的,它也可能与某些技术上的意义有关,如采光、通风等等,或者从产生独特生活方式的立场看是重要的,它使日常空间具有活性,它们自身承载生活,并且创造存在感。

从人的感知看,视觉是人们获取建筑空间及其形体信息的主要途径(约占70%)。建筑几何形体大致有三种构成关系,一是相互间距离关系,二是有关比例、尺度的数学关系,三是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

人体所表现的世界是一种蕴含生命的生动的空间,空间感是最终的结果,不是单个的绝对方向的视景,而是通过人的运动获得多个视点的复合体,由此产生的多个方向的视景的复合体。

上一篇:浅析“姓+职衔首字”结构 下一篇:论汉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