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现基层文化站服务群众“零距离”

时间:2022-07-18 05:41:27

深入实现基层文化站服务群众“零距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深入实现基层文化站服务群众的活动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从基层文化站服务群众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希望对实现基层文化站群众服务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基层文化站;群众文化;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基层文化站服务群众“零距离”是解决、联系和服务群众关系的问题,应该与普通群众保持零公里,真正走进群众、深入群众,摸清群众思想脉搏,了解基层真实情况,与群众心贴心、手拉手。

一、深入实现基层文化站服务群众的重要意义

基层文化站服务群众是事关政府公众形象以及社会稳定的大事。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提高基层群众文明水平,既是我国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文化职责之所在,又有利于提升政府在基层群众心中的地位,进而有利于打造和谐的服务型政府。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不仅有利于丰富基层群众的业余生活,而且还可以拉近群众之间的距离,人与人之间形成近距离接触和沟通,有利于增强基层群众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同时,基层群众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中,也有利于个人锻炼身体、提升自身的身心素质,甚至能从文化活动中升华自身的人生价值。

二、基层文化站服务群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农民是享受基层文化建设的主体,对基层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基层农民落后的思想道德观念制约着基层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在农民的传统观念里,应该把农村的经济建设放在首位,他们简单的认为只要把经济建设搞好就行,而忽视了对基层农村文化的建设。正是在这种落后思想观念的指引下,基层文化建设的问题才逐渐显露出来,同时农村落后的道德状况也制约着基层文化建设。经济的发展在给人民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它不断的冲击着农村的道德思想,使团结互助、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等优秀的传统道德思想被逐渐淡化,使得农民越来越不敢接受挑战,对新事物具有排斥性,满足于现在的安稳生活而缺乏向前发展的冒险精神。同时一些落后的陋习也在农村暴露出来了,使得农村淳朴的风俗受到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基层文化的建设。

(二)文化基础设施落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越来越得不到满足,落后的文化基础设施制约着基层文化建设。很多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政府对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比较少,使得对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难以进行,不能满足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比如,一些农村地区的群众想要跳跳广场舞,但却苦于缺乏合适的活动场所而只得选择在人车稀少的马路上进行,这不仅会影响到行人车辆的正常通行,而且严重危及到群众的生命安全。再比如,基层农村地区很少设有图书馆,难以满足群众查找一些与农业相关的文献资料的需求。不健全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设施严重阻碍了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的开展。落后的文化基础设施制约着广大农民对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追求,使得广大农民文化生活单调,并最终影响是基层文化建设。

(三)缺乏基层专业化文化活动人才。我国的城乡差别较为严重,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的薪资待遇及发展机遇相对较好,这使得一些文化艺术类的高校毕业生往往选择留在大中城市发展,而不愿到乡镇、农村等基层场所发展自己,这也导致了基层地区的专业化的文化活动人才相当缺乏。与此同时,缺乏专业化文化活动人才的指引和带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较为缓慢。

三、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的有效措施

(一)确定以群众为中心的服务导向。一些基层文化单位还在以传统计划经济的观点对待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与经费短缺相比,内部机制僵化问题同样突出,管理行政化现象比较普遍,缺乏内在动力和活力,干好干坏一个样,服务群众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有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内容老化,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群众变化发展了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有的公共文化设施成为少数人自娱自乐的场所,广大基层群众不感兴趣、无法参与。因此必须以新的视角、新的机制,科学调整、界定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定位和职能,进一步明确服务规范和考评标准,切实把它们变成群众文化活动的服务中心和指导中心。

(二)了解群众的需求。群众文化的服务对象千差万别,年龄、所处群体、文化水平、经济条件相差很大,对文化服务的需求自然差别也很大。我们只有在充分了解他们不同文化需求的前提下,才能做好有针对性的服务。我们应深入到基层各村开展文艺演出、娱乐为一体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加深我们与群众之间的友谊,贴近群众,听群众的心声;进一步了解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和娱乐的需求,收集他们对基层群众文化的意见和建议,并逐步完善基层文化趋于规范化的建设。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基层文化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所以政府要加强对基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扶植农村的产业文化,对整个农村的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建设广大农民所需要的文化活动场所,为农民的文化活动提供齐全的配套设施。

(四)适应新形势,突出地方文化特点。农村文化的艺术形式具有丰富多样化的特点,有秦腔、梆子、皮影、土电影、民间社火等多种文化形式。按照突出主旋律与多样化并重、强烈的时代气息与健康的民俗色彩并重的原则,积极因势利导,将地方文化的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有机结合起来,给群众文化活动赋予新内容、新形式、新意境。以“春节”“国庆”等大型节日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带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发展。

(五)组建一支较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政府要统筹兼顾,增加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理顺体制,落实编制,稳定文化队伍;为基层文化干部创造一个必要的工作环境,以充分调动他们服务基层文化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为群众文化事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从而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要善于发现人才,大胆使用新农村文体能人,不断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基层文化队伍,并通过精心培育、加强业务辅导,逐步提高基层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

总之,深入实现基层文化站服务群众“零距离”活动的开展是一项关系到千家万户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当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为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攻坚克难,为切实开创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新局面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盛全生.沉到基层为群众服务[J].今日浙江,2011,(14).

[2]解诚诚.关于做好文艺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几点思考[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1).

上一篇:浅析高校教学改革项目实施效果绩效评价 下一篇:浅谈顺应广电技术发展的趋势实现县级台技术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