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画幅镜头的分类

时间:2022-07-18 07:15:42

大画幅镜头的分类

这几类镜头,需要摄影师根据拍摄的题材进行选择,选择的要点在几个方面:

PL卡口

PL接口是数字35mm电影摄影机的专用标准,这种接口的镜头大多用于高端的商业电影拍摄,其画质极其出色,并具备相当舒适的跟焦阻尼,适合要求较高的拍摄题材,因为它的操作与电影的“慢”摄影状态相一致,强调的是卓越而严谨的焦点掌控。因此,对于纪录片的拍摄来说,使用起来未必会得心应手,当然,某些故事型或者摆拍为主的纪录片除外。

PL接口镜头还有一个最大软肋,就是价格昂贵,预算较低的影片无法采用。同时,PL镜头多以定焦为主,变焦镜头较少,过于频繁地更换镜头,显然不符合大多数纪录片的工作习惯。加上特别显眼的体积虽然看上去很“拉风”,反过来说,也有点太招摇,拍摄纪录片时候,难免会干扰被摄主体的自然状态。低调,有时候是纪录片的规定动作。

照相机卡口

由于现在大量的主流单反和微单照相机都具备了视频拍摄功能,用这类器材拍摄纪录片的也大有人在,这种基于照相机的镜头,使用的是不同品牌的自家卡口,比如佳能的EF卡口、索尼的A卡口、尼康的N卡口等等。此类卡口的机身最好使用专门的原生卡口镜头,原厂副厂的原生卡口都行,不需要改造,这样适配性是最好的,可以很大程度实现机身所提供的光圈、对焦等技术支持。

新型机身加转接环

这类大画幅摄影机的机身都是独立设计生产的,除了自己适配的镜头之外,可以通过转接环转接其他原厂品牌或副厂的镜头,实现灵活的搭配。比如索尼的S35mm系统采用了E卡口、松下的4/3系统卡口等。基于民间镜头拥有量的实际情况,很多摄影师会使用这类机身,而采用其他品牌的镜头,这就需要加一个转接环,把不同卡口的机身和镜头连接起来。

实际操作中,摄影师首先要掌握镜头的焦距换算关系,由于S35mm的电影规格传感器比大家熟悉的传统35mm全画幅照相机的画幅要小,一般都要把传统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乘以1.6倍左右的系数,得出实际的画面焦距,从而判断真正的视角范围,这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使用转接环外接镜头的时候,除了损失焦距外,还会产生无法控制镜头光圈的问题,在全手动操作对焦的同时,可能要利用转接环的附加光阑进行曝光控制,显然这不是一个好办法。市场上也有一类转接环可以通过机身电动按键控制镜头的自带光圈,但价格稍高,尼康的D系列镜头这时候可以发挥优势了,因为这类镜头自带物理光圈,可以单独手动控制曝光。

蔡司定制的CP.2镜头

作为光学镜头的著名厂商,蔡司这些年抓住了大画幅普及的机会,不断推出了基于佳能、索尼、松下等主流机型机身的定制卡口电影级别镜头,被称为CP.2系列,这种镜头的好处是自带不同卡口,无需转接环,直接无缝连接机身,并使用电影规制的更加精准的T光圈,加上优秀的跟焦操作,让拍摄的专业性得到保证,不足之处是价格有点高。

新卡口加自动镜头

这是一个由于市场需求所产生的技术结果,以上接口的镜头基本上全部要摄影师手动完成对焦和曝光,而拍摄纪录片或者其他时效性较强的题材时,必要的自动对焦和自动曝光是大有用处的,厂商也与时俱进,逐步开发和丰富这类镜头的数量。

比如索尼E系列就推出了几款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搭配S35mm摄影机FS700可以实现和传统摄像机一样的自动变焦和连续的实时对焦。佳能也为其C100摄影机配套了类似的镜头,以解决全手动操控模式下的自动对焦和自动曝光功能。

这类镜头目前的数量有限,规格不全,这需要市场不断成熟而逐渐丰富,同时,这类的镜头必须采用和照相机镜头不一样的驱动电机,使用步进马达,才能实现流畅顺滑的高速对焦,技术和应用原因,此类镜头的光圈暂时还不能做得很大,这是对小巧便携的妥协,相信未来会得到改善。

上一篇:灵魂的交流 下一篇:数字环境下的版权管理:去碎片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