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

时间:2022-07-18 04:52:52

试论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

摘 要: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是科学管理,包括实施科学民主决策,建设富有弹性、能适应市场变化的组织团队,实施企业战略管理,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能有效调动积极性和形成约束力的激励约束机制,创立个性化、特色化的企业文化,建立学习型企业组织,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目的是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 基本要求 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259-02

一、科学民主决策

决策科学是研究正确决定的科学。它主要研究决策学的概念、决策要素、决策结构、决策理论、决策原则、决策方法、决策过程、决策组织等。决策正确与否决定企业的兴衰存亡。

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具有科学的决策理论基础;具有严格的决策程序;建立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决策者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进行;依靠智囊团、依靠专家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技术和手段;建立并形成一个能有效运转的科学的决策体制。

民主性原则。实行民主决策是决策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推进决策科学化的前提和条件。决策者的高明主要不在于自身能力的强弱,而在于发扬民主有效地利用外在的能力。

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的具体要求,就是在考虑制约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性、选优性、合法性的研究分析。掌握可行性原则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制约的因素。制约因素一般分两种:一种是自然条件的限制,如资源、能源、科学技术、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另一种是目标系统的制约。

二、建设富有弹性、能适应市场变化的组织团队

如何让团队的战斗力大于个人能力的简单加总?实践表明:“并非所有团体都是团队”。团队的特质在于两方面;第一,团队个体为完成共同目标一起承担责任;第二,团队的成果非个人力量可以单独完成。积极推进组织变革,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根本性改造。应针对我国企业长期以来因受计划经济旧体制影响与束缚,在组织结构上存在的应变能力弱的弊端,积极推进组织变革,增进企业组织的弹性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完成企业组织结构的根本性改造。

大力提高组织效能。推进现代组织建设,开展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和学习型企业建设,认真借鉴国外企业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条件和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探索以业务流程重组和提高企业学习能力为主线,进行组织变革,提高组织效能。

三、实施企业战略管理

正桷认识企业战略的重要性。21世纪,企业战略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使得企业外部环境比过去更加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多。知识经济的到来,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产品寿命日益缩短,企业准确把握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难度越来越高,风险不断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战略决策若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偏差,很容易造成战略失误,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提高企业战略决策水平,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要加强战略环境的研究。从我国许多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为了提高战略决策水平,必须注意加强环境的研究,为战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战略环境的分析可以分为宏观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分析和企业实力分析。宏观环境分析包括在一定时期内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政策环境分析;行业分析包括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行业产品实力分析;企业实力分析要以企业战略优势分析为重点。企业对于经济环境的研究与预测,要舍得投入足够的资金,以确保战略决策信息的充分、可靠、及时与准确。善于寻找行业成功的关键因素,集中资源加以强化,以形成企业竞争优势。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关系到企业经营成败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上,即企业成功的关键环节上,借以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关系到企业可持续发展关键性环节上,集中配置资源和要素,高出竞争对手一筹,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四、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健全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形成“的三会一层”的制衡机制和制度规范,实现规范管理,用“法制”代替“人制”。实现法人治理机构中,非家族股东成员应占60%左右,在经营执行层中,非股东人员应占总量的80%左右,应让大量外来的优秀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进入领导层和管理层,做到资本所有权与生产经营权的适度分离和专家管理企业,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强化完善委托制,职业经理人一定要遵守职业生涯的游戏规则。保持职业生涯的常青要做到两点:必须审慎对待权利,对生产经营要高度负责。

职业经理人要做到“四到”、“四专”。“四到”:想到、看到、说到、做到;“四专”:专注、专业、专心、专一;要善于从自身找原因,突破自我极限。

职业经理人加盟到新的团队时,一定要放得下昨天的成功,经得住今天的诱惑,把握住明天的机会。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以确保职业方向正确。

五、建立能有效调动积极性和形成约束力的激励约束机制

从企业发展趋势来看,人才资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企业的最大财富。因此,建立人才聘用、激励机制,对于企业吸引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不断扩大人力资源优势,保进企业兴旺发达、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企业运行机制的改革,其核心内容是劳动、人事、分配、奖惩制度改革。因为这些制度同企业全体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改革所能产生的压力和动力都能作用在每一个员工身上,它是激励员工催人奋进的强有力的手段。企业对职工队伍必须采用一种动态的管理方式,一方面要有计划地招聘、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也要随时依法解聘那些不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人员。当企业经营困难、人员富余时,减人增效,下岗分流,是理所当然,即使企业事业兴盛、人员紧缺时,仍然也要保持一定的淘汰率,这样才能对职工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使任何人在工作中不会有丝毫松懈。在分配方面,除了要改革工资、奖金制度外,还应注意扩大范围,积极探索职工持股制度的可行方式。要让那些对企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经营者、技术开发人员、市场开发人员,通过不同形式、不同比例的持股变现,获得较一般人员较为丰厚的回报,把员工的利益同企业兴衰成败紧紧联系在一起。

六、创立个性化、特色化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我国民营企业普遍存在发展迅速而后劲不足的问题,原因很多,但从深层次分析,主要是缺乏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支撑。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民营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这对于民营企业提供核心竞争力具有决定意义。民营企业要实现创新发展,必须做到更新理念、文化先行。

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就不会有卓越的企业,企业文化是一种潜在力量,体现在企业的群体意识、精神风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可以将员工的个人目标同化为企业发展目标,转化为员工的精神力量。

企业文化是企业人员的灵魂,它的本质是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企业同员工形成同呼吸、共命运,同舟共济,共谋发展。

企业对员工要始之以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行之以法、报之以利。员工对企业要有“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的唇齿相依,唇寒齿亡的团队理念。

七、建立学习型企业组织

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千变万化,知识日新月异,建立学习型企业是企业跟上时代步伐,实现与时俱进的法宝。通过建立网络学习和企业培训,举办管理沙龙和讲座,促进知识共享和交流;制定各种激励政策,鼓励员工学习,促进知识更新;加强继续教育,提倡终身学习;加强人才储备,招收有潜力的大学毕业生,为人才资本积累、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滕藤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制度与政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陈小洋等.跨越绿色—企业未来战略[J].商业研究,2002(9)

3.陈昆玉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科学研究,2002(8)

(作者单位:温州市三杉光学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325000)

(责编:李雪)

上一篇:如何提升高速公路收费员工执行力 下一篇: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