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幸福课堂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时间:2022-07-18 09:48:41

关于构建幸福课堂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情绪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好的情绪会使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就必须构建幸福的课堂,提高学生的情绪。笔者在此就构建幸福课堂提出以下几点自己的建议,以期能够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构建幸福课堂语文教学有效性情绪兴趣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虽然说教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学生的自身,学生是否具有学习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否进行积极的投入,对语文学习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而良好的情绪能够确保学生在课堂语文学习中更好的进行投入,不会对枯燥的知识产生厌烦的心理。所以幸福课堂的构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构建幸福课堂,主要是指让学生保持积极的情绪,在做自己感兴趣事情的同时对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并对知识加以记忆和应用,在对学生自身实际进行结合的基础上,符合学习的规律和特点。因此,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构建幸福课堂是不可缺少的部分。笔者在此提出以下几点构建幸福课堂的建议,希望能够对广大师生起到帮助的作用。

一、确保教学环境的良好性,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努力构建幸福课堂。

环境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主要是指观察到的主体附近的一切条件和情况。对人而言,环境主要是指人所生活的以及能够对人的生活起到影响的全部条件的整体。通过实践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的任何发展都不能离开环境,人的全部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完成的,附近的环境中的事物都会对人产生作用,从而使得人的行为和心智发生变化。同样,环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带其个性方面的发展。不同的环境会导致学生形成不同的品德、思想、行为。因此,班级和学校应结合教育的目的,对教学环境进行有计划地加工、选择、设置,实现环境的优良和美好。这不仅代表着精神文明,也会对教学秩序和师生心理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环境的优美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精神焕发、心情舒畅、乐于学习,从而确保语文教学效果的实现。

此外,教学环境的良好性还能对学生积极情感起到激发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智力活动的发展。有关的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表明:在个体的认知过程中情感具有一定的组织、瓦解功效。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环境能够使学生的情绪产生影响,如果教学环境具有良好性,那么学生就能产积极的情感、愉快的情绪,并推动智力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如果能够在语文教学的活动中充分中利用环境的积极功能,那么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在构建良好环境时,我们应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保持精神饱满的状态,同时确保情绪的积极乐观,不能将自己的不快和烦恼带到课堂教学中,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自身情感的良性迁移,激发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和热情。

第二,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使用具有感情的语言以及自然的形体动作来使得学生的心灵得到波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老师的关爱,从而积极的做出回应。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中最应保持的表情便是微笑,这是积极情感的一种表露方式,通过微笑,学生能够对教师潜在语言进行真实的感受,感受到教师的赞同、激励、认可,从而在心底处产生共鸣,有利于良好教学氛围的形成。譬如在讲解知识时,如果教师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微笑,那么学生就会有愉快、轻松的感觉;如果教师在提问后给学生一个微笑,那么就会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鼓励和期望;如果在学生对教师的问题进行解答后给予一个微笑,那么就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认可,更好的培养自信心;而在学生没有正确解答时给予一个微笑,则可以起到对学生进行安抚的作用,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鼓励其再接再厉;同时在和学生进行交谈时,教师也应全程保持微笑,这样可以让学生从本质上感到亲切。

教师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习氛围和学生的态度产生直接的影响,课堂的学习氛围与教师情感有直接的关系,教师只有保持自身乐观、积极的情感,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切实地对学生进行感染,使得学生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保证语文教学顺利进行,并且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在语文课堂中应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其在课堂上的幸福感。

结合知识记忆的规律和特点,教师在语文诵读的教学过程中应保持积极鼓励的态度,使得学生能够将记忆能力不断提高。比如,可以定期举办文章诵读讨论会,如对《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文章进行背诵时,同学们就提出了很多的背诵方法。有的同学提议将文章分成几块,然后结合文章自身的特点,采用类比的方式将文章内容加以连贯,在此基础上按照各结构块之间所存在的逻辑关系进行背诵,也就是说先将文章进行化整为零,然后再加以整合进行全文的背诵;还有的同学提议将这篇课文改为剧本的形式,通过对剧本进行编排,达到背诵的目的。在记忆加强讨论会上同学们各抒己见、唇枪舌剑,有的写板书、有的做道具。这种背诵文章的讨论会,在开始时可以通过对学生背诵方式进行指定方法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并引导其他同学对自己的看法发表意见。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后学生自己就能找出文章中的规律,养成良好的背诵习惯。

当然,在对实践进行比较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起到积极指导的作用,通过对背诵的方式进行不断改变的方法来对学生起到刺激的作用,这样既可以使得学生兴趣得到提高,又能够使得其记忆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使得学生幸福感大大提升,更有利于幸福课堂的构建。

三、在心理方面应加强疏导,积极构建幸福课堂。

快乐的学习能够使得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知识容量得到大幅提升。在新的形势下,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所学的语文知识难度和容量都大幅提升。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学科增多、容量增大以及选科等问题是当今很多学生所面临的困难,这些困难阻碍了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及时的给予心理疏导,确保学生能够克服其畏难的心理,更加喜欢语文的学习。语文课在本质上是一门工具课、基础课。其注重的是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记忆力得到锻炼,品质得到培养。

陶伯英先生曾说过:“语文课的教学应该将实践作为主体,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加以认真培养。”人本主义的教学也主张应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和人际关系,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从而适应社会的要求和时代的变化。

倡导构建幸福的语文课堂,其本质是实现语文和生活之间的沟通,使得语文视野的拓展,在认识和反映生活方面的水平得到提高;倡导构建幸福的语文课堂,其本质是对人文价值进行呼唤,强调个性的发展,人格的养成,以及创新精神的弘扬;倡导构建幸福的语文课堂,其本质是对健康心理素质进行培养,特别是对影响青少年的因素进行关注,使得其语文水平得到提升;倡导构建幸福的语文课堂,其本质是进行成功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以便更好的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

[2]昌玉立,《语文教学应尽量放开》,《中学语文教学》

[3]吴玉飞,《浅谈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U]

[4] 胡明艳.《空则有灵气,宽则生智慧》

上一篇:论生态课堂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策略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