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交通桥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研究

时间:2022-07-18 03:03:41

南水北调交通桥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研究

摘 要 质量控制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始终,是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效率、节约投资的关键手段和有效方式,本文以南水北调交通桥道路施工为背景,对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管理进行全面的总结和研究,阐述了交通桥道路建设一般工序,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并根据工程进展实际需求,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南水北调;交通桥道路;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2-0091-02

0引言

近年来,随着道路建设发展的不断加快,道路施工技术和工艺也取得和很大的进步和突破,解决了不同路基施工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公路工程的发展。公路工程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施工质量不仅仅受到原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操作等因素的影响,施工质量管理作为工程质量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式,对于工程施工质量、节约投资、进度控制发挥积极作用,优良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在促进生产施工的同时,可以很好的激发工程参与者的积极性和灵活性,更加有效的促进施工质量,降低工程建设过程风险,使得工程进入质量可控、进度可控、投资可控的良性循环[1]。本文在南水北调交通桥工程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对工程施工工序和管理进行全面的总结,提出施工工序过程存在的问题,按照施工需求,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于交通桥道路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南水北调交通桥道路施工质量控制

1.1 路基施工施工质量控制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是道路施工控制的重中之重,在进行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首先要对路基周围的废弃物、杂物、积水等外部环境进行全面的清理和整理,保障路基施工过程的清洁。选定控制点,测出标高和坡脚线。填筑之前,在制定地点选择适应的材料做标准化实验,确定试验结果满足要求后,开始填筑路基,选择控制路基填筑的方法,技术指标、压实厚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当路基填土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时可在路外晾晒也可在路基上用铧犁翻拌晾晒;当含水量不足时,可用水车洒水补充,使填土达到最佳含水量的要求,确保达到压实度标准。

1.2台背回填施工质量控制

1)基坑回填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厚度宜为100mm~200mm。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采用小型压实机械时,基坑回填的分层压实厚度不宜大于150mm,并压实到图纸要求的压实度。做好横向结构物两侧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路堑地段做好结构物基坑边坡整型;

2)在横向结构物两侧基础等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两端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基一致,但应分别对称分层填筑,防止由于不对称填筑造成对横向结构物的扰动;

3)过渡段的质量控制过程中,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靠近结构物两侧2m以内及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必须使用小型振动机碾压。结构物处得回填,应按图纸和监理的指示进行。

1.3 水泥稳定碎石质量控制

1)摊铺

摊铺机的摊铺速度控制在2m/min~4m/min,摊铺开始后立即用水准仪检测高程,用3m直尺检测平整度,合格后可进行大面积摊铺否则从新调机至合格为止。摊铺过成中,测量及检验人员每隔5m~10m检验高程和平整度,保证摊铺机始终在高程和平整度合格的状态下摊铺。在摊铺机后面设专人及时铲除粗级料“窝”补以新的集料。

2)碾压

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紧跟混合料摊铺面进行微振碾压两遍,用单钢轮压路机强振碾压四遍,然后用三钢轮碾压两遍。此时试验人员立即进行压实度试验,压实度合格后立即用胶轮压路机进行收面碾压,如不合格应继续碾压直至合格为止并记录碾压遍数。胶轮压路机在碾压过程中质检人员用3m直尺检测平整度,平整度不合格之处用胶轮压路机继续进行碾压直至合格为止。拌和摊铺碾压必须在水泥初凝前完成。碾压应由路肩向路中全宽进行碾压,振动压路机错1/2轴碾压,三轮压路机错1/3轴碾压。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宜控制在1.5km/h~1.7km/h,后用2.0km/h~2.5km/h。

2.4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施工前,进行室内和现场生产性试验,以确定其配合比、施工工艺和碾压参数、机械设备运行程序。随之进行摊铺施工,铺筑沥青混合料前,应检查确认下层质量。当下层质量不符合要求时,不得铺筑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采用专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进行摊铺,并应根据沥青标号、粘度、气温、摊铺层厚度选用,当气温低于5℃时,不宜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

道路沥青混合料压实宜采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初压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并不得产生摊移、发裂。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

3 南水北调交通桥道路施工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及措施

3.1施工质量管理存在问题[2]

1)材料质量控制不规范。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质量,在实际施工质量控制中,材料控制环节往往容易忽略,材料管理和操作人员培训不及时,不了解机械拌合材料的性能、功能及注意事项,拌合过程中温度和含水量的控制不及时、不到位,对材料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2)混合料摊铺问题。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进度要求,对沥青料进行摊铺前,没有很好的对上下承层的外观质量与内在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对局部质量进行修复。摊铺过程中,往往存在速度不均匀、间断现象发生。同时,摊铺过程温度应加热至规定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

熨平板逐步达到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熨平板会加大变形,出现“反翘”现象,没有及时予以调整。

3)养护工作不到位。养护工作是路面施工完成后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沥青的凝固、边角结合程度质量有着直接影响,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往往对养护工作不及时、不到位。

3.2 施工质量管理对策[3]

1)加强拌合操作人员培训

规范的沥青的混合料抖和均匀以及拌和操作,直接影响着路面质量,因此,需要对负责拌和操作的人员进行首次培训,着重培训设备的性能特点以及与质量相关的注意事项,注意强调设备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检查温控、计量、液压等设备参数的准确可靠等性能指标。

2)保证科学养护

科学,定期的养护是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的最后一环,也是关系质量的重要环节,沥青公路建成通车后,因承受车轮的磨损和冲击、自然力的侵蚀和风化、人为的破坏会使得使用质量会逐渐降低,有效的养护不仅可以保证使用质量,保持路面的固有性能,也可以节约维修资金。

4 结论及建议

本文在南水北调交通桥道路施工建设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对路基施工施工质量控制、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控制、水泥稳定碎石质量控制进行全面的总结,针对工程建设管理中遇到材料质量控制不规范、养护不到位、材料摊铺等重点问题,提出了加强施工过程控制、重点进行人员培训等具体措施,同时为同类工程建设过程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参考文献

[1]范波.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途径[J].科技信息,2011(10).

上一篇:粮油质量检验室建设中的若干值得注意的问题 下一篇:如何优化小水电经济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