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沥青路面施工的过程控制

时间:2022-07-18 12:38:01

浅述沥青路面施工的过程控制

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路面施工中沥青铺装的过程控制技术,对一些重要的施工工艺进行了重点分析并给出了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字: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施工

沥青路面是用沥青材料作结合料粘结矿料修筑面层与各类基层和垫层所组成的路面结构。与水泥混凝土路面比,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行车舒适、耐磨、振动小、噪声低、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等优点。但是,沥青路面的透水性小,抗弯强度较低,低温时易缩裂,高温时易产生车辙。因此,在工程施工中需科学合理组织施工。沥青面层施工工艺流程一般为:下承层的准备、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压实成型、接缝、修边和清场。

1 路面施工机械设备的选型和配套

1、施工过程中基层拌合设备采用粒料拌合楼,面层拌合设备采用大型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合设备;

2、根据运输距离和施工拌合能力确定混合料运输设备,在摊铺工作的连续进行下保证沥青混合料摊铺工序所需温度 (≥110℃)和压实工序所需温度(≥90℃);

3、根据施工要求确定摊铺和压路机数量,保证精确的控制路面的平整度,及时迅速将摊铺好的沥青路面碾压成型。

2 沥青面层施工

2.1 铺筑沥青混合料试验路段

为确保大规模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在正式铺筑前要做长度不小于100m的试验路,试验路段位置应选择在地质条件、断面型式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试验所用的材料和机具应当与将来全线施工所用的材料和机具相同。通过试验来确定不同机具压实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由此验证沥青混泥土路面各项技术指标,指导全线施工。

2.3 沥青拌和工艺控制

按照要求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是配合比设计成果在施工中实施的基础,也是得到优质混合料和施工效果的关键。

1、拌和厂必须配备合格的试验室和熟悉沥青混合料的试验、生产工艺、质量指标的试验人员,并能及时提供给监理工程师满意的试验资料。

2、拌合过程要求混合料均匀,颜色一致,无花白料现象,使沥青均匀地裹复矿物颗粒表面。

3、集料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140℃-160℃之间,沥青加热控制在130℃-160℃,每吨沥青混合料耗柴油约6-7Kg。

4、从进料到出仓综合拌合时间一般控制范围30-40秒。

5、混合料出仓温度视施工时气温、供料时间的变化(早、中、晚、开工与收工)、摊铺温度、运距及道路状况,运输过程有无复盖等决定,一般控制范围130℃-160℃。

6、混合料拌和时防止冷料仓的堵塞和粗细料分层,并且及时检查沥青拌合站筛网。

2.4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1、混合料的运输应考虑拌合机拌合能力、运输距离、道路状况、车辆吨位合理确定车辆数量。

2、自卸汽车应保持车厢彻底干净,应涂防粘剂薄膜:柴油:水=1:3,且不应有多余的防粘剂积存车中。

3、运输车一般应覆盖,用以保温、防雨、防环境污染,运输车在摊铺机前10cm~30cm处停放,禁止碰撞摊铺机。

4、装料时应前后移动,避免混合料离析。

5、混合料运抵现场应保证温度在120-140℃,对于已经离析、或硬结成壳或残留车内的混合料都应废弃。

2.5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1、松铺系数的确定:不同的结构层其混合料要求的级配不同、不同的摊铺机的自振效果不同,均会导致松铺系数的不同。其变动范围一般为1.15-1.30之间,在试验路的施工中,经检测计算已确定。

2、根据结构及位置,选择摊铺方式:一般表面层宜设专拖杆,以保证厚度及平整度,若控制结构标高以走钢丝为宜。

3、将摊铺机置于正确位置,根据摊铺宽度、松铺系数调好熨平板宽度,垫好垫块调试机器,使自动找平仪的传感器机上标尺与坡度一致,并用横向拉线校核。

4、将熨平板加热至不小于65℃,并在摊铺机螺旋器将熨平板下充满混合料后,再次校核,以减小误差。

5、摊铺机起步速度应适当放慢,升至施工速度时应匀速摊铺,尽可能减少中途停机再起动产生的波浪,做到拌料速度与摊铺速度一致。

6、摊铺气温应大于5℃,混合料摊铺后的温度应根据气候和摊铺厚度而定,一般控制110℃-130℃之间。

7、摊铺过程中注意事项:

1)连续供料。当待料时不应将机内混合料摊完,保证料斗中有足够的存料,防止送料板外露。因故障斗内料已结块,重铺时应铲除。

2)检测员要经常检查松铺厚度,每5米查一断面,每断面不少于3点,并作好记录,及时反馈信息给操作手;每50米检查横坡一次,经常检查平整度。

3)采用双机梯进时,间距不大于20-30米保证做缝时质量不留碾压缝痕。

4)摊铺中路面工应密切注意摊铺动向,对离析、拥包、波浪、边角缺料等,均应及时清除(包括摊铺前)找补,对一些机械作业有困难的地方进行处理。

5)每天结束收工时,禁止在已摊铺好在路面上用柴油清洗机械。

2.6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

沥青路面压实按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进行。

1、初压

应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一般不超过110-120℃,碾压速度为1.5-2.0km/h,并不得产生推移、开裂。

1)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最后碾压路中心部分,若单副从低向高处碾压,压完全幅为一遍,每条碾压带折回点部都应等距错开,一遍完成进行第二遍碾压时,用压路机将所有错开的折回点打斜摸平,提高平整度。

2)采用轻型钢筒式压路机(8~10T)或关闭振动装置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两遍,其压力不宜小于350N/CM,初压后质检员、测工检查平整度。测工检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时予以适当调整。

2、复压

1)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或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碾压遍数经试压确定,不少于4~6遍,温度为90~110℃,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并无明显轮迹,速度为4.0km/h。

2)采用振动压力路机时,振动频率宜为45~50 HZ,振幅0.3~0.55mm并根据混合料种类、温度和厚度选择,层次较厚时选用较大的频率和振幅,相邻碾压重叠宽度为10~20cm,振动压路机倒车时应先停止振动,并在另一方向运动后再开始振动。

3、终压

终压紧跟复压后进行,终压可选用双光轮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遍数不宜小于两遍并无轮迹,终了温度不低于70℃。压实过程中随时用四米检查,用压路机趁热反复碾或用细料修补。

2.7 接缝、修边和清场

1、横缝采用平接缝。在未完全冷却前,采用3m直尺进行检查,对不平整或存在缺陷的部位采用人工扁平凿切掉清除,成缝后将缝边松散多余料清理干净并涂刷粘层沥青。

2、半幅施工时,热接纵缝要重点控制好两台摊铺机的作业间隔、运行参数和结构参数一致以及两机的重叠宽度,同时调整好摊铺基准。正确的工艺方法应是:

1)在施工中缝位置沿横坡方向切去呈斜面的部分后,在切割的垂直面上涂粘结沥青后摊铺相邻带的沥青混合料;

2) 在进行另一半幅的摊铺时,摊铺机的熨平板应重叠在已铺带上5~10 cm,以此加热接缝边邻的冷沥青混合料,开始碾压时,人工铲除重叠的混合料;

3)压路机碾压时,应先将机械大部分重量置于已压实路面上,同时碾压新铺混合料10~15 cm,然后碾压新铺混合料,同时跨过已压实路面10~15 cm,将接缝碾压密实。

4)从事另半幅摊铺作业时应将旧铺面和接缝位置清理干净,以保证摊铺基准的准确性和工程质量。

2.8 施工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1、沥青面层不得在雨天施工,当施工中遇雨时,应停止施工。雨季施工时必须切实做好路面排水。

2、当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施工气温低于10℃、其他等级公路施工气温低于5℃时,不宜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

3、沥青混合料的分层压实厚度不得大于10cm。

4、压路机在碾压一个轮迹,折回点必须错开,形成一个阶梯,用压路机打斜摸平。

5、当使用平衡粱时,必须紧跟摊铺机后,碾压平衡梁下的两行轮迹。

6、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而且停机时应停靠在硬路肩上或倒到后面温度低于70℃的地方,并且再起机时,要把停机造成的轮迹碾压到没有。

7、碾压与构造物衔接处或桥面及路面边缘时,工长要亲自随机指挥碾压,压不到的死角应由人工夯实。

8、进入弯道碾压时,应从内侧向外侧高处依次碾压,纵坡段时不论上坡还是下坡应使驱动轮朝向坡低方向,转向轮朝坡面方向,以免温度较高的混合料产生滑移。

9、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以减少波纹和热裂缝。变更碾压路线时要在碾压区内较冷的一端进行。

10、停车应在硬路肩或温度低于50℃的已成型的路段上。

3小结

修筑沥青路面是一项多环节、多影响因素、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修好沥青路面,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但不论采用何种工艺,都要严格控制封层施工的关键环节,加强质量管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力求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上一篇:道路竖曲线精密计算方法 下一篇:对标准层剪力墙大模板施工技术的探讨