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为电价上涨买单

时间:2022-07-18 09:02:38

电,作为一个国家所有产业的源头能源,其价格的上涨,会直接引发从终端消费价格到起点生产全过程的整体上涨。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去年7月,大唐、华能、华电、中电投、国电五大发电集团联名向国家发改委提出申请,要求执行煤电联动,适当提高电价。这是2007年一年中,电力行业第三次要求政府部门上调电价。虽然国家考虑到目前国民经济承受的通胀压力,明确表示暂不调整包括电价在内的水电暖气价格,但电煤等初级能源的价格上涨给电力产业带来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电价上涨只是时间问题

当2007年的电煤价格上涨已成事实,而2008年的电煤合同价格普遍上涨10%之后,电力企业再度希望国家发改委能执行2007年度的煤电联动,应该说是在情理之中的。但是,为了抑制通胀,保持社会稳定,即使是行业五大巨头出面提出要求, 国家发改委在2007并没有启动煤电联动。而且在CPI持续走高的背景下,总理于2008年1月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近期成品油、天然气、电力价格不得调整,同时采取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对于广大百姓来说,这确实是春节来临之前的一份厚礼。之前一直传言的春节之前的物价“涨”声终于恢复平静。

虽然这次煤电联动没有启动,国家也明确表示近期成品油、天然气、电力价格不得调整。但是,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阎常峰博士介绍,从长远看,电力等能源价格走势都是向上的,因为国内现在发电主要使用的是煤炭。电力企业内部认为,2007年一年都没有启动煤电联动,2008年的合同煤已经上涨,煤电联动不启动将导致发电企业全行业亏损,电价上涨仅仅是时间问题。

记者认为,阎常峰博士的观点具有充分的依据。2007年,电煤价格涨幅超过政府规定的上限5%,但煤电联动并未启动。由于资源、环境、安全生产等成本增加,2008年煤炭产运需衔接会签订的电煤价格平均上涨了40元/吨,涨幅达到10%以上,电煤价格继续上涨已成定局,尽管考虑到当前存在的通胀压力,国家强制电力行业不准涨价,然而,在承受煤电价格严重脱节的煎熬下,电力行业究竟能挺多久?当国家宏观调控初见效果,CPI在一定时间适度回落,通胀压力有所缓解的情况下,国家会不会再次上调电价?

实际上,对于2008年,电力企业最关心,也是工业企业以及居民最关心的,就是电价还会不会涨?如果去掉国家宏观调控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去回答这一问题,非常简单:原料涨价,成本增加,产品价格焉能不涨?涉及到电力,煤炭价格上涨了,电力企业的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他们自然而然地会找发改委大发牢骚。然而这种牢骚到了不堪物价上涨压力的消费者那里,很容易被看作没有社会责任感的证据,从而引发种种质问。国家发改委作为监管者,基于稳定CPI的考虑,当然会连续对电价上涨的要求亮出红牌。这是一场艰难的博弈,各方都有自己的不得已之处。专家和行业人士表示,最终的结果可能还是取决于国内CPI水平,如果过高,即使让电力企业亏损,也不会上调电价;如果CPI回落,今年一季度很有可能启动第三次煤电联动。

电价一旦上涨谁来买单

电价上涨对经济的影响是全局性的,因为电价上涨的每一分成本都会被生产企业以价格的形式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以广纸集团为例,1年的用电在5亿度,涨1分钱就是500万元,这些肯定会被追加到产品价格中去。同时,民用电价的上涨直接提高居民的消费支出,对电价上涨最终作出消化和吸收的不是企业,也不是商家而是老百姓。最后反映出来就是CPI的继续走高。

北京某造纸厂厂长:“每度电提高了3.1分,按照我们用电的情况来算,我们原来的电费是(每年)420万元,提价以后,电费增加到了(每年)445万,增长了25万元,按照分担的成本(来算),应该是每吨增加了1.8元。”

增加的这1块8毛钱到底该由谁来买单呢?电价涨了,成本增了,成品的价格也随之提高了,来买电价上涨单的只有消费者了。

若是再调高电价,则会全面拉动所有国民经济产业的成本价格上涨。目前,全国民用每度电平均接近0.50中元左右。若是每度提高1角钱,则是提高了20%,提高2角钱,则是40%,若是按食品价格上涨17.6%,拉动CPI5%来计算,那么电价每上涨2角(原电价的40%),则最少拉动整体CPI上升一个百分点。电力是现代工业之母,除了CPI被当然拉动之外,所有工业、产业成本也当然会拉动上涨。据有关人士称:中国“五大发电集团集体上书国家发改委,恳请尽快在电煤价格涨幅大的重点区域启动煤电联动”,就是要把过低的中国电价、提高到每度电价在原来价格的2角之上。

对此次电价上调的讨论,公众的情绪是困惑。那么电,作为一个国家所有产业最源头的能源,价格到底该怎么定呢?

电价到底怎么定

一般说来,电从发电厂里发出来之后,其价格之路也刚刚启程。在目前,电力的产业链是由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四个环节组成的。发电厂卖给电网的价格叫上网电价,电网把电送到配电企业的价格叫输电电价,配电企业把电再送到终端的价格叫配电电价,由于目前后两者还没有分家,实行的是统一管理,所以统称输配电价。而企业和居民买到的电的价格就是最后形成的售电价格。每一次所上涨的,也是售电的电价。根据电力法的规定,电价是由发电企业的成本加上收益再加上税收,以及消费者的公平负担构成的。而在现实当中,由于发电企业的成本还不是公开透明的,电网作为一个垄断环节,它的价格和它的成本、收益之间还没有完全按照一个自由企业的财务指标来测算,往往它的价格是批出来的,所以这个成本的测算实际是有一定的困难。

据发改委官员披露数据显示,2007年前5个月全国电力行业实现利润总额637亿元,增长57.6%,电力生产业实现利润359亿元,增长40.8%,电力供应业实现利润278亿元,增长86.3%。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垄断电力行业实现利润增幅高达59.4%。但更重要的是电力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其首要任务是打破行政性垄断。

我国电力行业的垄断既包括输配电网的自然垄断,也包括发电和售电环节的大公司经营垄断,但主要是指以行政审批为特征的行政性垄断。垄断收益需要由价格垄断来实现,事实上,前国家电力公司的企业组织垄断仅是表象,中国电力垄断的根源在于政府部门审批电价的行政性垄断。

我们不妨看一看,目前电价到底有多少种:一厂一价、一机一价、工业电价、消费电价、地区电价……不仅一般人弄不懂,即使行政审批部门―――国家发改委内部也没有几个人说得清楚。

这么复杂的价格体系由一个行政部门来审批,难以反映真实的供求关系,使得价格失灵、市场失真、对电力企业经营能力的评价失真。

据此,要让电价既真实反映生产成本,又客观体现供求关系,必须在保证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打破行政性垄断。

上一篇:水价上涨 关乎民生 下一篇:改制为何使公司“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