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返乡创业正当时

时间:2022-07-18 01:12:17

归来,返乡创业正当时

邻水县古路乡台子村的原生态优质大米,通过互联网销往全国各地。大米畅销,返乡创业的自然道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谭小云初尝甜头。三年前,谭小云还是浙江温州的一个打工仔。三年后,回到家乡的谭小云摇身一变成为农民企业家,带领乡亲们一起踏上致富路。

据省农劳办的统计,2015年前三季度,我省返乡农民工总数达135.9万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百多万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站上了新一轮“创业潮”风口,我省正经历着“雁南飞”到“凤还巢”的逆转。

百万级的农民工群体流向逆转值得深思。一方面,“回流”现象折射了我省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有了显著成效,城乡间的差距逐步缩小,乡村在创业就业的客观条件上散发出全新的“诱惑”;另一方面,返乡农民工利用打工增长的见识、本领,获得的资金、技术和信息,在乡村、小城镇创业,反过来又为我省农业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升温的返乡创业潮

农民工返乡创业,从个案到群体,从典型案例到普遍现象,积少成多逐渐形成了一股热潮。“尤其是近两年来,随着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返乡创业,可以说该群体已经成为不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中国就业促进协会副会长陈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然而,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并非新鲜词汇。2008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影响到我国的实体经济,东南沿海大批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由于缺乏订单而停产、倒闭,众多农民工也由此失业,被迫返乡,成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发端。据此前一项对3026名返乡创业农民工的调查显示,1990年以前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只占4%,1990年至1999年返乡创业的占30.6%;而2008年之后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已高达65.4%,这表明近2/3的返乡创业者是在近几年间出现的。

在此背景下,各输出地政府及时出台多种措施,抓紧制定了一些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措施。在我省,被誉为“中国打工第一镇”的金堂县竹篙镇就在2008年金融风暴来临之际,启动了农民工“引流工程”,动员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就业,并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鼓励回引创业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对回乡创办制衣制鞋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常年雇佣30人以上的,给予厂房租金补贴50%、每年2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水电气给予优惠等。

在当前,受经济下行大环境影响,中小企业陷入困境,导致了农民工返乡呈现加速趋势,加之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兴起,各种顶层设计的“利好消息”相继落地,更加坚定了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信心,回乡创业逐渐形成了一股热潮,可以预见的是,这股热潮还将持续升温。

“创时代”的乡村“新动能”

邓步华是绵阳市安县塔水镇七里村村民,在福建打拼20多年,如今选择返乡种植葡萄。“在家乡创业就能挣钱,何必去外面打工?”他收到安县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倡议书后,又看到家乡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毅然回乡流转了200度亩土地成立家庭农场。

随着邓步华的葡萄园搞得红红火火,以前和他一起在福建揽活的30多个村民都回到家乡,在他的葡萄园务工,每月能挣到2000多元。

与邓步华相比,实力更强的农民企业家返乡二次创业,则带动了更多的农民工就近就业,成为“创时代”的乡村“新动能”。

自贡市富顺县红谷皮具公司是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总部设在广州,年销售收入15亿元。企业创办人邓申伟出生在富顺县一个小山村,14岁就离开家乡走上打工路。

富顺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常年有近40万人在外务工,当地提出发展“归雁经济”的思路,在土地、税收、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邓申伟决定返乡投资新建皮具生产基地。目前,基地已有员工1000多人,去年实现主营收入3.2亿元。

当前,“返乡创业潮”带来的“归雁经济”备受各地关注。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是激活农村经济的有效措施,有利于国家均等化发展。同时,农民工经过数年在外打拼锻炼,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和营销经验,回乡创业有利于产业转移及劳动力结构性优化。来自我省劳务输出大县内江市隆昌县的统计显示,2014年以来全县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100人,带动就业3500多人,为2015年上半年全县GDP增长9.7%作出了积极贡献。

当前,我省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加速时期,经济总量今年将突破3万亿元,催生的有效需求和创业空间很大。越来越多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农民企业家用自己的成功经验向在外人员招手:归来,返乡创业正当时!

扶上马再送一程

据省农劳办统计,2015年1-11月,我省4.2万名返乡创业农民工共创办企业1.6万个,吸纳就业21.3万人,实现产值93.4亿元。因而,扶持这一群体返乡创业成为一系列政策的关注点和落脚点:2015年4月,农业部印发《关于加强农民创新创业服务工作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意见》,要求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农民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激发亿万农民的创新活力和创业潜力。5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则提出整合创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搭建农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见习基地等多项措施。在我省,2015年8月颁布了《关于支持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为返乡农民工铺平创业道路。

四川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鸣鸣认为,在生产的四个基本要素――“劳动力、土地、企业家才能、资金”中,农民工创业劣势在后两者。

农民工自身创业素质的缺乏是创业失败的主因之一。为此,我省明确提出将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行动、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等培训。“加强创业培训是提升农民工创业能力的根本途径。”四川省人社厅厅长王建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2015年到2017年,四川预计将分别完成年度创业培训任务5.5万人、6万人、6.5万人。

同时,针对农民工创业资金问题突出,且主要集中在“没抵押、融资贵、渠道少”三个方面。张鸣鸣认为,这需要行政力量介入,拓展融资渠道。“农村金融如果完全市场化的话,由于风险高、利润低,资本可能出逃。”

为此,我省将率先在88个贫困县建立返乡创业贷款支持机制,资助各贫困县建立返乡创业贷款风险分担基金。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将直接降低银行对于给农民工创业者贷款的顾虑,撬动更多资金。

与此同时,我省还将探索发行专项中小微企业集合债券、公司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银行间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措施,增加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融资渠道。

相关人士认为,“对于农民工创业而言,政府既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扶持农民工创业是惠民生的大事,政府出台的配套政策必须扎实落地,同时主动指导和对接农民工的创业梦想,让农民工切实看到实实在在的动力和前景。

上一篇:冬季多吃“四冬”好养生 下一篇:把迷你导弹装进背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