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职自动化专业职业岗位能力本位课程架构

时间:2022-07-18 03:48:38

刍议高职自动化专业职业岗位能力本位课程架构

摘要:高职院校的培养方案非常明确,即通过专业化的学习,培养出具有专业技术型的人才,为社会中的就业岗位提供动手能力强、专业性强的人才。高职院校中自动化专业的职业能力本位课程架构就应基于高职院校的培养方案,同时自动化专业作为工科综合类学科有很强的专业性,结合这一特性,自动化专业在教学阶段就应将理论知识、专业实操、岗位特点等相结合综合处一套培养方案。

关键词:高职自动化专业;职业岗位能力;课程架构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379-02

1.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架构解读

1.1 高职培养方案的形成基于市场。高等职业教育目前是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其通过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使学生获得某一特定行业和职业群所需的实际能力,为学生走向某一特定职业提供相应的渠道。基于这种特性,高职培养是介于研究型和直接操作性之间,所培养的学生既需要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也需要熟练的技术。这就要求高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以岗位要求为准,培养出毕业即可上岗的人才,真正做到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当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关联学科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术业专攻且紧跟时代才是当下的培养目标。

1.2 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相关联技术培养为辅。课程是进行培养的主要方式,但其又不同于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在工科类的高职教育中,除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实验室实操,真正的实践也尤为重要。在课程设置上,本就被细分化的专业更与将来的就业方向相符合。在课程架构上,需要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再不断的对整体进行分块化管理,和职业岗位相结合不仅仅是要达到目前岗位要求的能力,更要具有前瞻性,新技术将应用于各行各业,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绝不是仅仅培养一个有单纯技术的工人,这是高职教育和单纯的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区别。

高职教育有一个不同于其他教育的优势,在专业化如此清晰的大框架下,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就变得更加有目标,教学中理论加实践的比例也应随着入学年份进行相应的调整,一般而言,第一学期理论课的比例较大,之后的学期逐年加大专业技能的训练,这一过程必然是融入了就业需求,知识与技术的结合将是教育的结果。只具备这两点也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也是培养的目标之一,只有基于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且有责任意识的人才才是真正为社会所需要的。

2.基于高职教育特点的自动化专业职业岗位解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目前正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工业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解放重复劳作的同时也对掌握自动化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很多行业自动化都有非常广泛而具体的应用,比如石油、化工、冶金、轻工业、装备制造等行业都涉及自动化,经由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综合办公自动化(OA)等进行过程控制,使得生产自动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自动化技术未来有几个发展趋势,机电一体化、机械功能多元化、结构设计标准化、模组化、控制智能化、结构运动高精度化。这一趋势必然需要与当下的课程相结合,我们可以从表1中看到目前高职院校的自动化类大致分为9个专业,这9个专业和未来的自动化发展趋势很好的相得益彰,这也表明只要在这专业的大框架下进行细化,就可以发挥专业优势,培养出适合自动化专业职业岗位的人才。

实践教育是高职自动化专业的一大特色,这种教育方式需要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因为当下无论是电气自动化还是机械自动化中的一些大型设备、数控机床等都具有昂贵、维护费用高且每套系统都需要不断的更新升级的特点。这就对未来的求职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表给出了自动化专业最基本的就职内容。

3.自动化专业职业岗位能力本位课程架构

总体来说,自动化专业培养的人才不能应该能适应一系列的相关岗位,因为自动化本身就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在最初的细分化岗位中接触到的也并不是单一的一项任务。高职教育应该首先面向某个岗位以使学生适应一套自动化系统,然后学生可以在轮岗中达到多岗迁移的目标,最终为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具体来讲,企业会对所求人才提出一些要求,而自动化专业的本科课程架构正是基于企业的课程标准,同时要做出有效的评测与鉴定――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和颁发,为保证培养学真正具备能力,毕业证书的发放也基于职业资格证书,这样从始至终一致的课程架构正符合之前所述的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3.1 职业岗位能力――基本职业素养的培养。基本职业素养的培养包括团队精神、礼仪素质、清晰表达能力、身体素质、职业基本准则等,通过时事政治、概论、技术经济、市场营销、专业英语、体育达标以及职业训练进行培训,此项并无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

3.2 职业岗位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机械绘图及读图技能的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可以说是贯穿自动化流程的一项重要能力,该能力的熟练应用代表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和专业技术的融合度,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编程语言等相应课程得到提高。机械绘图和读图能力基于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与工程制图、AUTOCAD等课程的结合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3.3 职业岗位能力――电路分析、维修电工技能的培养。这一技能通过如下课程进行培养:电子技术、EDA(PROTEI)、自动检测技术、电路基础、电机与电器控制、可编程控制器、机加工实习、电机电器装拆实训、维修电工实训、电子实习等具体应用课程,通过上课加实习的模式掌握知识且考取维修电工中级证书。

3.4 职位岗位能力――单片机、变频器、PLC、PROFIBUS、典型自动化设备应用技能的培养。这一集合型的应用技能的培训必然要通过实训、现场技术学习才能真正学会,此阶段将面临各岗位的大量实践,并要求取得制作维修电工高级证书。这是最具挑战的一部分,需要协调各方且具有详细的规划方案。

参考文献:

[1] 刘松林.高职课程有效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2] 薛彩龙.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教育模式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8.

作者简介:

刘彦超(1971.12),男,内蒙古包头市人,工学硕士,单位: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上一篇:简论开展内容丰富的幼儿晨间谈话活动 下一篇:心理疏导服务是医院人事工作的重要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