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术后,须防“倾倒综合征”

时间:2022-07-19 02:38:10

胃癌术后,须防“倾倒综合征”

胃癌手术以后病人就进入了康复期。在康复阶段,一些病人常会诉说:吃东西后,怎么会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不舒服等症状呢?

医学上把这些症状称为“倾倒综合征”,为什么这么叫呢?胃癌手术后,胃被切去了大部分或全部,残留的胃容积变小。进食时,食物不能在胃内停留一段时间,而是很快到达小肠,就像把食物直接倾倒进小肠一样,所以叫做“倾倒”。

食物“倾倒”进入小肠,产生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食物刺激小肠,使小肠蠕动加快,所以病人常有肠鸣、腹泻,甚至腹痛等症状。另一方面是食物刺激肠道和胰腺,分泌激素,引起血糖紊乱(血糖升高或降低)。如果病人进食的是大量带液体食物,则可使血管内外的渗透压不平衡,还可引起血容量的减少。病人会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甚至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胃部肿块愈大,胃切除范围愈广,出现“倾倒综合征”的机会就愈多,而全胃切除,出现的机会就更多。不过,如果自我饮食调节得好,“倾倒综合征”的症状就不明显。

一般胃癌手术后,病人需禁食2~3天,不可吃任何东西,直到放了“屁”,才可逐渐进食(说明肠道功能已恢复正常)。开始进食时应先吃流质,然后改半流质,再逐步进软食,直至恢复正常饮食。进食次数要多(一天6~7次),而每次进食的量要少(50克左右)。尤其在开始进食半流质时,更要细嚼慢咽。食物应以高蛋白、高脂肪、低糖食品为好。

如果经过饮食调节仍发生“倾倒综合征”,则要区别早发型还是迟发型,因为二者的调理方法不同。

早发型是在进食后不久,出现上腹饱胀、肠鸣、腹痛、嗳气、呕吐、乏力、心慌等症状。这时检查血糖,常有高血糖的情况。饮食调理要每餐减少水分,最好吃一些糊状的食物,或较干的食品,保持平卧或半卧位,以减缓进入小肠的时间。饮水不安排在进餐时,每天分次喝水。有的病人在手术后最初几天多加注意,日后都可逐渐缓解,不再出现“倾倒”症状。

晚发型是在进食一小时以后,出现头晕、心慌、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这种表现类似低血糖,但不是低血糖,如此时进食含糖量多的食物会进一步加重这些症状,因此应进食咸的食品。这种情况不必限制摄入水分,但仍需餐后平卧半小时。

中医中药对“倾倒综合征”的治疗,效果也不错,可作补充治疗。

上一篇:注射剂为啥不能口服 下一篇:长“尾巴”的女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